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皇明 > 第346章 民心所向,敌明我暗

第346章 民心所向,敌明我暗

第346章 民心所向,敌明我暗

老槐树枝桠光秃秃的,很是凄凉。

而李鸿基和他的亲信,便在这树下等着那个‘韩大哥’。

没等李鸿基等太久,远处的巷口便传来两道脚步声。

少年走在前面,脚步轻快却带着几分紧张,身后跟着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

那汉子约莫三十七八岁年纪,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袍,衣摆处还打着好几块补丁,却浆洗得干干净净。

腰间别着一把锈迹斑斑的腰刀,刀鞘上的铜饰早已失去光泽,却能看出主人时常擦拭的痕迹。

这汉子面容黝黑,额角一道浅疤斜斜划过眉骨,更添了几分悍气,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眼睛,锐利如鹰,扫过李鸿基与亲卫时,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一看便知是在沙场或军营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

“李将军,这就是韩大哥。”

少年快步走到李鸿基面前,仰着冻得通红的脸,给李鸿基介绍道。

被称作“韩大哥”的汉子上前一步,身形站得笔直,虽穿着旧衣,却透着一股军人的挺拔。

他双手抱拳,动作标准利落,声音洪亮如钟,打破了巷中的寂静:“草民韩虎,见过李参将!”

李鸿基看着眼前的韩虎,心中原本的几分疑虑渐渐消散,反倒多了几分笃定。

这等气度与身手,绝非寻常百姓,想来定是曾在军中效力,因看不惯边将贪腐才隐于市井,也难怪能让数百军户子弟信服。

他抬手虚扶一把,语气诚恳:“韩兄弟不必多礼。今日请你过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件大事,一件能让蓟镇所有受苦的军户,都能真正过上好日子的大事。”

韩虎闻言,脸上却没有太多激动,反而眉头微蹙,眼神里的审视更重了几分。

方才少年回去传话时,已经把李鸿基的身份与来意说了个大概,可他在蓟镇摸爬滚打多年,见惯了官场上的虚与委蛇,早已不敢轻易相信“好日子”这等承诺。

他沉默片刻,问道:“李参将,恕我直言,钦差大人当真要整顿蓟镇?不是像从前那样,走个过场便不了了之?”

李鸿基看着他眼中的疑虑,心中了然。

“是真是假,韩兄弟不必急着问我。过些日子,你们自然能看到分晓。”

其实,李鸿基心中也有自己的盘算。

他虽从少年口中知晓韩虎的威望,却不知此人到底是真的落魄军户领袖,还是当地军门安插的眼线。

毕竟王应豸等人眼线遍布蓟州,若是贸然交底,万一走漏风声,不仅他与杨涟的计划会功亏一篑,还会连累这些愿意站出来的百姓。

“不说清楚,我如何能将几百号兄弟的性命,还有我自己的性命,都豁出去?”

韩虎眉头拧得更紧,声音也沉了几分。

“李将军若是真心想帮我们,便该亮个实底。不然,恕我韩虎不敢应承,我们这些人,已经经不起再一次的欺骗了。”

李鸿基听着韩虎的诘问,只是淡淡的说道:“说再多,不如亲眼看一看。带我去见见你的那些弟兄们。”

韩虎心中一凛,瞬间明白过来。

眼前这位参将,终究还是对自己存着戒心,要亲眼确认自己并非军门眼线、确有召集百姓的能力,才肯真正交底。

他沉默片刻后,终是点了点头:“好!李参将跟我来。”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几条狭窄的巷弄,最终停在蓟州城东的城隍庙前。

这座城隍庙不知建于何年,朱漆大门早已斑驳脱落,门楣上的“城隍庙”三字被风雨侵蚀得模糊不清,门口蜷缩着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见有人来,只是抬眼扫了扫,便又低下头去,一副麻木的模样。

“这里?”

