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被朱允熥一道圣旨召到这里来的,谁都不会是脱离了普通名利诱惑的人,一些得失利弊当然看得明白。
因此,许多人,尤其是张宇清、马瑞、刘渊然……等这些的確身怀技术和硬实力的人,愈发卖力祭炼起来。
一个个都已经卯足了劲儿。
只等著爭朱允熥身边的那个位置。
在王逸风这个小插曲发生期间,殿中炸炉的声音都变得密集了不少,毕竟他们被分了心,一些材料、火候自然就容易掌控不好。
其中一些人带了备用的炼丹炉。
没有备用炉子的方士,则只能垂头丧气地如丧考妣了。
对於这些。
朱允熥同样没有过多干预。
发展化工科学、技术资质是一方面,心性同样是另外一方面,能考虑到多带两个炼丹炉的人,心思显然更加縝密,也会更適合这方面的事业,这同样可以作为筛选。
而有了王逸风作为前车之鑑。
再往后就没有出现过投机取巧,企图以非常规的方法搏人眼球的情况出现了。
纵然爵位財帛动人心,但小命才是最要紧的。
最关键的是,这小祖宗他真的懂炼丹,你也不知道他懂到了哪种程度,自己的那些把戏能不能骗得过他,一个不小心就容易欺君之罪,不值当。
眾人各自沉浸在炼丹之中。
朱允熥则是偶尔下去走走看看,对於哪些人的確有真本事,哪些人则是在装腔作势,心里也多少有了点数了。
当然,朱允熥没有一直待在里面,而是大致看看心里有了计较之后就跑了,毕竟整个炼丹的过程持续时间並不算短,从上午开始,一直持续到了接近傍晚才堪堪结束。
第一他没有那么多閒暇时间。
第二他惜命,炼丹主材料大多是硫化汞,他才不想在这里吸一天的污染空气,搞个慢性汞中毒。
所以朱允熥基本是在自己的乾清宫把奏疏批一批,把要看的消息看一看,要做的事情处理处理。
到临近傍晚才得到下面的稟报:“陛下,诸多方士已经结束了炼丹,有了成果。”
朱允熥放下手里的硃批御笔,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
饶有兴趣地挑了挑眉道:“三宝,走,工业司看看去。”
“是,陛下。”马三宝也收起了自己手里的“下海规划书”,站起身来应声道,隨后陪著朱允熥在锦衣卫的簇拥之下再次来到了工业司。
在朱允熥的提前吩咐下,诸多方士已经各自拿著自己的成品在殿外的空地上等著朱允熥了。
“参见陛下。”眾人按照规矩躬身见了礼之后,朱允熥则是大步流星地走到眾人面前,在提前准备好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同时,负责阻止此事的孙明则立刻將方士的名册递给了朱允熥,以木质方盛著,旁边也早准备好了笔墨。
朱允熥先是扫视了一眼眾人的成品。
他给的时间只有一天,对於这些炼丹动輒需要几天、十几天,乃至七七四十九天的方士来说,这已经是一道门槛了,所以失败者也甚多,別说丹药的圆润度和光泽度了,就是有没有炼製成型都两说。
朱允熥扫视了一眼排列整齐的诸多方士,以及他们手上端著的炼丹成品,淡淡一笑,从面前的木质方盘里拿起笔,根据这些人的炼丹成果鉤了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