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交流会,这是无上荣光
如果按照前几届的流程,上午议程是特邀嘉宾发言,各自介绍教学经验,也就是田状状说的吹牛环节,下午才是其他来宾和普通学生的提问环节。
要说教学经验,云秋真没有,他连老师都不是,哪来的教学经验,可要是比吹牛的素材,在场的所有人,加起来也比不上他。
所以上戏的领导们一合计,乾脆直接进入提问环节,想必学生们也愿意,毕竟对於他们来说,
能和云秋面对面交流,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
果然,当主持人宣布临时更改流程后,会场內一阵欢腾,气氛非常热烈。
“我想请教云秋导演,请问您对我们表演专业的学生有什么建议?”
第一个问题就丟给了云秋。
这个问题我好像在京影05级的开学典礼上回答过,我的想法一直没有变!
第一,坚定立场,牢记自己是华国人;第二,打牢基础,大一最好不接戏;第三,態度诚恳,
向普通劳动者学习;第四,拒绝诱惑,远离黄赌毒!
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登陆京影的官网,那上面有当年的视频。”
如果不加最后一句,这个回答没有一点问题,
云秋在京影05级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当年曾经在影视圈和舆论场引起了热烈的討论,也被京影当做新生的学习资料,一刀不剪的掛在了官网上。
哪怕在几年后的今天,在京影的官网上,这段发言的视频依旧是点击率最高的。
只不过,这里是上戏,他们和京影的关係,不说是情同手足吧,也可以说是不共戴天。
所以想想也知道,上戏的学生,能有几个会去看京影的官网?又有几个会关注七年前的那次网络热议?
张副院长笑了,云秋在上戏举办的交流会上,请上戏的学子登陆京影的官网进行学习,很有意思啊,也不知道这小子是不是故意的!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他看了看上戏领导们的脸色,嗯,挺难看的。
难看就好啊!
张副院长今天也不爽,比如这次的座次安排,他和云秋发扬风格讲客气,坐在了最右边的两个位置,上戏几人居然都没有人来劝一句,让一让,而是心安理得的坐在了中间。
这就很不礼貌了,要知道,他和云秋代表的可是中戏和京影。
张副院长满脸微笑的接话道:“从06年开始,不对,应该是从05年开始,中戏新生入校的第一课,有一项內容就是学习云导在京影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视频,连续六年,从未间断,我们也会继续下去。”
“轰!”全场轰动,不仅仅是上戏的学生们,还有会场內其他的来宾。
云秋的发言是05年9月份,那时候的云秋,虽然刚获得了华表奖的优秀导演奖,但毕竟只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
可张副院长说,中戏05级的新生,就学习了云秋的发言,这如何不让人惊讶!
你们两家不是最大的对手吗?中戏这么没腔调吗?
不过没人蠢到会问这种问题,以云秋现在的地位,他放个屁都会有人说是香的。
上午的交流会没再起什么波澜,来宾和学生们的提问很有分寸,也照顾到了台上每一位特邀嘉宾,云秋甚至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些提问都是精心安排的。
在离场的时候,剧场外聚集了很多的学生,他们都是来听说云秋来了上戏,前来围观的。
听到学生们热情的喊著自己的名字,时不时还有一两声“云贼”从人群中冒出来,云秋哭笑不得,看来上戏有不少自己的“黑粉”。
张副院长笑著说道:“云导,你这排面可不小啊!”
“张院长,您就別笑话我了,云贼可不是什么好名声,你们中戏叫我云贼的也不少吧?”
“哈哈哈,你別说,我还真听到过!”
云秋无语了,得亏中戏的学生们不知道他们有几个师姐和云秋的关係,要不然,喷喷喷,不敢想啊!
午饭安排在学校的小餐厅,也就是教职员工吃饭的食堂。
“张院长、云导,有太多的学生要求参加交流会,为了响应同学们的呼声,我们想把交流会的地址改到大礼堂,两位有什么意见吗?”
孙副院长听完听完秘书的匯报,转头问道。
云秋和张院长都没什么意见,交流会嘛,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那是好事儿。
所有人都不知道,就是这一改变,又將造就云秋的一个名场面,不过这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上戏的大礼堂有1200个座位,当天下午坐得满满当当,甚至有不少学生是特意从別的校区赶过来的。
一行人走进大礼堂的时候,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云秋却察觉到张副院长的脸色不太好。
云秋一边挥手,一边扭头问张副院长:“您怎么了?”
经过一上午的相处,云秋发现张副院长也是妙语连珠的高人,几句话都能清晰的回答学生和来宾的提问,云秋颇有些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此刻见他脸色不好,以为他身体不舒服,所以有此一问。
张副院长对著主席台努努嘴,云秋看了看,主席台上没有了沙发椅,而是摆了一排长桌和七把椅子。
咦,下午多了一个人?
这也没什么吧?说不定就是校长或者书记来参加交流会呢?
云秋疑惑的看向张副院长,他却没有说什么,只是面色依旧铁青。
等落座以后,云秋才知道哪儿不对劲了,他和张副院长的位置和上午一样,被安排在了最右边的。
这就很有问题了。
上午的交流会只是在舞台上摆放了几把沙发椅,也没有摆放铭牌,云秋出于谦虚,坐在了最边上。
可下午不一样,长桌上摆放著铭牌,就算云秋很少参加这种正式的会议,也知道他和张副院长的座位应该是二號和三號,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京影和中戏。
嘿嘿,这就不能怪我了,京影也要脸面啊!
上戏的韩院长姍姍来迟,他也是知道云秋来了上戏,才匆匆赶回来的,这可是大导演,哪怕是他,也要礼遇有加。
上戏的歷史可比京影和中戏悠久多了,熊先生当年创办上戏的时候,共和国还没成立呢?
可这些年来,不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被京城的两大院校压得死死的,都说京影出导演,中戏出演员,那我上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