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596章 炮轰先锋文学(求月票)

第596章 炮轰先锋文学(求月票)

汪曾祺的话有道理,但目前市场经济是发展的潮流。如果《花城》之类的杂志一直由政府进行补贴,在未来文学杂志市场式微之时,也不一定能够凭借非盈利的经营方式能够赢得读者的青睐。

现场的大多数人都在证明杂志商业化是未来的发展之路,但当真正开启商业化之后,内心不免又是一阵遗憾与落寞,心中升起一个巨大的问号——难道纯文学真的没有出路了?

对于支持商业化的人来说,内心无疑是复杂的。在众人之中,李士非的内心最为复杂——阶段性目标完成之后的空虚和对前路的不可预料感一时间涌上心头。

刘一民再次说道:“敢于商业化只是第一步,李主编,接下来还有更为艰难的道路要走,漫长且艰巨。我相信全国的杂志同行们,都在等《花城》走出一条纯文学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出来。”

李士非镇定了一下精神:“一民同志说的对,《花城》的同志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一定要劲往一处使,拧成一条绳。不管大家关于商业化的意见如何,既然编辑部已经做出决定,大家就不要再有异议。

一民同志,你是《人民文艺》的编委,我们希望在接下来可以成为我们《花城》的编委,为我们指导下工作。”

李士非在交流会上提出邀请,刘一民着实是没想到。

刘一民还没说话,李敖调侃道:“刘教授鼓励一下《花城》的朋友,可这一鼓励竟然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闻言大家一笑,刘一民说道:“李主编有什么想要交流的可以写信、打电话、拍电报都行。可是要作为编委,燕京和广州距离过远,怕是有点鞭长莫及。”

李士非见刘一民婉拒,就没有再继续提起这茬,而是开始了接下来的讨论。

针对先锋文学,岛上作家其实也非常好奇。只不过燕京和沪市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研究有限,他们才一直没有提出。

齐邦媛上来就问道:“我在来之前听人讲,大陆的先锋文学的发展不亚于一场思想启蒙,获得了自我表达和个性解放。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场思想迷乱,为打破常规而打破常规所写的文章。形式迷乱、内容迷乱、思想肤浅和价值肤浅。

我想问一下,大陆的先锋文学作家写作的动因是什么?”

齐邦媛上来就给了先锋文学一记重锤,苏童和格非两人对视了一眼后都看出两人眼里的慌乱。

李士非看没人说话,于是自己接话:“我认为大陆的先锋文学作家写作主要是当前的环境决定的,改革开放和中西方文学的冲击之下,使得一部分作家写作之时,力求打破传统文学写作方式,经历过十年,在内容表达上又蕴含大量的暴力元素。

但先锋文学说是‘思想启蒙’有夸大的嫌疑,但是对于个性解放和个体对自由的追逐,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其实先锋文学是在消解过去的文学、思想?”李敖问道。

“谈不上消解,是在重构。”格非说道。

苏童说道:“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身份,先锋文学作家多为年轻人,年轻人本身就拥有极大的个性和反传统精神。但是说思想迷乱、形式迷乱,我觉得这是一部分人针对先锋文学的攻击。”

当听到苏童说出“攻击”二字,刘一民看到汪曾祺的嘴角明显抽动一下。

苏童这样一来,好像直接划了一道线,将一部分直接划到了对立面。

还是年轻!刘一民暗道。

现场真正的先锋文学作家就他们俩人,本身辩论能力就弱,这样一来,不想对先锋文学发表意见的人也忍不住说几句。

刘一民轻轻拍了拍汪曾祺的手,示意他先不要说话。

其实大多数人也将汪曾祺视为先锋文学作家,格非曾公开称汪曾祺是先锋文学的开山祖师。之所以这样说,汪曾祺的《受戒》打开了文学描写的新大门。

但是汪曾祺却不喜现在的先锋文学作品,认为现在的先锋文学迷惑式写作创新,他实在是看不懂。

从先锋文学话题一开始,现场的讨论就激烈起来。岛上作家大多认为大陆的所谓标榜自己为先锋文学的作品,实在是有形无肉,就靠着剑走偏锋哗众取巧,过于追求形式主义而丧失了思想新。

“我认为读者是不喜欢这种作品的,讨好了文学理论家,但是却远离了读者。”齐邦媛毫不留情地批判道。

白先勇说道:“我读过几篇,我认为现在部分大陆作家走错了路。当然年轻人走错路并不怕,有悟性的作家会自己转过来寻找读者。读者不喜欢看迷宫一样的文章。”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所呈现出来的魔幻现实主义表达方式,难道不是另外一种先锋文学吗?”苏童问道。

李敖说道:“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可以说是先锋文学的一种,但这种形式的创新不仅仅是在形式上,在思想和内容上都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正如同刘教授的《宠儿》,表达了美国殖民者对黑人的压榨和屠杀,这一思想性非常明显。大陆也有许多形式上创新和思想性都俱佳的文学作品,但绝对不包含形式上极端而内容鸡肋的文学作品。”

《花城》编辑部则认为,正是因为追求形式上的创新,才会在之后涌现出形式和内容俱佳的。

“有人探索才有所进步!”《花城》编辑岑桑说道。

“但是不能沉浸于形式的异化中不能自拔并沾沾自喜。”陈映真说道:“不管大家愿不愿意承认,现实主义文学一直将是文学市场的主流。”

李士非将目光望向刘一民,刘一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大家说的观点我都同意,大陆的先锋文学作品走向一条怪异的道路。当然对于文学新形式的探索能够激活文学活力,可能会走出一条新的表达之路。”

刘一民不喜欢先锋文学,但看着苏童和格非耷拉着脑袋的样子,也不好再对他们施加压力。

李敖乐呵呵地说道:“刘教授还是比较爱护年轻人嘛!”

“我也希望在写作形式的探索中,写出来几部形式和内容俱佳的作品,要是真写出来了,那将是华人文学里璀璨的明珠。

先锋文学的概念实在是太宽泛,类似的表达方式在世界各地都有,岛上也有先锋文学,只不过目前来看并不出名。大陆目前出现先锋文学更多是时代的因素,如果有一天先锋文学没落,那证明先锋文学确实在国内水土不服。”

刘一民说完,格非说了一句:“刘教授,先锋文学此时正盛,怎么可能没落?”

你小子还真是愣头青啊!

刘一民抿嘴说道:“那咱们不妨打个赌,时间不长,三四年时间就能见胜负。”

“我跟您赌了!”格非赌气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