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基哥算了算了
时间,就像老板画的饼,说“等这个项目结束就放假”,结果项目连起来能绕地球三圈,假期还在掛號排队。
时间,就在训练、比赛,以及间歇的拍gg和参加公益活动间度过。
对於像罗逸这样的敬业的球员,温格一向是不会干预他做什么的。
场上的表现,就说明偶尔的这种活动,是不会影响到罗逸的。
像米兰高层,也是支持罗逸去参加那些公益活动的。
特別是与联合国组织合作的项目,在让罗逸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也是让米兰俱乐部的形象在全世界范围內都得到了提升。
这对贝卢斯科尼这样的政客而言,自然是好事。
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ac米兰在联赛与义大利杯一路凯歌。
义大利杯已经杀入了四强,而在联赛中,米兰也追平了58场不败的纪录,打破这个纪录只需要一场。
很快到了要在欧冠八强面对曼联的时候,
米兰內洛训练基地雾气浓郁,草皮湿润。
训练场上的触球声不绝於耳,
塔索蒂捧著小本子写写画画,眉头紧:
“欧冠八强两回合的日期中间,还夹杂著一场踢帕尔玛的联赛。头儿,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应付?”
温格笑道:“先踢好第一场客场对曼联的比赛再说。”
塔索蒂点点头。
现在的温格,已然有了世界级名帅的风采,处事淡然。
而他说的也没错,对阵曼联的第一场比赛显然是最重要的。
如果能够拿下,那后面的赛程就会很好安排。
如果拿不下,那就真的要好好考虑要不要放弃联赛来保欧冠了。
破纪录当然重要,但冠军更重要!
当然了,现在的曼联显然很不好踢。
他们的阵容其实比起去年没有太大的改变,但92班又成熟了,也真正挑起了大梁。
阵容搭配堪称“经验+天赋”的教科书级:
中场“黄金四角”:21岁的贝克汉姆、23岁的吉格斯、22岁的斯科尔斯、25岁的罗伊·基恩。“92班”彻底从潜力新星蜕变为绝对主力,撑起球队中轴线。
锋线“以老带新”:31岁的坎通纳仍是精神领袖,他的技术、视野和关键时刻的威力无人替代;
夏季新援索尔斯克亚迅速融入,与坎通纳、科尔形成锋线轮换,三人合计贡献35球,占球队总进球数的60%。
后防老而弥坚:34岁的布鲁斯转会去了伯明罕,但来自布莱克本的大卫·梅与帕利斯特组成中卫搭档,经验弥补了速度短板;
左后卫埃尔文30岁攻防一体,右后卫加里·內维尔21岁持续进步,门將舒梅切尔33
岁依旧是“定海神针”。
这个阵容,可以说没有明显短板。
年轻球员的活力与老將的稳定性形成完美互补,弗格森对轮换的拿捏让球队在密集赛程中保持体能。
而在打法上,曼联跟现在的米兰也有点相似。
弗格森也很注重压迫式防守一一从前锋线就开始反抢,减少对手持球时间。
速度快、传接球效率高,拥有著全英格兰最高的攻防落位效率。
可以说,曼联未来“三冠王”王朝的基本框架,差不多就是在这个赛季奠定了基调。
一转眼。
欧冠八强比赛日来临。
罗逸和队友们乘坐飞机,抵达了曼彻斯特。
一走出接机口。
两侧警戒线之外,是浩浩荡荡的人群。
“罗逸!!!”
就算是在英格兰,也有很多罗逸的粉丝。
当然这里也有很多旅英的亚洲面孔。
一张张海报疯狂抖动的声音,如同炮竹。
安保人员们严阵以待,护送著米兰球员,特別是罗逸走上大巴。
就算是在群星闪耀的ac米兰,罗逸也是最闪亮的那一颗!
赛前新闻发布会。
温格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战术倾向。
“攻陷曼联的主场,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尤其是在他们阵容齐整的时候。”
“但ac米兰不会放弃一切进攻机会,今晚的比赛会很激烈!”
另一侧。
弗格森摆正了桌面的赞助商饮料。
“在老特拉福德球场踢球时,我们的球员总会特別兴奋。”
“它会给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带来可怕的威力。”
“ac米兰会在这里尝到苦头。”
夜幕下的老特拉福德球场,泛著红色的光芒。
人山人海,座无虚席,声浪翻腾。
“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观眾朋友们晚上好。”
“现在为您直播的是19961997赛季欧冠八强淘汰赛的首回合。”
“曼联对阵ac米兰!”
球员通道。
坎通纳拥抱了罗逸。
两人是老对手,也是老朋友了。
而贝克汉姆看了一会儿,也忍不住过来跟罗逸致意。
虽然小贝自视甚高,但对於这个新科世界足球先生,还是很服气的。
而这一幕也迅速被导播捕捉到。
电视屏幕中本来在播放的球迷镜头,切换成了两个大帅逼的近景。
“我草,这两个真帅!”
