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关于北斗,关于潘拾亿
结束与李楚泽的私聊不久,武卫国敲了敲办公室的门。
“远哥,冯仑和王功泉引荐的那两个人来了。”
秦远微微一愣:“引荐的人?哦,你说的是潘拾亿是吧?”
“对,就是叫这个名字,还有一个叫刘军的,看着挺彪悍。”
武卫国挠了挠头。
他最近被秦远逼着啃各类工业制造和兵工生产的书籍,还得抽空去燕京的几家工厂实地实践。
这对于习惯了拳脚和刀枪的他来说,简直比连续打十场硬仗还要煎熬,时不时就得找借口溜回来喘口气。
秦远看着他这副坐立难安的样子,心下明了,却没有直接点破。
而是语重心长道:“卫国,《纵横商海只是万界之中无数游戏世界的一个。”
“下一个世界会是什么模样,考验的是什么能力,我们谁都无法预料。”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当前这个世界里,我们主动去学习、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会烙印在我们脑海里,能够带到下一个世界的真正财富。”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在这个世界,有句老话叫‘知识改变世界,读书改变人生’”
“你的武力足以‘一人敌’,但书本里的知识,战略的谋划,却能让你拥有‘万人敌’的格局和本事。”
“那才是真正能让我们走得更远的东西。”
武卫国似懂非懂,但捕捉到了关键信息:“远哥,您的意思是……下一个游戏世界,很可能用得上这些‘万人敌’的本事?”
“是打仗的世界?”
秦远摇头:“我不确定。‘纵横商海’是我经历的第一个游戏,后面的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游戏世界,我也无法判定,信息太少了。”
“但我有种直觉,我们现在竭尽全力去学习、去吸收的一切,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一定会派上大用场。”
他语气中的肯定不容置疑。
因为目前这个万界所展现的世界,就是他前世地球的一个时间片段。
如果之后的游戏世界,都是如同《纵横商海这般,是地球不同历史时期的投射。
那么1991年的工业知识、金融操作、甚至地缘政治博弈的经验,在任何类似背景的世界里都将是无价之宝。
武卫国努力消化着这些话,忽然想起些什么,说道:“说起来也确实奇怪,在‘北斗’的世界频道和论坛里,几乎没什么人讨论各自游戏世界的具体背景。”
“……或许也跟我自身的层级有关,我能接触到的信息实在太有限了。”
“层级?”秦远敏锐的捕捉到这个关键信息。
“对,层级。”武卫国的语气变得有些沉闷,仿佛在陈述一个理所当然却又令人压抑的事实。
“我在‘北斗’的公民序列里,属于‘下五民’。”
“我们能接受的教育,能获取的信息,都被严格限制在‘下五民’的壁垒之内。”
“我在网域中听人说,‘万界’这个游戏,是我们这些‘下五民’唯一被允许的上升通道。”
“只有在这里不断通关,才有可能打破壁垒,实现层级跃迁,真正呼吸到……上面那些层级才能享受的空气,见到传说中真正的太阳。”
武卫国叹气道:“但到目前为止,我还从没听说过有哪个‘下五民’成功通关过任何一款游戏。绝大多数人都跟我一样,还困在第一个新手世界里挣扎。”
“要不是运气好遇到了远哥您,就凭我这点只会打打杀杀的脑子,恐怕到死都看不到一丁点通关的希望。”
他的话语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对于绝大多数底层玩家而言,《纵横商海这类极度考验智慧、资源和战略眼光的游戏,难度堪称地狱级。
他们的存在,或许只是为了给那些出身更高层级、拥有更多资源和信息的“高玩”们提供一些竞争乐趣的背景板。
只不过,这个中间,出现了秦远这样一个巨大的变数。
一个以“白板”身份进入游戏,却一路狂飙突进,硬生生杀到总榜第四的怪物。
到了现在,没人分得清他到底是因为出身下五民,所以白板。
还是仅仅是因为他位格层级太高,所以才能无视挑战难度,以白板之身直接进入到了这个游戏。
因为一个下五民,你要是冲到前五百名,那可能是一时的运气,和所投身的账号拥有一定机缘。
但,现如今秦远都冲到了第四名了。
距离前三,不过是一步之遥。
谁还真的会将秦远看做是“下五民”,因为那根本就不是低层级的人能做到的事情。
武卫国没有问秦远在北斗的身份,秦远也没有说。
因为就算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这具身体在北斗是个什么样的身份。
只有通关这个游戏,回到北斗世界才有可能知晓。
但,从武卫国口中,知道的这个全新的信息,还是在他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下五民.不可打破的壁垒。
连呼吸都不在同一片天空之下的世界?
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层级分明的世界?
是全民幸福?
还是全民绝望?
秦远闭目深吸一口气,将这些纷乱的思绪暂时压下。
无论“北斗”世界真相如何,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处理好这个游戏世界的事情。
他挥了挥手,语气恢复平静:“先不想那么远。让冯仑带潘拾亿和刘军过来吧。”
“是,远哥!”武卫国如蒙大赦,赶紧转身出去叫人。
秦远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
对于潘石屹这个人,他早已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这是一个绝顶聪明、嗅觉敏锐、极其擅长资本运作和抓住时代机遇的人。
从甘肃天水的贫困农村走出,考上中专,端上石油部的铁饭碗,又在改革大潮初起时毅然辞职南下,从深圳搬砖干起,到结识冯仑,进入牟其中的南德集团,再到琼州炒房掘得第一桶金……
他的每一步,都走的极为精准,极为果断。
传闻中他用了一条烟和几袋子水果,从政府阅览室中看到了琼州房产的真实数据。
以此了解到,海口市人均住宅报建面积高达50平方米,而燕京只有7平方米。
这一发现,让他敏锐意识到琼州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泡沫和风险,于是果断说服同伴撤离琼州。
而后才有了万通,有了燕京的soho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