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布局终有得
得知这个消息后,天下人中最为震惊的,自然是郗氏三人,情,恢,夫人。
因为王謐对於改元的预测,也只有三人知道,他们也不会无聊到泄露这种不著边际的消息,去影响什么。
再说了,彼时的年號,都是太常所属数十太史令,相当於后世的钦天监,根据历法星象推算,
结合农时和天下大事,最后选定数个年號,呈送皇帝,最后选择出的。
这套流程极为繁琐,常常要持续半年甚至以上,中间若天下有异变,还会有不少变数,这也是新帝司马奕年初登基,快一年时间,年號都迟迟未定之故。
而改元的年號,也属於国家大事,秘密中的秘密,太常绝不可能提前泄露,当然,外人想要去猜,那朝廷就管不到了。
年號浩如烟海,极为讲究,哪是说猜就能猜中的,所以王謐能用所谓的易经算中年號,才会让郗家眾人震惊,这代表王謐算中了这件事情中所有的可能,並找对了唯一正確的那个。
这代表的意义实在重大,若是將来家族面临生死扶择,也许王謐的一次测算,便有可能拯救家族於危难!
於是王謐的价值在眼里,变得无限重大起来,要说先前还是半信半疑,怀著看热闹的心情等王謐算错吃的话,如今终於要重新审视王謐说过的每一句话了。
尤其是王謐对氏的预测,对徐充二州的归属,京口案的真相的判断推测,要说之前的只信三四分,如今倒有七八分了。
当然,那里面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王謐不是算的,而是想办法得到了太史令推算的年號,甚至是直接影响了年號的制定。
这种想法虽然更加荒唐,但如果是真的,这代表以王謐以一个少年,却只手影响朝局大事,这岂不更加可怕?
本书首发1?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郗情本就极为崇信道术,之前他独独不信王謐所谓的易经测算,是因为见过了太多测不准的骗子,导致其认为,世上搞下籤的,多是假借易经的欺世盗名之辈。
郗憧的心態,並不是不相信易经,而是认为骗子们没有掌握易经,这本质上和后世买保健品被骗的老年人並无两样。
而此时王謐出现,给都情证明,用易经测算是可行的,郗本身就有諂信道术的倾向,王謐的出现,正是投其所好,於是对王謐的態度,终於產生了质变。
如今王謐在郗宅中,承受著郗问东问西,他已经被这一连串的发问轰炸得头昏脑胀,只得拿出先前想好的措辞,说道:“我测算一次,也要等数月甚至一年之久,时间间隔越长,算得越准。”
“如今我再算,实在是有些勉强,要是我事事都能算准,早就被天师道奉为真人了,不是吗?
7
郗听了,连连点头道:“確是这个道理。”
他隨即嘆道,“可惜了,要不是有你阿母这层关係,我说什么也要在氏中寻女子嫁你。”
“你在道术上面有如此造诣,前途不可限量啊。”
王謐心道真是我敢说,你敢信啊,要是国家重臣指望道术卜算,那离灭亡也不远了。
但偏偏以自己现在的底蕴,也只能依靠这种欺骗手段获得郗信任,实在是有些讽刺了。
王謐见时机成熟,趁机道:“不过对于氏的前景,我倒是可以些时间做准备,待时机成熟,方好测算。”
郗道:“如何准备?”
王謐出声道:“郗氏发家,在於外曾祖经营徐充,此乃郗氏兴盛之本。”
“若我能去实地堪舆风水,定能有些心得。”
郗出声道:“徐兗?”
“这也太远了,你年纪幼小,如何长途奔波?”
“只怕我同意,你阿母也不同意。”
王謐笑道:“远了不行,京口总是可以的,毕竟其也属於徐充。”
“只不过那边鱼龙混杂,即使发现了什么,都氏若不提前布局,也难以抓住机会。”
都沉吟起来,京口离著建康也不过百余里,顺流而下乘坐快船的话,一日多便能到达,来回也不过三五日而已,还是很方便的。
他看了眼一直没有说话的恢,想了好久,终於是下定了决心,从身侧拿出个包裹来,招呼恢过来,出声道:“当日你祖父逝去后,郗氏家族大小事务,皆由汝父掌管,包括在徐充的郗氏私兵,亦是如此。”
“但汝父因为北伐鬱鬱而终,徐充为庾希所得,在徐充的私兵,也都迁移到了京口,彼时你尚且年幼,故我身为家主,暂时掌其號令。”
“如今你也大了,我知你志不在朝堂,而在外方,你即將成婚,也是到了该立业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