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舆论引爆:奇瑞模式与玩家的觉醒
芜湖发布会的余波,并未随着记者的离场而平息,反而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扩散、发酵。
那些在发布会现场抢到第一手资料的记者们,使出了浑身解数,通过长途电话、传真,甚至派人亲自送稿的方式,将一篇篇充满震撼细节的新闻报道发回了各自的报社编辑部。
一夜之间,全国无数家报社的财经版和头版编辑部灯火通明,编辑们紧急撤换掉原本排好的版面,将“芜湖奇瑞”的消息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第二天,第三天……关于“奇瑞要造车”、“民营造车第一企”、“安徽举省押注”的消息,如同滚雪球一般,席卷了全国各大报刊的版面。
其中,以最具权威性的《经济参考报的深度报道最为引人注目,其标题赫然写着:
敢为人先:奇瑞破局,民企勇闯汽车制造禁区】
文章开篇立意高远: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无数先驱立于潮头,敢为人先】
曾有人言,九十年代相较于风起云涌的八十年代或将趋于沉寂,然芜湖一声惊雷,奇瑞横空出世,宣告此预言不攻自破。】
笔锋一转,文章细致回顾了八十年代国有汽车工业的合资之路:
纵观八十年代,是中国汽车工业以‘市场换技术’,通过合资合作奋力起跑的十年。】
一汽,于80年代后期启动合资,与德国大众携手成立一汽大众,同时开始组装生产奥迪100c3轿车,标志着中国高端轿车制造的序幕就此拉开。】
二汽,于80年代末精准布局轿车领域,后与法国标致合资成立神龙汽车,为‘富康’轿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上汽集团,其里程碑事件更是早在1984年便已铸就——与德国大众合资成立尚海大众,首款车型桑塔纳于1985年驶下生产线,迅速成为8090年代中国公务车和经济型轿车的象征,极大地推动了国内轿车制造技术的标准化进程。】
除此之外,北汽的bj212吉普车、bj130轻型卡车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记忆;其于1984年与amc合资成立北京吉普,生产切诺基,成为全国首家汽车合资企业,意义非凡。】
而在地方上,南汽、天津汽车制造厂、济南汽车制造厂、广汽等地方豪强,亦在八十年代纷纷开启合资进程,至今已步入开结果、产能逐步爆发的关键阶段。】
紧接着,文章指出了关键问题,并引出了奇瑞的意义:
然纵观此波澜壮阔之画卷,民营资本始终缺席于整车制造这片被视为‘禁区’的核心战场。】
政策壁垒高筑,技术积累薄弱,资金需求庞大,令无数英雄望而却步】
直至奇瑞出现,方弥补此憾!】
奇瑞之举,虽暂未获颁那纸珍贵的‘准生证’,然其‘敢为人先,以身入局’之魄力,及其与地方政府深度绑定、共担风险、共享未来的创新模式,极具借鉴与探索价值】
它昭示世人:在中国这片独特的土地上,企业之发展必须根植于地方,与国策同频,与百姓共情——‘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文章高度赞扬了奇瑞的务实策略:
其意义远非空谈。】
奇瑞可为安徽带来数以万计之就业岗位,其零部件制造、技术研发、整车组装所勾勒之庞大产业链前景,正是吸引安徽国投等国资力量鼎力支持之根本】
引进法国成熟发动机生产线,与苏联巨头伏尔加探讨技术合作……奇瑞之远大构想,绝非空中楼阁,其每一步皆脚踏实地,精准踩在时代节点之上!】
最后,文章以充满希望的笔调收尾:
可以预见,奇瑞之破冰,或将开启一个更为改革、更为繁荣之九十年代】
一个并非简单重复昨日故事,而是更具中国特色、更显市场活力之新时代!】
这篇笔力千钧、站位高远的报道,一经刊出,立刻引发了巨大反响。
《经济参考报在发布当天便几乎卖到脱销,加印数次仍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