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无线电里传来格林伍德的信号。
s71h引擎点火,尾管低吼宛若猛兽苏醒,陆之洲驾驶赛车离开p房,金色阳光在经典的法拉利红之上流转,赛季揭幕战的第一次自由练习赛正式吹响号角。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收看天空体育台,我们现在正在墨尔本前线为你们带来2018年1赛季揭幕战的赛事,伴随第一次自由练习赛的绿灯亮起,漫长的等待终于结束,新赛季正式拉开序幕……”
“……十支车队二十名车手即将登场。这里是cctv5在墨尔本现场为你报道,接下来我们把话筒交还给直播间。”
“……欢迎回到五星体育。今年对于国内赛车爱好者来说无疑是特别的,因为围场里将历史性地首次出现中国车手的身影,驾驶二十二号赛车的陆之洲……”
“……毫无疑问,今年新秀车手的表现值得瞩目,而陆之洲则是焦点之中的焦点,这位横空出世的十八岁车手打破一切概率和规则披上法拉利战袍,即将登场!”
“在去年的斯帕赛道,陆之洲已经展现了一次速度……”
喧嚣,热闹,吵杂——
新赛季,新气象,围场里涌动着滚滚热浪,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墨尔本明显更加拥挤更加热闹一些。
其中一小部分原因在于,国内媒体纷纷派出记者抵达澳大利亚,在第一线展开报道,见证历史时刻。
当红色二十二号法拉利离开维修区踏上赛道的时候,观众看台爆发出一阵欢呼,却又转眼被嘘声和口哨淹没;但没有持续太久,三号红牛离开维修区的时候,排山倒海的能量瞬间爆发,全场狂热。
显然,不止赛道上,赛道之外的龙争虎斗也已经拉开序幕——
没有针对陆之洲的意思,但任何阻挡在里卡多登顶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的对手,全部都是主场的敌人。
不过,这一切和陆之洲无关,引擎的轰鸣和速度的极致将所有喧嚣阻挡在外,心神已经沉浸了下来。
全油门飞奔,进入一号琼斯弯,六档时速286公里降至三档时速123公里,通过直角弯,方向盘轻微回正,稳住油门,高速通过二号布拉汉姆弯,汹涌而来的g力把肩膀死死压向座椅,推背感瞬间释放。
三号怀特福德弯、四号阿尔伯特路则是连续中速弯,测试轮胎温度,油门控制细腻精准,持续换挡。
赛道右侧优美的湖泊风光化作光影往后流淌,树影在头顶极速掠过,空气噪音混合引擎声演奏出一首交响乐,盛大而恢弘地为全新赛季拉开序幕。
陆之洲没有着急压榨速度,今天和斯帕不一样,没有必要心急火燎地在钢丝绳索上翩翩起舞。
上次在斯帕,不仅是首次尝试1,而且肩负展示自我的使命,他试图在车队任务和策略的允许范围内追逐极致,压榨赛车和自己的潜力。
此次在阿尔伯特公园,事情已经截然不同,不止是一次自由练习赛而已,他需要为整个周末全盘布局。
滑!
赛道的整体感觉就是一个字,滑。
其实,和专业赛道相比,陆之洲更加熟悉城市赛道,因为他就是从街头成长起来的,对于阿尔伯特公园的环境、氛围和街道都更加亲切熟悉;但是,驾驶一级方程式赛车登上街头确实截然不同的一种感受。
在推向极致的速度里,轮胎抓地力若有似无,那种感觉就好像在冰面开车却忘记带上防滑链一般,每一次方向、每一次油门和刹车都需要细腻而精准,稍稍不注意可能就要三百六十度打转。
真正踏上赛道以后,节奏、刹车、轮胎三个关键词在这条赛道扮演的角色就越发清晰起来。
任何一点轻视或放松,可能就真的要上草地野餐了。
无线电另一端,格林伍德深呼吸一口气,稍稍调整一下状态,“基米,确认平衡?”
“无线电窜频道了,我希望我没有听到索伯的基础调校机密。”陆之洲调侃了一句。
格林伍德闭上眼睛龇牙咧嘴,如此低级的错误,不应该出现,见鬼!
格林伍德控制住自己,“抱歉,陆。这样的错误不会再出现。”
无线电里,陆之洲没有一直揪着不放,“前翼正常,刹车温度偏高。方向略显迟滞,三号弯出弯的时候尾部轻微漂移。”冷静,平稳,他已经进入工作状态。
格林伍德也是一样,快速记录下来,“收到。接下来看看高速段的反应。”
第二圈,他开始调整节奏——
通过九号克拉克弯,油门到底,丝滑流畅地贴着湖边赛道一路狂飙,紧随而至的十一号弯十二号弯高速切入、一气呵成,悬挂极限压缩之时,整辆赛车几乎贴着地面滑行,却完全看不到任何摩擦火,高速贴地的失重感宛若水银泻地,曼妙而潇洒,只是在空气里留下一抹绚烂的红色残影熊熊燃烧。
“哇哦!”
