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皇明 > 第430章 赐姓易名,乾坤更辙(月票1400字加

第430章 赐姓易名,乾坤更辙(月票1400字加

一旁的魏朝见他愣在原地,连忙上前半步,压低声音提点:

“国姓爷,陛下赐下国姓,这是旷古难逢的恩典,您还愣著作甚?快谢陛下圣恩啊!”

“国姓爷”三个字入耳,李鸿基才如梦初醒。

他“噗通”一声再次跪倒在地,这一次,膝盖砸在金砖上发出轻微的闷响,声音带著抑制不住的哽咽:

“臣李……不,臣朱自成,叩谢陛下赐姓之恩!

陛下圣恩浩荡,臣此生必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朱由校看著他额头抵在金砖上、脊背微微颤抖的模样,缓缓抬手:

“起来罢。

这朱』字虽不能让你入宗室玉牒,却也带著朕对你的期许。

朕盼你日后能自成』一派功业,做我大明的栋樑,护我大明的安稳,莫要辜负了这国姓的分量。”

“臣定万死不辞,不负陛下重望!”

朱自成起身时,眼眶已泛红,方才的沉稳全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近乎狂热的忠诚。

他本就对朱由校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如今又得赐国姓,这份恩宠早已刻进骨髓。

陛下待他如此厚重,他便是粉身碎骨,也要护住这大明江山,护住眼前这位帝王。

朱由校看著他这副模样,忽然笑了,语气多了几分长辈般的温和:

“別总是万死不辞』粉身碎骨』的,听著丧气。

你今年也不小了,总在军营里扎著,连个家都没有,像什么样子?

朕已跟皇后说了,让她在京中勛贵或良家女子里,给你挑个知书达理的,先把家成了。

有了家,你在边疆打仗,也能多份牵掛,多份念想。”

这话一出,朱自成的脸颊瞬间红透,连耳尖都泛著滚烫的色泽。

他一个在军营里摸爬滚打的武將,哪里听过这般亲近的关怀,一时竟不知如何回应,只能垂著头,支支吾吾地应道:

“臣……臣遵陛下旨意。”

看著他手足无措、连头都不敢抬的模样,朱由校眼底闪过一丝瞭然的笑意。

他心中暗自舒爽。

后世史书里那个搅得大明天翻地覆、最终逼得崇禎帝自縊煤山的“闯王”,如今却成了对他忠心耿耿、愿以死相报的“朱自成”。

从叛逆到忠臣,从祸乱天下到镇守边疆,这乾坤扭转的境遇,当真是妙不可言。

片刻后。

收心也收得差不多了。

朱由校缓缓起身,说道:

“隨朕到万岁山走走吧,去看一看歪脖子树。”

“歪脖子树?”

朱自成闻言一愣,眉头微蹙。

他在京中待的时日不长,只知万岁山是皇家禁苑,却从未听说过什么“歪脖子树”。

但帝王有命,他不敢多问,连忙躬身应道:“臣遵旨。”

不多时,明黄的帝輦便从乾清宫驶出,沿著宫道往万岁山方向而去。

朱自成跟在輦侧,目光偶尔扫过輦车的帘幕,心里满是疑惑:

陛下刚赐了他国姓,又许了姻缘,此刻为何突然要去万岁山看一棵树?

难不成这树有什么特殊来歷?

隨行的还有御马监太监方正化与司礼监太监魏朝,两人分侍輦车两侧,神色恭敬,偶尔交换一个眼神,却也摸不透陛下的心思。

更让朱自成意外的是,輦车行至文华殿附近时,竟又多了一个身影。

那是个约莫十一二岁的少年,身著亲王蟒袍,面容与朱由校有几分相似,正是刚被封为信王不久的朱由检。

朱由检此刻正蹦蹦跳跳地跟在輦侧,小脸涨得通红,眼神里满是雀跃。

他刚被封王,本应去就藩,只因年纪尚小,才暂留宫中,可每日被大儒们围著,不是背《论语就是练书法,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

今日能被皇帝哥哥召见,还能出宫虽只是去禁苑万岁山,对他而言简直是“大赦”,连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只是这份雀跃,在看到朱自成时便淡了几分。

朱由检悄悄往魏朝身后躲了躲,眼神里带著几分孩童式的厌恶。

他说不上来为什么,只觉得眼前这个穿武官袍的男人身上有股“凶气”,让他莫名心慌,总觉得此人日后会对自己不利。

朱自成察觉到他的目光,却只当是孩童心性,並未放在心上。

帝輦很快便到了万岁山下。

这座山在民间更有名的称呼是“煤山”。

相传明成祖朱棣为防战时断薪,曾在此处囤积了大量煤炭,虽从未真正启用,“煤山”这个名字却在民间传了开来。

万岁山不高,却林木葱鬱。

春日的阳光透过枝叶洒下,在石阶上织出斑驳的光影。

朱由校从帝輦上下来,脚步轻缓地踏上石阶。

他今日未穿朝服,只著一身玄色常服,腰间繫著玉带,少了几分帝王的威严,多了几分閒適,却也让身后的眾人更添敬畏。

朱自成、朱由检等人紧隨其后,方正化与魏朝则分守两侧,目光警惕地扫视著四周。

虽有锦衣卫提前清场,却不敢有半分鬆懈。

不多时,一行人便到了山顶。

眼前是一棵粗壮的龙爪槐,树干扭曲著向上,枝椏斜斜伸出,其中一根主枝更是歪向一侧,形態格外扎眼。

这便是朱由校口中的“歪脖子树”。

而树下,两名锦衣卫正押著一个身影,不是別人,正是被生擒的皇太极。

皇太极身上的囚服早已脏污不堪,头髮散乱地贴在脸上,双手被铁链缚在身后,见朱由校等人走来,原本低垂的头猛地抬起,眼底迸发出怨毒的光芒,喉咙里发出“呜呜”的闷响。

他嘴里被布条塞著,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把他嘴里的东西拿掉。”

朱由校摆了摆手,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是!”