“会不会是这个星球最帅的两个球员了?”
“是啊,就连我都要暂时避其锋芒。”
球迷们纷纷感慨。
伴隨著激昂的欧冠主题曲。
裁判组率领双方球员踏上绿茵场。
老特拉福德球场,顿时沸腾。
“下面为您介绍双方的首发阵容。”
“曼联排出的阵型是442!”
“门將:舒梅切尔。”
“后卫:埃尔文、大卫·梅、帕利斯特、加里·內维尔。”
“中场:吉格斯、罗伊·基恩、斯科尔斯、贝克汉姆。”
“前锋:科尔、坎通纳。”
“曼联全部主力都首发了。”
“弗格森让球队调整到了最好的状態,力战ac米兰!”
“ac米兰排出的阵型是4231!
计门將:布冯!
“后卫:卡洛斯、德塞利、马尔蒂尼、卡福。”
“双后腰:戴维斯、维埃拉。”
“前场:罗逸、巴乔、维阿。”
“前锋:罗纳尔多。”
“这是温格近期常用的阵型。”
“巴乔在伤愈復出后更多的被温格放在了前腰位置上,这也能发挥出他在组织和传球上的才华。”
“而罗逸的站位会左偏一些,这样可以为巴乔保驾护航,同时也能用他的速度去突破。”
“再加上维阿、罗纳尔多、卡洛斯和卡福,两翼的速度可以说是拉满了。”
“不过暂时还看不出今天客场作战,温格是打算主攻还是主守。”
“这个4231的攻守非常平衡,可以根据场上形势来隨时做出战术上的变化。”
“虽然在赛前温格宣称要跟曼联打对攻,但谁又知道是不是烟雾弹呢?”
猜边环节结束。
罗逸站好位置。
伴隨著主裁判一声哨响。
比赛正式开始。
曼联球权。
科尔开球回传斯科尔斯。
“ac米兰的逼抢强度不高。”
“整体阵型没有压得太深。”
“吉格斯接到了队友传球,坎通纳拉边,斯科尔斯顶上前。”
“ac米兰的防守倾向很明显啊。
“看来温格不是真的要在老特拉福德打进攻。”
“对於曼联的这批逐年成长的年轻人,温格还是有点忌惮的。”
吉格斯的持球推进能力很强。
速度也很快!
维阿与维埃拉两个大汉对他形成了包夹,疯狂挤压。
啪!
没有被断。
吉格斯把球回传给到策应上来的后腰罗伊·基恩。
罗伊·基恩现在已经是球队的副队长了。
在坎通纳退役之后,他就会接过队长袖標,成为曼联的铁血队长。
如果按正常的时间线,此时对面的维埃拉会成为阿森纳的队长,然后这两个队长就开始了在英超的长期正面对决。
这种对决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很多还都是物理意义上的一一经常直接就动手了!
而这一世,基恩跟维埃拉的战斗,看起来是要在欧冠赛场上进行了。
足球在绿茵场上快速滚动著。
四面看台的呼声越来越小。
场面太沉闷了。
谁也没有想到,赛前媒体认为的火星撞地球的一场大战,竟然会踢成这样。
米兰並不主动压上,而曼联也非常注意对米兰这边箭头人物的盯防,开场后也是优先把防守站位做好。
这样两边竟然都打不出完整的推进链。
双方的射门次数加起来是一一零。
比赛第10分钟。
坎通纳回撤,在右路与贝克汉姆、加里·內维尔打出了连续的快速传递。
维埃拉火速支援罗逸。
“过不去啊。”
“罗逸和维埃拉切断了曼联边路三人推进小组的联繫。”
“维埃拉把足球捅了出界。”
“依旧是曼联球权。”
加里·內维尔拋出界外球。
贝克汉姆背身横传。
回到中路的坎通纳,轻巧卸球,顺势推进。
没趟出几步。
速度放缓了下来。
他被包围了。
面前是戴维斯、罗逸、维埃拉。
“这条拦截线,让人很绝望啊。”
“太残暴了!”
“罗逸今天作为边前卫,此刻回收中路施压,而巴乔则是游走到左路,补上了罗逸的位置。”
“这三个黑又硬——·哦,罗逸不黑。反正三个人切断了曼联在中路向前的推进线路。””
“漂亮,坎通纳后脚跟回传。”
“拖后的斯科尔斯,出球环境很好。”
“起脚。”
“吉格斯和科尔的前插时机很完美!”
但ac米兰的防线一向组织得很好。
这可是歷史最佳级別的防线了!
德塞利和马尔蒂尼、卡福早早就封死了危险区域的落点。
足球被轻鬆解围出界外。
老特拉福德球场,又响起了一声声嘆息。
罗逸弯下腰,调整了一下护腿板。
今天確实不好踢。
这支正在成长中的曼联,战力还是相当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