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辽沈严兵,京畿风云
沈阳城头,旌旗猎猎。
孙承宗身穿官袍,立于城门之下,身后是沈阳总兵贺世贤、参将尤世功等一众将领。
夏风呼呼,吹得众人衣袍翻飞,却无人挪动半步。
他们在等一个人。
等大明在辽东真正的话事人。
远处官道上,一队骑兵奔腾而来。
为首者身形壮硕,如青松般挺拔,正是辽东经略使熊廷弼。
“来了!”
孙承宗眼中精光一闪,整了整衣冠,大步迎上前去。
熊廷弼勒马停驻,翻身下马的动作干净利落。
他拍了拍肩上灰尘,目光如电,扫过在场众人。
“经略公。”
孙承宗拱手行礼,声音沉稳。
熊廷弼微微颔首,对着孙承宗行了一礼。
“孙部堂。”
二人目光相接,皆是心照不宣:
建奴大军压境,沈阳危在旦夕!
这也是他连夜赶来沈阳的原因。
熊廷弼沉声道:“辽阳诸事已毕,本官特来与部堂共商守城大计。”
孙承宗微微颔首,郑重拱手一礼:
“经略大人,此处不便详谈,还请入城一叙!”
熊廷弼目光一凛,也不多言,当即翻身上马。
“驾!”
一行人风驰电掣般穿过沈阳城门,马蹄声如雷,卷起一路烟尘。
很快,众人便入了经略府。
此刻,辽东经略府,白虎节堂之中。
烛火摇曳,映得堂上‘忠勇卫国’的匾额忽明忽暗。
熊廷弼端坐主位,一身经略使官袍在火光中如血般刺目。
孙承宗位列客座首席,而沈阳总兵贺世贤、参将尤世功、总兵官戚金、总兵官童仲揆等将领,则如标枪般挺立两侧。
在这军机重地,他们连落座的资格都没有!
孙承宗从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密函,沉声道:
“奉集堡急报!”
他声音不大,却让堂内温度骤降:
“李秉诚所部虽击退建奴试探,但从开原到铁岭,再到萨尔浒新城,建奴正大规模调动!”
“粮车络绎三十里,楯车已造二百余架!”
孙承宗指尖轻叩案几,声音低沉而笃定:
“贼酋努尔哈赤,此番是要倾巢而出了。”
他目光扫过堂上诸将,见无人露出惊色,心中略感欣慰。
这场决战,早在预料之中!
自今年开春以来,建奴便不断以小股骑兵袭扰边堡,试探明军防务。
孙承宗原以为,努尔哈赤在吞并叶赫部后,三月便会大举来犯。
然而.
“八大晋商伏诛,断了建奴暗中采买军械粮秣的渠道。”
“贼酋不得不推迟攻势,四处搜刮粮草。”
“这一拖,就拖到了我沈阳防线固若金汤!”
“砰!”
熊廷弼突然拍案而起,震得烛火剧烈摇晃。
他眼中寒芒如电,声音如金铁交鸣:
“诸位,萨尔许之战我大明丧师失地,简直是奇耻大辱!萨尔浒的耻辱,现今我等当以血洗!”
堂下诸将闻言,无不挺直腰背,眼中燃起战意。
萨尔许之战后,那些文官更加看不起他们这些武将。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
他们凭什么被人看不起?
熊廷弼环视众人,继续给众人打鸡血道:
“陛下节衣缩食,连修葺宫殿的银子都拨作军饷!”
“朝中诸公日日弹劾,陛下却力排众议,倾举国之力支持辽东!”
他猛地抽出尚方剑,剑锋所指,正是沙盘上沈阳城的位置:
“此战!”
“为功名利禄!”
“为加官进爵!”
“更为报陛下知遇之恩!”
“死守沈阳,待敌疲敝,必叫建奴血债血偿!”
熊廷弼死死的盯着众人,说道:“我熊廷弼是个说话算话的人,若是尔等能够在战场上立功,我绝不吝啬上表请功。若我之命,导致战场出了什么问题,我第一个上表请罪,绝不连累诸位兄弟!”
“但”
“丑话说在前面,尔等若是拖了后腿,在战场上敢不听指挥,本经略这把尚方宝剑,就是要来斩你们狗头的。”
熊廷弼脾气暴躁,但这些话说出来,不仅没有让诸将心生厌恶,反而让堂中诸将热血沸腾。
领兵作战者,怕的不是军纪严明。
相反,他们怕的是立功了,也没有封赏,出事了,第一个被推出去背锅。
而熊廷弼,已经帮他们把这些担忧都解决了。
如此一来,他们还能不尽心竭力效忠出力?
沈阳总兵贺世贤、参将尤世功、援辽副总兵戚金、总兵官童仲揆等将领当即半跪在地,大声吼道:“末将誓死效命!!”
众将轰然应诺,声震屋瓦。
孙承宗与熊廷弼对视一眼,脸上渐渐露出笑容来了。
呵!
努尔哈赤,你来攻罢!
我等,已经做好准备了。
此处,定教你有来无回!
距离辽东千里之外。
北京城,夏味方显。
紫禁城外的街上,车马粼粼,行人如织。
酒旗招展的茶楼里,说书人正眉飞色舞地讲着新科进士跨马游街的盛况。
贡院墙外,落第的举子们犹自争论着策问的破题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