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已然看清了眼下朝局的力量对比和皇帝的真实意图,岑文彬定了定神,將心中那丝不安强行压下。
他再次派出得力属官,前往锦衣卫北镇抚司,態度比上一次更为强硬地要求移交人犯,言明漕运结案乃陛下亲口催促、关乎朝廷体面的要务,不容任何衙门以任何理由藉故拖延、阻碍。
然而,锦衣卫那边的回覆比上一次更加乾脆。
调查陆学士遇刺一案,乃陛下钦定、当前朝廷头等大事,凡有嫌疑牵连者,一律由北镇抚司严加看管审讯,在刺案真相水落石出之前,涉案人员即为重犯,任何人、任何衙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提走!
若有异议,请直接面圣陈情!
岑文彬碰了这么一个硬邦邦的钉子,心中那点侥倖与自我安慰彻底消失无踪。
他开始怀疑,被锦衣卫死死扣住的那几名官员,或许真的掌握了某些能直接指向他们这个利益团体核心秘密、足以致命的证据或线索!
否则,梁安何必如此不顾官场惯例和同僚情面,態度如此坚决强硬?
其实,漕运系统盘根错节,各处环节皆有贪腐,如同一个烂了心的果子,从里到外都散发著腐朽的气息。
反而很难找出某一个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將所有保护伞都牵连进来的惊天巨案。
朝中的那些“保护伞”,平日不过是利用自身权势和影响力,在关键节点上行些方便,大开绿灯,然后坐地分肥,收受巨额好处。
彼此心照不宣,形成默契。
底下具体经办官吏的贪墨手段、甚至为了掩盖罪行而犯下的一些人命案子,通常都经过层层转手、巧妙切割,很难直接牵扯到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身上。
这也正是为何程砚舟之前查了那么久,声势造得那么大,却始终感觉像是在深水里打滚,大多在中低层官员里面打转,难以触及真正核心、揪出幕后大佬的根本原因。
但有三件事,是如同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一旦落下,便是身死族灭的下场,足以让整个利益链条上的所有人都感到致命威胁。
其一,便是利用漕运庞大的水网体系以及通往九边重镇的陆路便利,大规模、有组织地向关外走私朝廷严令禁止出境的物资,甚至极有可能与蒙古、女真等部族有著长期、隱秘的交易往来。
此事在杜文崇掌权时期得到默许甚至暗中参与,许多现在位高权重者当年都或多或少从中受益,或者留下了把柄,形成了荣损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庞大利益共同体。
其二,是前几个月流民衝击京师外城,其中竟然出现了威力不小的火药,其来源成谜,始终未能查清。
其三,便是此次刺杀朝廷命官,刺客使用了精准狠辣、军中严格管制的制式弩机。
这后两件事,是他们这个利益团体中的某些人,为了掩盖第一件事、杀人灭口或是清除像陆临川、程砚舟这样执意追查的障碍,而悍然做下的。
偏偏如今被锦衣卫死死扣住的那几名官员中,有户部负责稽核各地漕粮转运、损耗报销的员外郎,也有兵部武库司负责记录部分军械入库、调拨文书的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