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大明:爹你让开,宰辅我来当! > 第352章 “鳌山灯火”!元宵盛景下的最后挣

第352章 “鳌山灯火”!元宵盛景下的最后挣

第352章 “鳌山灯火”!元宵盛景下的最后挣扎!

“今日又学了什么?”

细川幽斋端着一本《谜史,抬眼看向每日皆是风尘仆仆的女儿。

“回父亲的话。”细川伊也低声恭敬说道。“今日士元大人给女儿讲了大唐开元盛世,大唐盛景实在是令人向往。”

“嗯?如何次次皆是讲史,别忘了我等此番前来的目的。”

“女儿自然没忘,士元大人不过是以古喻今,以开元盛世兴衰讲西山科学发展之道。女儿心中颇有感慨,想来什么时候也能在我国建立一个西山。”

“嗯,你能这样想便是好的。”

细川幽斋显然对这回答很是满意。

“那女儿便不打扰父亲读书了。”

细川伊也正想要进屋,却被细川幽斋给拦了下来。

“慢着。”他将手边的一本笔记推给细川伊也说道。“过几日便是上元灯会,届时棋盘街上各处皆是灯谜,大明朝廷给了彩头,若是能拔得头筹,便能与皇帝同赏灯,甚至能得来大明皇帝一个承诺,此天赐良机,万万不可错过,此乃为父研究《谜史心得,想来对你有所用处。”

细川伊也接过那笔记,连忙解释着说道。

“想来没那么容易,大明才子众多,女儿如何能够比较,况且这头筹也并非轻易能得到的,不单单要解开灯谜,还要作诗。”

“作诗乃是你的强项。”细川幽斋提醒着说道。

细川伊也乖巧点头:“是,父亲大人。”

“你去歇息吧。”

“是,父亲大人。”

行礼之后,细川伊也缓步走进自己的闺房,一开始她仅仅是抱着那本《谜史仔细看起来,到了后来却小心翼翼地从床板的隔间里头,取出一个小本子来。

她盯着那小本子上密密麻麻的手记,眼睛里头十分专注,再提笔在上面写下一行字来。

“要让倭国女子站起来。”

与后世相比,明朝的元宵灯会可比除夕春节要热闹太多。

接连沐休数日,京城百姓庆贺节日的气氛已然到达了一个顶点。

早在元宵灯会前几日,京城各处街道便开始悬挂彩灯,棋盘街上屋子檐角垂落的走马灯与街心渐渐矗立的鳌山交相辉映,便连东华门外的那对铜狮子,也显得春意盎然。

这“鳌山”并非是什么地名,乃是源自宋朝的一种灯形式。

自宋以来,每到元宵灯节之际,便会以松柏和竹木搭建灯棚,上头悬挂各类彩灯,永乐年间朱棣曾下令在午门外设“鳌山万岁灯”与民同乐,这座鳌山据说有十三层之高,可谓是尤为壮观。

“鳌山”壮观归是壮观,可灯火这东西实在是易燃,加之鳌山皆为竹木结构,更加显得危险,历朝历代元宵灯会所发生的火事,可谓是多如牛毛。

加上要开展这样一场元宵灯会,所耗费的银钱何止是几万两?自然便会引来许多清流言官的口诛笔伐。

“尔等这是做甚?这鳌山最高不过是十三层,这都快要二十层了,尔等如此劳民伤财,老夫来日定要好好参那张士元一本!”

正当西山工人们紧锣密鼓的布置“鳌山”之时,突然有一名白胡子老头跳将出来,指着众人破口大骂,甚至还撒泼打滚,不让工人们施工。

眼看着过两日便是元宵灯会,这“鳌山”的搭建乃是万历皇帝下旨特批,若是出了什么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大过年的,余象斗被拉来加班本来就烦躁,一看到还有人捣乱,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呵斥着说道。

“你是何人?我西山办事,轮不到你指手画脚!”

他没有官身,可身为西山的高级管理层,平日里的职权也大得很,京城里头低于三品的官员,跟他说话甚至都得客客气气的。

那老头梗着脖子说道:“本官乃是户科给事中王继光是也!他张士元了不起么?他张江陵了不起么?本官早就看不惯他们了,你便将本官打死在这街头便是。”

他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如六科给事中这般的科道言官,早就被张允修和张居正父子二人的混合双打,给打折了骨头,可难免还会有一些顽固之人,这王继光就是其中之一。

这下子,余象斗便有些头疼了,这老头堵在面前,工人们还真难以上前施工,可若是真动手打他了,那可就是天大的事情。

即便是张允修如今真算得上权势滔天,可纵容手下当街殴打朝廷命官,那也是天下之大不韪。

偏偏他余象斗还没有官身,根本制服不了此人。

王继光乃是个会察言观色的主儿,要不然也不能“存活”到现在,他一见对方拿自己没办法,顿时来了劲头。

趁着周围人越来越多,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抱着“鳌山”架子的一角,哭爹喊娘地说道。

“自隆庆伊始,朝廷办这元宵灯会,年年皆是耗费十几万两银子,若是能使这些银两,多给一些流民百姓赈济,能少死多少百姓?尔等见此灯艳丽,那烧得皆是民脂民膏啊!”

见周围人越来越多,王继光更加兴奋了,声音嚎得也更加大声。

“万历二年之时,陛下于文华殿讲读,曾与他张江陵询问这元宵灯会是否为祖制,昔日他张居正尚且知道劝谏陛下,这元宵灯会鳌山糜费无益,新政正当节省。

这元宵灯会取消了八年之久,何故今年又重兴?可是为了让他西山多赚些银子?西山已经赚了那许多银子,却还如饕餮一般不肯满足么!”

给王继光寻到了由头,心里头那简直是不吐不快,一股脑地全部骂了出来。

这棋盘街人本来就多,经过王继光这么一闹,人群皆是聚集过来,不少生员文人都不免与王继光共情起来,又害怕因言惹祸上身,脸上表情显得悲愤不已。

文人们自我感动,可百姓们却觉得这老头纯粹是来找茬的,大过年的大家一起乐呵乐呵,他却蹦出来扫兴。

这感觉就像是,好不容易熬到过年,家里要杀猪吃上一口猪肉,可却有个人跳出来说什么——“过年吃猪肉,日子还过不过了?一年来的苦日子都忘了么?”

可不正是因为过了一年的苦日子,才会想着能在此佳节中放松放松么?

面对这王继光的说辞,余象斗虽不是文采飞扬,可他乃是书坊刻书出身,加上这些日子在张允修身边耳闻目染,自然也会懂上一些。

他抱着臂膀,不愿意去看那王继光,而是转头看向在场的百姓说道。

“各位父老乡亲们,我余象斗乃是生意人,这些年在京城里头行商讲究得便是诚信二字,我西山信誉有目共睹,前些日子的促销会诸位可都买过东西?”

人群里头顿时喜笑颜开。

“买过买过!”

“促销会的东西实在是便宜,若是能天天都有促销会便好了。”

“西山是良心的,给咱们平民百姓一条活路。”

一时间人群里头七嘴八舌地应和起来。

西山如今在百姓心中已经是一座不可撼动的大山了,不是靠什么宣传教化,也不是靠什么文人墨客吹捧,就是靠着大半年来积攒下来的声誉,实实在在地给予百姓们实惠和便利。

余象斗拱拱手说道:“我余象斗在此多谢诸位捧场。”

他扭过头看向王继光。

“不过今日还要大家伙辨一辨是非,这位户科给事中大人,说我西山耗费数十万两银子乃是劳民伤财,我却不同意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