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可能让很多数学家认为,菲尔兹奖的含金量不如阿贝尔奖。
着实需要慎重决定。
好在眼下距离数学家大会召开,还有不短时间。
暂时还不用太过去纠结。
“只是在数论领域做出学术成果,无法获得菲尔兹奖也能勉强说的过去。”
“除非……”
自顾自低喃两句,后边不知想到什么,把到嘴边的话又给憋了回去。
徐铭虽然已经从数论领域转到代数几何方面,但却选择了难度极高的七大世界数学难题,想要在大会召开前做出成果根本不可能。
他更是不相信。
稍微理了下思路之后,也不想为此事操心,当即摆手让秘书离开。
……
徐铭对数学界产生的舆论并没有关注,甚至连国内也未影响他的正常节奏。
除消息公布后的那几天,有很多记者想要采访。
后边便恢复平静。
仿佛获得阿贝尔国际数学奖,只是件正常不过的小事情而已。
只能说也就是像徐铭这样的天才数学家,才把拿奖当做是家常便饭,若换做其他人恐怕高兴的连觉都睡不着。
转眼进入到四月份。
燕大方面同挪威科学院对接后,决定联合举办一场访问交流学术会议,并在开幕式上颁发阿贝尔奖。
地点就在燕京。
徐铭在从导师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刚开始还非常意外。
没想到对方会同意。
后边通过了解,才知道带队的,正是霍尔登院士。
且他能获得本届阿贝尔奖,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霍尔登本人的坚持。
因此对于这场交流活动,徐铭颇为期待。
不过在此之前,更大的惊喜是,经过这段时间,持续性获得信息学科经验值。
使得信息学科终于来到4级。
4月8日,周五,空间技术研究院。
上午徐铭来到自己办公室,刚打开电脑,继续完善编写的自助交会对接算法,还没持续多久,下秒像是突然发现什么立刻查看起眼前面板。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信息]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3点。】
【经过……】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信息]等级提升至lv4】
【你获得词条——[并行思维]】
【词条:并行思维】
【效果:你的多线程并未思维大幅度提升,能同时深入思考演算多个独立问题。】
“终于把信息提升到了4级学科。”
伴随面板上信息映入眼帘,徐铭下意识脱口,接着回过神来把目光放在新词条上面。
“能够同时思考几个问题吗,倒是可以有效的提高研究效率。”
研究完词条的效果,徐铭眼睛不由一亮,对霍奇猜想的研究又多出不少信心。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每个人只能专注于某一件事。
自身效率有效。
只能投入自身更多的时间,来缩短项目周期。
但随着多线程并行思维的提升,则可以同时分析两个甚至三个目标,在很短时间内排除掉多个错误方向,无疑能大幅度提高研究效率。
刚好就拿霍奇猜想来讲,为完善平展上同调,构建能用于证明的工具,需要使用各种理论融合。
而这就需要不断的去尝试。
若借助并行思维进行多线程演算,或许能用更短的时间完成平展上同调体系的完善。
思维运转到这里,他暂时按耐住心中喜悦,继续编写优化自主交会对接算法。
经过最近三个多月的进展,算法基本快要完成。
届时便能进行仿真模拟实验。
对于耗费精力撰写的算法,他也想看看,最终可以达到怎么样的效果。
就这样。
又是几天时间过去。
这天下午正当大家专注工作时,徐铭突然停下手上的动作脸上神情猛地放松。
“总算搞定了。”
自顾自低喃一句,又看向面板上的学科经验值。
数学和信息成功进入4级学科后,再次升级的经验值需求太过庞大,短时间内想提升到5级学科不大可能。
倒是物理只剩下几百经验值的缺口升级。
最近几天他尝试了并行思维,愈发觉得这是研究问题必不可少的能力。
为此也更加期待新的词条。
想着或许能让自己,更快解决霍奇猜想。
“等空间技术研究院这边的事结束,看来要多往箐华杨老那里跑跑喽。”
打定主意,他暂时不再去想,站起身冲邱轩摆手。
“邱副研究员。”
“麻烦你去找一下梁教授,就说算法已经编写完。”
亲眼见证算法快速完善的邱轩,心里对徐铭的崇拜已然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形容,此刻听到这句话,整个人顿时猛地一怔面露惊色。
“编写完了?”
约摸愣上数秒,快速反应过来,激动的大喊。
“好的徐教授,我这就去。”
说完顾不上手上的工作,立刻拔腿朝外面跑去,可以说要多激动就有多激动。
周围坐着的郭昊强等人,这时同样脸上堆出欣喜。
“我原本估算着还要几天才能完成,现在看来还是小瞧了你的效率。”许崇兴听到动静走过来笑着说:“不过解决了自主交会对接的算法问题,应该不会影响下半年的发射对接实验计划。”
徐铭把许崇兴的话听进耳中,尽管对自己的算法比较有信心。
但面对前辈还是谦逊了句。
“在进行真实任务前,算法和系统都还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仿真测试。”
“接下来我会尽快构建出,整个交会对接系统的高保真数学模型,在这种数学孪生环境中,对设计的算法进行极限测试。”
“另外同步进行蒙特卡洛仿真,评估此算法的任务成功率识别薄弱环节。”
他所讲的这些,都是进行真实对接任务前,必须去做的事情,相当于在数学世界里,预演整个对接过程,提前发现并解决算法中的问题。
为真实任务的成功,再加上一道坚实的数学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