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见状,便不再多问,只笑著点头:“也好,倒能多几分期待。”
马车队伍出发时,晨光已升得高些,风里的凉意淡了些。
房玄龄坐在另一辆车里,手指轻轻敲著膝盖,心里却在琢磨:
“测量之具、萧然、栲栳村若真是作物,定是高產的好东西,不然陛下不会让眾人见证”
李靖则闭目靠在车座上,脑海里闪过上次在栲栳村田埂上见的那片作物。
叶片宽、秆子高,当时没在意,如今想来,或许就是此次的“惊喜”。
只有李世民,坐在最前面的马车里,指尖轻轻敲著车辕,嘴角噙著笑。
晨光透过车窗落在他脸上,暖得像栲栳村田埂上的阳光。
他不用猜,却比谁都期待:期待眾人见了那片金黄时的震惊,期待这“惊喜”能给大唐百姓带来的好日子。
马车軲轤往前,载著满车的疑议与期待,朝著栲栳村的方向去。
刚好这一天不用上课,几个小孩子都在家里。
玉米,土豆还有红薯,必定是可以造福很多人的。
出现在现在的大唐,说是功德无量也不过分。
这份功德,萧然想分小公主一份。
早早就准备工具,都是很小的箩筐,篮子这些。
到时候小公主也可以参与一下。
之前照顾,小公主也一直有参与,只要不上课,小公主都会跟著萧然去。
这一次来的人多,其他人也就没有去院子里面。
就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过去,其他人在外面等著。
李世民长孙皇后进去和李渊孙思邈萧皇后几人打个招呼。
“萧然,人都来了,到底何事啊?”李世民喊了一声。
“世伯,別急啊!”萧然看向另一边,“兕子,三娘,走吧!”
听到萧然喊,小公主,城阳小公主,三娘,阎瑶和狄仁杰都跑过来了。
几个小孩子,除了晚上睡觉和上课的时候,基本上是形影不离的。
“阿爷”小公主喊了一声。
“有没有想阿爷?”
李世民揉揉小公主的脑袋。
“嘻嘻有噠”小公主说完扑向长孙皇后。
几人出了院子。
萧然和其他人打个招呼,带著一起去了地里面。
初秋的风裹著田垄的潮气,顺著村路往前淌,吹得路两旁的粟米穗子轻轻晃。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走在最前,石青色与月白色的布衫映著晨光,倒比田埂上的秋露更显清爽。
一行人偶尔惊起几只啄食的麻雀,扑棱著翅膀飞进远处的榆树林。
几个孩子蹦蹦跳跳地走在队伍中间,小公主的浅粉襦裙像朵小开在秋景里,时不时弯腰去够路边的狗尾巴草。
城阳公主跟在旁边,手里也拎著个小篮子,眼睛却盯著田埂上的西红柿架,脚步慢了半拍。
狄仁杰和阎瑶走得稳些,手里捧著小布包,时不时帮前面的三娘扶一下歪掉的箩筐。
村路渐渐宽了些,两旁的粟米地望不到头。
地里已有不少村民在忙活,入秋之后煤矿,工坊那边的人都少了很多。
地里的事情越来越多了。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萧然说的“新作物”。
最明显的就是玉米,玉米杆很高。
旁边的土豆不起眼,上面的茎叶都枯黄了。
红薯的叶子,倒是还绿油油的。
之前还採摘些叶子去炒了吃。
一群人把玉米围的很掩饰,人数比玉米还多。
之前种的玉米確实不多。
“可以收玉米了是不是?”李世民伸手捏了捏。
“嗯,可以了。”萧然一下子掰下来一个玉米棒子。
这可把小公主急坏了,奈何小短腿踮起脚也摸不到玉米杆上的玉米棒子。
“小囊君窝也要”小公主喊了一声。
萧然撕开外面的苞叶,金黄颗粒排得齐整,鼓胀得能捏出实感,连穗轴顶端都被挤得满满当当,透著股熟透的踏实。
萧然递给小公主,“兕子吶!”
小公主连忙抱著玉米,“嘻嘻系窝噠”
“都可以掰下来是吧?”李世民还是先问问萧然。
“嗯,都可以了。”
听到萧然说可以,李世民也掰下来一个。
李承乾房玄龄几人也想感受一下,这玩意人多玉米少。
站的远的,就没有了。
房玄龄拿著玉米,“哎哟,这个產量可真不低啊,这么大一个。”
“贤侄,之前吃那个很嫩,这个太硬了也吃不动啊?”程咬金拿著玉米说道。
“世伯,嫩的时候主要是是可以煮著吃,烧著吃,或者说炒,嫩的时候不能放太久。”
“想放久一点,就得和现在一样,稍微老一点,水分少一点,这个也得拿回家掛在通风乾燥的地方。”
“至於吃的时候,就需要用磨盘了。”
“这玉米磨著用跟小麦差不多!”
萧然指著玉米穗上的颗粒,语气隨意又清楚,“磨细了的粉,能烙饼、能煮粥,能做玉米饭,跟吃白面一样。”
“剩下的粗渣子別扔,拌上草料餵牛羊马正合適,一点不糟践东西。”
之前李世民不知道这些,就知道嫩的时候有点甜,很香,很好吃。
李世民捏著玉米穗的手指驀地一顿,眼底的笑意渐渐沉成了郑重。
方才只觉得玉米颗粒饱满,听萧然说能磨粉当粮,才猛地反应过来。
又惊又喜!(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