布伦德尔忍不住感叹,尽管不是第一次第二次,但每次欣赏陆之洲的驾驶都是一种酣畅淋漓的享受。
“1的首次亮相,十二号弯就全油门通过,真是大胆!”
一旁,克罗夫特展露笑容,“嘿,也不看看我们正在讨论的是谁,职业生涯首次踏上斯帕赛道参加1自由练习赛就敢在凯梅尔直道挑战速度极限并且拿下第一次自由练习赛最快圈速的家伙,不意外,一点都不意外。”
然而,在第一次自由练习赛里,这样的闪光时刻……着实太少太少。
嗡嗡嗡,嗡嗡嗡,赛车一圈一圈地在赛道上刷圈,在维修区和赛道之前来来回回,紧锣密鼓地忙碌着,但最快圈速排行榜的前十名里却迟迟看不到陆之洲的名字,他一直在十三名十五名左右徘徊。
当梅赛德斯奔驰和红牛屡屡展现出速度的时候,陆之洲却和威廉姆斯、印度力量、红牛二队纠缠在一起。
目前,前五名的圈速稳定在1分26秒左右,但陆之洲的圈速一直在1分30秒附近,差距根本不是一点半点。
……令人昏昏欲睡。
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王麟终究还是按耐不住浮躁,“不行不行,他不行啦,就连凑数的都算不上。”
社区小院子里,不止王麟,街坊邻居全部聚集在社区幼儿园的小广场上,一起观看1澳大利亚站的比赛。
此时,王麟一句话,众人纷纷点头,甚至还有人开始打呵欠。
结果,旁边传来宋博那咋咋唬唬的声音,“凑数凑数,全球范围就二十个位置,如果你能够凑数顶上的话,你也试试?”
王麟一口气闷在肚子里,怒目圆瞪地望过去。
宋博才不管,直接给了一个白眼,“自由练习赛是为了调校赛车基础设置,又不是为了刷圈。就算要看速度,也要等待最后二十分钟。不懂就不要乱说话,免得自己成为笑话。”
1新赛季正式揭幕,就在一周前,央视体育和五星体育同步播出三集纪录片——
“陆之洲,追风少年”。
三集故事分别聚焦gp3收官、冬歇期训练、新赛季筹备,全部都是干货,完整呈现陆之洲的生活。
一丝不苟、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投入训练和比赛。
在纪录片里,甚至采访对话也不多,少说话多做事,一切用实际行动说话,展现赛场内外的艰辛。
这是一次全新尝试,毕竟,作为纪录片来说,这样着实无聊,难以吸引普罗大众,却万万没有想到——
成功了。
在此之前,人们对赛车确实存在刻板印象,不就是开车嘛,只要有一本驾照,人人都可以说上两句,这项运动到底算不算竞技也还存在诸多争议,对于门外汉来说,赛车纯粹就是有钱人的游戏罢了。
不算运动。
然而这次,纪录片完全沉得住气,冷静下来,脚踏实地地展现日常训练的辛苦以及比赛的复杂程度,真正地深入赛车、也真正地深入陆之洲,切开一道口子,让人们有机会真正地了解这项竞技体育。
毕竟,那是法拉利,流量之王。
如果陆之洲加盟一支其他车队,即使纪录片再好,估计也难以出圈;重点还是在于法拉利,不需要多余的宣传,一个名字就是天生的流量,轻而易举地打破桎梏,将吃瓜路人的视线纷纷吸引过来。
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纪录片的主角,陆之洲。
青春,帅气,阳光,专注。
人们总是说,一个人专注自己热爱工作的时候是最具有魅力的,这三集纪录片就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圈粉无数,强势出圈,不止狂热车迷而已,沸沸扬扬的流量全部汹涌而至,三集纪录片居然七次登上热搜榜,不管是收视率还是讨论流量全部引爆,以至于五星体育短短一周内已经第三次重播纪录片。
得益于此,1新赛季揭幕,在华夏大陆之上狠狠吸引了一波关注,平时基本无人问津的自由练习赛也热门了一把,对赛车一无所知的人们也纷纷打开电视观看直播,欢欣鼓舞地关注陆之洲的表现。
像王麟、宋博这样的小区,着实不在少数,颇有一些集体观看奥运会的阵仗。
可惜,吃瓜群众们注定要失望了——
第一次自由练习赛,确实无聊,看着赛车在赛道和维修区里来来回回进进出出,却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如果最快圈速没有刷新,门外汉们根本就不知道应该看什么,完全找不到爽点,昏昏欲睡。
不止王麟而已,千千万万首次观看1赛事的路人群众也是呵欠连连:就这?
