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草长莺飞。
未央宫,宣室殿。
枢密内阁大臣,公孙弘、卫青、徐乐。
军机司大臣,霍去病、严安。
首次以改制身份觐见。
除严安以外,其余四人不必多言,而严安,就是在元朔元年,与主父偃、徐乐同是“公车上书”入朝之人。
其向陛下上书《言世务书》,以秦朝灭亡为鉴,批评秦始皇帝穷兵黩武导致“北祸构于胡,南祸挂于越”,主张息战安民、减少边疆扩张,避免重蹈秦亡覆辙。
陛下采纳其部分建议,任命他为郎中,后迁骑马令,掌管皇帝乘马事务,在太子当国执政后,严安便进入了丞相府,担任丞相史。
在主父偃“五鼎而死”,徐乐“土崩瓦解”进位九卿,而后再进一步,跻身内阁辅臣之际,严安终于看到了花团锦族,知道了灯彩佳话,跃身军机司臣,久侍太子左右。
军机司臣日夜轮值,但霍去病常不在长安城,是以,值守任务不分昼夜,都落到了严安的肩上。
在中外朝制不言而废后,枢密内阁、军机司就成了事实上的外相、内相。
枢密内阁首辅大臣,人称“外相”、“阁老”。
军机司首席大臣,人称“内相”、“中堂”。
公孙弘,是实阁老。
霍去病,却是虚中堂。
有着甩手掌柜的上官,严安含泪领下实内相事,为真中堂。
论及权重,严安后来者居上,以军机司大臣身份超过了内阁群辅大臣身份的徐乐,同年造化,堪称神奇。
照旧例,刘据赐下了绣墩,分左右,五人谢恩落座。
遵照刘据吩咐,绛伯将“陛下禅位条件”在五大臣面前看。
五大臣最大的感受,那就是陛下当真不客气。
过往的收相权、行察举、削王国、改兵制、设刺史等多项政治军事制度变革之功全要,还要统一货币、盐铁专利的经济制度变革之功,甚至要太子、朝廷公开承认陛下此前穷兵黩武,是因为汉家草创,四夷侵扰不安,陛下迫不得已,才兴王者之师伐之,在此过程中,即便有些横征暴敛,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开疆,是陛下干的,人才,是陛下选的,国安,是陛下所为,民乱,是国情反复,盛世,朕是开创者!
一言以蔽之,陛下,是圣主贤君……吗?
不是。
年轻如徐乐、严安,此刻有些不顾御前失仪,都想挠头了。
朝廷制度变革,陛下是有功劳在的,这不假,也没有人否认。
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初年征伐四夷取得的战果,国史之上,亦有载录。
包括河西、代地、百越之地收复,华夏一统的前置贡献,朝廷都可以承认。
但是,想要太子、朝廷承认过去二十多年执政所有的穷兵黩武、奢侈师旅都是为了大汉百姓,并不是出自自己私心的武功盛德,这多少……龙的脸皮有多厚,他们是不知道,可也不能这么厚吧?
再者,将过去执政民间乱象的原因,全部推给帝国盛世前必要的牺牲,陛下,你怎么没有想过牺牲自己呢?
穷奢极欲的时候、繁刑重敛的时候、内侈宫室的时候、信惑神怪的时候、游山玩水的时候、使百姓疲弊、起为盗贼的时候,陛下几时想过大汉朝、几时想过大汉百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