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明末:我崇禎摆烂怎么了?! > 第107章 別傻了,策论哪有標准答案啊?!

第107章 別傻了,策论哪有標准答案啊?!

第107章 別傻了,策论哪有標准答案啊?!

“……朕每览章奏,未尝不扼腕长嘆。太仓之粟已罄,閭阎之困日篤,此非独朕之忧,实系江山社稷存亡之秋也。

夫欲靖边患,必练精兵;欲练精兵,必资粮餉。然餉出於赋,赋取於民,此古今不易之理。今陕地雪灾甫过,春旱继至,麦禾焦枯於野,去岁民变復萌於途,天灾正延及诸省,北地粮產较去年再减一成。

若加赋以筹辽餉,恐驱民为盗;若免税以賑饥馁,则边军乏食。盖因建奴於辽东屡犯边境,蒙古诸部时附时叛,西鄙流寇渐成势焰,此三方之患,非餉无以制也。若军餉无著,何以固九边之防、扼险关之要?此“救民”与“强兵”之两难也。

且闻练兵之道,在赏罚分明,必使士卒饱暖,甲冑坚利,火器精良。然红夷大炮每门耗银数百两,筑台铸弹之费更倍之。若尽恃火器,则岁耗千万,財政难支;若专恃弓马,则建奴已得弓马之盛,又持火器之利,边军何以御敌?此又“革新”与“守成”之困也。

至於开源之策,清丈田亩则勛戚豪强抗命,开海通商则洋番倭寇窥伺,扩边马市则蒙古诸部反覆。节流之法,肃纲纪则百官惴慄,宽文法则贪墨成风,此“严察”与“宽仁”相掣,“固本”与“救急”交困也。

今科殿试考题为:“两难何解”。

今尔等上承君恩,下秉民望,入而为官,当思报国,请试言之。”

朱由检的声音在大殿之中迴荡,皇极殿特殊设计过的回声构造,足够让他的声音清晰地传递到每一个人的耳中。

“嘎?!”隨著皇帝话音落下,许多考生的笑意在脸上凝固。皇帝是真没把他们当外人看,这也太看得起他们了!既是两难,哪里有解?若是可以解开的,又算什么两难?世间安得两全法?

好消息是,他们押题也勉强算是押中了:皇帝就是考的军略財赋的问题。但是,皇帝预判了他们的预判,压根不需要这群新兵蛋子、无用书生的军略和財略,而是直接指出了变法的难题要怎么解决,询问的是执行的难题。这可比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难得多了。

说白了,皇帝压根就看不上他们的策论,现在出了一道“送命题”,给他们上上压力。

皇帝什么意思呢,是要他们论述强兵、敛財、安民的具体措施;还是要求他们选边站队?

或是要他们讲一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引经据典呼吁群臣百官、豪强士绅要共赴国难、相忍为国?写这样的空话大话,往后都得不到皇帝重用的吧?!

毕竟要押题,肯定要研究皇帝性格,朝野盛传,皇帝是个务实派,甚至还有些不要脸!

从殿外走到这里不容易,有的人费了几十年,两鬢都斑白了。能够来到这里的,都没有蠢人。聪明人就容易多想:皇帝这道题看似简单明了,但又好像暗藏玄机。原本准备的军略和財税之策,要不要一股脑写上去?

四书五经好像没有教他们怎么解题啊!这是策论不是治经,《中庸?!对了,中庸!!!有的大聪明自以为领悟了诀窍,於是开始奋笔疾书;而更多的人,还是满脸苦相,不敢落笔。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考试从清晨卯时开始,一直持续到黄昏戌时结束,中途还管一顿饭。可以说,给足了他们时间。朱由检不需要快才,也不需要诗仙,他需要的是可以陪自己一起扛压的稳重型人才。

“两难何解?!”其实朱由检自己也不知道。这些问题看著容易,一旦深入进去尝试解决,就会陷入千丝百缕的问题之中。快刀斩乱麻听著好玩,有时候容易把自己给玩崩了。

科举考试直入中枢的人缺乏实务经验,朱由检自己也缺乏实务经验,就连大名鼎鼎的张居正,也缺乏实务经验。不管这群人答得如何,朱由检也是要把他们丟去基层的,会说和会做是不一样的。

这群人到了基层岗位之后,可能会百链成钢,有朝一日成为朝廷的擎天巨柱;也有可能深陷染缸,“和光同尘”。

朱由检从御座台上走下,开始扰乱考场,偷窥別的考生答题。有的人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之中无法自拔,根本没有发现他的靠近;有的人不知道是不是作弊进来的,皇帝一靠近,紧张得人都在颤抖;有的人大汗淋漓,似乎脑壳里还在天人交战,没有发现皇帝,也没有提笔著落一字。

有个叫刘之纶的,沉浸在自己的西洋火器製作与战法之中,甚至在考卷上作图,绘製了诸如单轮火车、偏厢车、兽车及西洋大小砲等物。朱由检觉得这人有趣,虽然有点偏题,但就凭藉著他的艺术感,二甲可以给安排一个。

史可法大谈气节,引经据典,写得无比华丽,字漂亮,人也风骚。要不是殿试不能淘汰考生,朱由检都想给他试卷画叉叉了。交趾县令挺適合他的,朱由检摸著自己的性感小鬍子,恶意想道。

傅钟秀,浙江义乌人,用蝇头小楷將答卷填写得密密麻麻,事无巨细。不写台阁体,这人也是个胆大的。朱由检视力虽然没有问题,但看了一刻钟,还是觉得一阵头晕眼。

此人对於税制倒是颇为了解,从乡里的弯弯绕绕谈到了地方衙门里的潜规则。也不知道他是官宦出身,还是吏员家庭出身,倒是个实干人才。进,可以给个翰林院的职位留在身边以供諮询;退,可以给个“刁民县”,给他上点强度。

金声、郑洪猷、黄襄、刘若宰……朱由检將自己选中的人才暗自记下。陪考的大臣们则是观察著皇帝的停留位置、停留时间,到时候他们改卷子的时候,就將皇帝中意的人名次往上抬一抬,避免到时候皇帝找不到人的尷尬。

最⊥新⊥小⊥说⊥在⊥⊥⊥首⊥发!

皇帝一般会从大臣们推荐的一二十个人选中,钦点出一甲进士,也就是状元、榜眼、探;剩下的,就留给阅卷的大臣排序了。或者心情不错,也会给二甲进士排一下,但不可能全部看完。三甲同进士出身的卷子,一般就到不了皇帝的手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