李鸿基眉梢微挑,有些意外。

韩虎没说话,只是推开虚掩的大门。

踏入庙门的瞬间,李鸿基才发现里面竟是别有洞天。

破败的大殿里,没有神像,只有几堆干草铺在地上,却挤满了衣着破烂的汉子。

他们大多面色蜡黄,却个个眼神明亮,见韩虎进来,纷纷从干草堆上起身,快步围了上来,语气里满是敬重:

“韩大哥,您回来了!”

“韩大哥,今天有消息吗?”

“方才见外面有人盯梢,没出什么事吧?”

七嘴八舌的问候声此起彼伏。

直到他们瞥见韩虎身后的李鸿基,脸上的热络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警惕的神色,有人悄悄摸向了身边的刀枪剑戟。

“韩大哥,这人是谁?”

一个身材壮实的汉子上前一步,挡在韩虎身前,眼神锐利地盯着李鸿基,语气带着几分敌意。

韩虎拍了拍那汉子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随即转向众人,声音洪亮:“诸位兄弟放心,这是自己人,是来帮咱们的。”

说着,他引着李鸿基穿过人群,走向大殿后侧的一间小偏房。

那是他平日里议事的地方。

偏房里只有一张破旧的木桌和几把缺腿的椅子,墙角堆着几袋糙米,显然是众人省吃俭用攒下的口粮。

韩虎关上房门,转身看向李鸿基,语气带着几分坦然:“李参将,现在看到了,应该可以信我了吧?”

李鸿基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墙角那几袋糙米上,又想起方才大殿里那些汉子眼中的警惕与期盼,心中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消散。

他曾是银川驿卒,也曾跟着闻香教起事,眼前这些人的模样,像极了当年走投无路、却仍憋着一口气的自己。

“韩兄弟既然有诚意,那我也不绕圈子了。”

李鸿基在木桌旁坐下,身体微微前倾,语气郑重起来。

“钦差此次来蓟镇,绝非走个过场,是铁了心要彻查这里的积弊,从标营缺额到粮饷克扣,再到将领私通外夷,只要查出来,一个都跑不了。”

李鸿基此话一出,韩虎的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此话当真?”

“当然是真的,你们是奉旨做事,成了之后,会有大功,到时候,在蓟镇谋取个一官半职,不是问题。”

要想这些人帮忙干活,自然要给好处了。

听到这个承诺,韩虎不再迟疑,当即说道:“好!我愿意听从将军指挥!”

但似乎是想到什么,韩虎明亮的眼睛却又很快黯淡下去。

“可那些军门将领……他们手里有兵有刀,怎么会甘心束手就擒?”

“你说得对,他们不仅不会束手就擒,甚至可能对钦差下手。”

“所以,我需要你帮我做几件事。”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韩虎:

“第一,尽可能集合蓟州城里所有愿意反抗的军户子弟和老卒,越多越好,让他们暗中盯着各营将领的动向,帮我们搜集信息,比如他们藏粮饷的地方、私通外夷的证据,哪怕是日常的行踪,都不能放过。

第二,一旦我们动手查案,遇到那些将领的私兵阻挠,我需要你的人能站出来,帮我们牵制他们。”

韩虎听得心头一震。

他知道,这意味着要和那些盘踞蓟镇多年的军门势力正面抗衡,稍有不慎,便是满门抄斩的下场。

可他看着李鸿基坚定的眼神,又想起大殿里那些跟着自己忍饥挨饿的弟兄,想起那些因反抗而死去的乡亲,心中的犹豫渐渐被一股热血取代。

“好!”

韩虎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洪亮如钟。

“李参将放心,我韩虎别的没有,就是弟兄多!只要能让那些官老爷付出代价,能让弟兄们过上好日子,就算是拼了这条命,我也干!”

李鸿基看着他眼中燃起的斗志,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

他站起身,伸出手,紧紧握住韩虎的手。

那双手粗糙、布满老茧,却异常有力。

“好!”

李鸿基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