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锤定音,直接將这些指控彻底掀过,算正式定性。
“陛下圣明!”程砚舟、柳通等人立刻高声附和,不少官员也隨之躬身。
姬琰环视眾臣,语气转冷:“漕运一案,触目惊心!三千万两白银!军械火药!尔等食君之禄,可知民间疾苦?可知边关將士为何缺餉少粮?!”
“岑文彬、王铭等,罪大恶极,著即日押赴市曹,凌迟处死,夷三族!”
“其余涉案官员,依律严惩,绝不姑息!”
“陛下英明!”眾臣凛然应声。
处置完漕运案,姬琰话锋一转,提到了新政:“漕运之弊,可见一斑。朝廷欲自强,非革新不可。国债、质贷、讲武堂,乃强国之本。此前因流言蜚语,市面动盪,新政受阻。”
“此三项国策,乃朕之决意,绝无更改!”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户部、兵部等官员:“公债署、质贷署,照常运转,所需款项、人员,各部不得推諉掣肘!”
“讲武堂筹建,兵部需全力配合上书房,依既定章程推进,不得有误!”
张淮正、程砚舟等人精神大振,齐声应命:“臣等遵旨。”
赵明德混在人群中,亦跟著躬身,心中稍定……
就在眾臣以为朝会议程將近尾声,內侍即將唱喏“退朝”之际,殿外忽然传来通传声:
“启稟陛下,日本国使团正使小西隆景、副使岛津忠恆等,於殿外候旨,请求覲见天朝皇帝,呈递国书!”
殿內微微一静。
日本使团抵京已有些时日,因戒严和陆临川遇刺风波,覲见事宜一再推迟。
此刻突然请求覲见,时机颇为微妙。
姬琰略一沉吟,今日既然已震慑朝堂,正好也让这海外藩国见识一下天朝威仪,便頷首道:“宣。”
“宣——日本国使臣覲见——”
唱喏声次第传下。
不多时,以小西隆景为首的日本使团一行数人,身著其国服饰,神色恭谨却又难掩一丝审慎与好奇,步入了庄严肃穆的奉天殿。
小西隆景当先而行,他约莫四十岁年纪,面容清癯,眼神精明。
他依礼跪拜,用略显生硬却清晰的中文高声道:“日本国关白九条辉宗殿下麾下,遣虞使小西隆景,叩见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使团成员隨之跪拜。
“平身。”姬琰声音平和,带著天朝上国君主对待藩属使臣的雍容气度。
“谢陛下!”小西隆景等人起身,垂手恭立。
“尔等远渡重洋,前来朝贡,其心可嘉。九条关白可安好?”姬琰依照惯例寒暄。
“回稟陛下,关白殿下一切安好,仰慕中华文化,特命我等前来,一是重修旧好,朝贡天朝;二来……”小西隆景顿了顿,微微抬头,继续道:“二来,是有关白殿下亲笔国书呈上,內有几点微末恳请,望大皇帝陛下恩准。”
早有鸿臚寺官员上前,接过小西隆景手中以锦盒盛放的国书,恭敬呈递御前。
姬琰展开国书,快速瀏览。起初面色尚算平静,但越看,眉头越是微微蹙起,待到后来,脸上虽无怒色,但殿中熟悉皇帝性情的大臣都已感受到那股隱而不发的威压。
他看完后,並未立即表態,而是將国书递给身旁的魏忠,淡淡道:“念与诸位爱卿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