一名锦衣卫上前,粗暴地扯下皇太极口中的布条。

“呼”

皇太极先是猛地吐出一口浊气,胸腔剧烈起伏著,目光死死盯著朱由校。

“你就是大明皇帝朱由校?”

“放肆!竟敢直呼陛下名讳!”

方正化当即厉声呵斥,伸手就要去推搡皇太极,却被朱由校抬手止住。

“將死之人,不必与他计较。”

朱由校的目光落在皇太极身上,带著几分审视,几分淡漠。

眼前这个男人,在歷史上曾搅动辽东十数年,让大明损兵折將,如今却成了阶下囚,倒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腹大患。

皇太极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惨笑,却没再逞口舌之快。

他被押到北京这些日子,早已见识到大明的国力。

京畿之地的繁华、明军的整肃、朝堂的有序,都远非建奴所能比。

他终於明白,自己面对的不是万历末年那个腐朽的大明,而是一个被眼前这个年轻帝王重新唤醒的庞然大物。

输在这样的对手手里,他认了。

“我皇太极征战一生,最终栽在你和熊廷弼手上,算我技不如人。”

他深吸一口气,眼底的怨毒渐渐褪去,只剩下几分绝望的坦然。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只求你莫要再辱我大金宗室!”

朱由校看著他这副模样,忽然轻轻頷首:

“朕看你也是条汉子,便不与你多做纠缠,保你全尸罢。”

说罢,他转向方正化。

“把白綾拿来,拋到那根枝椏上。”

方正化连忙从锦衣卫手中接过早已备好的白綾,踩著小凳將其系在龙爪槐那根歪向一侧的枝椏上,白綾垂落,在风里轻轻晃动,透著一股森然的寒意。

“是你自己上去,还是朕让人送你?”

朱由校的声音依旧平静。

皇太极没有说话,只是定定地看了一眼那根歪脖子枝椏,又扫过一旁神色复杂的朱自成,最后將目光落在朱由校身上,嘴角露出一抹绝望的笑:

“不劳烦陛下。”

他拖著沉重的铁链,一步步踏上小凳,双手抓住白綾。

或许是想起了此番的处境,或许是不甘就此殞命,一行热泪从他眼角滑落,滴在脚下的石阶上。

但他没有犹豫,深吸一口气,將头套进白綾结成的圈里,双脚猛地一蹬。

小凳翻倒在地,发出“哐当”一声响,他的身体瞬间悬起,四肢剧烈挣扎著,喉咙里发出“嗬嗬”的窒息声。

不过片刻,皇太极的挣扎便渐渐平息,头颅歪向一侧,再也没了声息。

一旁的朱由检早已嚇得脸色惨白,双手紧紧攥著魏朝的衣角,身体控制不住地发抖。

他长在深宫,从未见过这般血腥的场面,更何况是人死在自己面前。

魏朝连忙轻轻拍著他的背,低声安抚:“信王殿下莫怕,莫怕.”

而朱由校却站在原地,望著那悬在歪脖子树上的尸体,嘴角竟缓缓勾起一抹浅笑。

他在心里默默想著:

歪脖子树啊歪脖子树,歷史上本应吊死朕那苦命的弟弟朱由检,如今朕已经让皇太极替换了。

当年逼著朱由检上吊的“闯王”李自成,现在成了对朕忠心耿耿的朱自成。

本该在煤山自縊的信王,此刻还躲在太监身后发抖。

这乾坤扭转的境遇,当真是妙不可言。

不过,仅是片刻后。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朱自成身上,语气又恢復了往日的沉稳:

“自成,今日之事,你也看到了,这便是与大明为敌的下场。

日后你遇不服王化者,便照今日这般处置,莫要手软。”

朱自成躬身应道:

“臣遵旨!”

他望著那棵歪脖子树,心中凛然。

方才陛下的笑容虽淡,却让他明白了帝王的底线:

对敌人的仁慈,便是对大明的残忍。

朱由校又看了眼还在发抖的朱由检,语气缓和了些:

“皇弟,今日之事,便是让你看看,这天下並非只有书斋里的圣贤道理,还有刀光剑影的生存法则。

日后你要学的,还有很多。”

朱由检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却依旧不敢看那棵歪脖子树。

一行人沿著石阶下山,阳光依旧明媚,可每个人的心境都不同。

朱由校心中是改写歷史的畅快,朱自成心中是对帝王的敬畏,朱由检心中是挥之不去的恐惧。

而魏朝与方正化,则只余对帝王深不可测的心绪的凛然。

眾人离去之后。

万岁山上。

那棵歪脖子树依旧立在那里,只是多了一丝血腥气。

自朱由校穿越到此来.

歷史,早就被改变了。

在未来,被改写的歷史,也將会越来越多!

ps:

6800字大章!

燃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