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 第223章 风云人物

第223章 风云人物

然而,与钱老交流后,他意识到自身仍有许多不足,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他对钱老的敬佩之情愈发深厚。

……

……

“柱子,钱老刚才提到的汽车生產线是什么意思?难道你研发出了一整套汽车生產流水线?”

陈兴业和柱子回办公室后,又私下討论了一会儿。

提到汽车生產线时,陈兴业眼中满是好奇。

在办公室里,何裕柱与钱老深入探討了机械和重工业领域的问题。

儘管部分內容让身为工程师的他也感到困惑,但陈兴业还是捕捉到了有关汽车的部分信息。

对此,何裕柱微微一笑,表示这件事已非秘密。

过去三年,他在北方从国家基础工业能力起步,逐步夯实根基,仅是他提供的设计图纸就显著提升了国內的工业生產力。

过去,由於国內工业製造薄弱,许多產品如机械錶、闹钟及日常用品脸盆、毛巾、茶缸等依赖进口,国外商品价格高昂,利用国內的技术短板获利。

然而现在,这些小工业品已能实现自主大批量生產,且成本可控,使得外国商品难以维持高价。

但这並非何裕柱的最大贡献,他在重工业领域的成就尤为突出,某些应用於特定领域的设备已引起广泛关注。

这也是钱老对他態度特殊的原因。

在最后一年,他还自主研发了一条国產汽车生產流水线。

不同於当时的解放牌汽车,这条流水线的所有模具、工具机、零件甚至一颗螺丝钉都实现了国產化。

这一技术已被带回国內,计划在四九城进行首次测试与生產。

钱老此前与他交谈时也提及此点。

汽车象徵著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国產汽车的成功將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

因此,钱老此行除了授予何裕柱一级工程师称號外,还將停留更久,见证第一辆国產汽车的诞生。

国宝级人物钱老的时间极为宝贵,他愿意时间见证某项成果,足见何裕柱在组织及钱老心中的重要地位。“所长,这次国產汽车生產计划需与**部合作,我们研究所暂时不便参与。

但测试车生產完成后,我会向上级建议,將后续研究与改进工作移至我们这里。”

何裕柱向陈兴业解释道。

国產汽车项目受到高度重视,初期必须与**部合作,不过他仍希望未来能將相关研究引入304研究所。

作为本土培养的科研人员,何裕柱希望能为陈所长和张兰教授等前辈回报一些贡献。

陈兴业听出了他的心意,点头表示认可。“柱子,你考虑得很周全。”

“陈所长,我去**部再跑一趟,具体商討生產事宜。

项目结束后,我就回来继续日常工作。”

“別急,安心处理好手头的事。

这是组织看重的大事,比你在研究所值班更重要。”

当晚,何裕柱带著妻子、孩子,以及两位师父,还有岳父岳母,一家人来到鸿宾楼欢聚。

三年未见,大家对柱子格外想念。

席间,何裕柱享受著亲情环绕的温馨,笑容十分真挚。

三年在外虽偶尔回家,但这次终於可以全心陪伴家人。

一顿饭下来,八人共了近两百元,平均每人超二十元。

在当时,这样的开销並不普通。

不过,由於眾人习练过国术,饭量自然较大,如此费也在情理之中。

在国营饭店用餐无需使用餐票,何裕柱直接付了现金结帐。

这样的开销对他来说不算心疼,毕竟这家人是他最亲近的,一起相聚开心更重要,而且他自己这些年积蓄颇丰。

在研究所时月薪超两百,到了北方后收入更高。

北方的条件在国內首屈一指,工人工资更是独一无二。

以何裕柱的能力和三年来的成绩,仅现金就存了近万元,还有各种工业票,这些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比钱还珍贵。

送走两位师傅后,何裕柱带著妻女送何大清他们回家散步。

雨点也想多陪哥哥一会儿。

不久,何家一群人慢慢回到95號四合院门口。

远处,何裕柱发现院子里有些异样,隱约传来哭喊声。

谢颖琪和何大清也注意到了,声音很清晰。

大家互看一眼,走进中院。

平日这时大家已休息,今晚院里却灯火通明,许多人影,手电光闪烁。

邻居们围著,面前站著穿制服的保卫科人员,哭喊的是贾张氏和她的三个孩子。

棒梗、小当和槐被贾张氏抱著,哭个不停。“可怜我命苦啊,儿子没了,你们还要赶我们走,太绝情了!”

何裕柱等人回到院子时,听见街坊邻居们的低声议论,结合眼前的状况,大致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四合院里的多数住户是轧钢厂的员工,所住的房子是由工厂租赁给他们,名义上虽为租赁,但实际上租金几乎为零,这是工人的福利之一。

大多数家庭居住的房子归属工厂所有,仅少数例外。

贾家的房子並非贾东旭分配所得,但由於是公房,在房管局登记时按租户记录。

后来贾东旭成为正式工人后,该房屋便依照工厂的福利分房政策划归给他。

然而,贾东旭因工伤去世后,秦淮茹接手了他的工作,房子也转到她的名下作为福利分房。

问题是,秦淮茹因不当行为被停职开除,这意味著贾家已不再是轧钢厂的职工或家属,因此不再享有单位的福利分房资格。

今天保卫科前来,正是为了处理此事。

多年来,儘管秦淮茹已被开除,但工厂出於人道主义並未立即要求他们搬离。

住了这么久,大家都心照不宣。

然而,隨著时间推移,加之厂內新职工增多,住房分配愈发紧张,最近又来了中专毕业生,住房缺口进一步扩大,连外地来的职工都面临无处安置的问题。

因此,工厂决定收回秦淮茹家的住房重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