直播间里,专业解说们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陆之洲,果然稳健。”
“上次在斯帕也是一样,第一次自由练习赛,没有新手的毛躁和激进,保持专注,配合车队完成基础调校,一直到最后二十分钟,终于放开手脚展现速度,他让整个围场所有人都惊艳了一把。”
“所以,今天呢?”
“马丁,你怎么看?”
克罗夫特把话题丢了过来,布伦德尔早已经准备就绪。
“从冬季测试来看,法拉利是具有竞争力的,尤其是直道速度,他们毫无疑问是目前围场最受瞩目的车队。”
“但是,梅赛德斯奔驰和红牛目前已经率先进入状态,他们拥有成熟的车手组合,基础调校的速度和效率更快。”
“对于刚刚进入围场的年轻车手来说,一个严峻的挑战就是,在九十分钟的第一次自由练习赛时间里,他们必须收集足够的数据、完成反馈和沟通、进一步完成调校,一旦速度跟不上,可能影响车队的整体布局。”
克罗夫特插话,“另外一名车手就必须完成更多收集数据的任务帮助车队完成调校。”
布伦德尔点头,“对,就是这样。”
“去年在斯帕,那是赛季下半段;而现在则是赛季之初,一切调校全部从新开始,任务恐怕格外繁重艰巨。”
“接下来就看,陆之洲是否能够及时完成数据收集任务,结合维特尔的数据完成基础调校,在最后二十分钟时间里尝试看看飞驰圈,测试出目前状态下的速度极限。”
克罗夫特,“所以,你的答案是?”
布伦德尔展露一个笑容,“我相信他,我也非常期待陆之洲在这里展现的速度。”
专业,就是专业,克罗夫特和布伦德尔的分析非常准确。
当然,这不是陆之洲首次参加第一次自由练习赛,但其实只是第二次而已,并且还是全新赛季的第一次。
任务,更加繁琐也更加复杂。
所谓调校,主要分为两大块:空气动力学,机械。
空气动力学,听起来玄乎,其实就是控制空气阻力,尾翼、鼻翼、襟翼的角度调整,让空气按照车手的心意流动,既能压住赛车又不至于拖慢速度。
机械,则更像是内功修炼,悬架的软硬、轮胎的角度、刹车的散热、发动机的功率输出,这些都需要针对赛道、天气、轮胎一遍遍微调。
麻烦的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每修改一次设定,车手就必须返回赛道跑一跑,然后进站,把所有感受反馈给工程团队,一个弯道一个弯道地测试、一个设定一个设定地修改。
并且,所谓“最优解”也不是唯一的。
排位赛要追逐速度极限,正赛则追求稳定耐久,这意味着一套流程要跑两遍。
一名车手根本忙不过来,所以同一车队的两名车手必须分工合作,互相共享数据、携手完成基础调校。
当然,在围场里,一切都是竞争——
假设在梅赛德斯奔驰里,汉密尔顿拒绝分享数据给博塔斯,如果博塔斯无法在自由练习赛时间里完成全部测试,最后赛车只能调校为一种模式,排位赛或正赛二选一,导致排位赛搞砸、依靠正赛挽回。
这样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尤其是汉密尔顿这样的顶尖大牌拥有这样的话语权。
但是,整体而言,并不常见。
正如此前所说,车队必须以团队利益为先,他们禁止车手因为个人恩怨而影响车队排名,像法拉利、梅赛德斯奔驰、红牛这样的大车队,车队领队往往硬性要求车手共享数据,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对于陆之洲来说,挑战倒算不上,他的车感出色,沟通和调校能力毫不逊色,即使依靠他一个人也能够完成全部工作,这也是马拉内罗技术团队格外喜欢和陆之洲合作的原因。
但陆之洲格外细心和专注,阿尔伯特公园和斯帕的最大区别在于——
在斯帕,他是为莱科宁调校赛车,赛季过半,赛车基础调校已经相对稳定,第一次自由练习赛的改动相对有限。
而在阿尔伯特公园,不仅是赛季第一场,而且他是为自己调校赛车,他需要收集详尽而全面的数据才行。
所以,一直到第一次自由练习赛全部结束,陆之洲也没有时间刷圈。
有人,恐怕要失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