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晋末芳华 > 第153章 死缠烂打失风度

第153章 死缠烂打失风度

第153章 死缠烂打失风度

王謐自认自己其实是个天分很普通的人,他所拥有的唯一优势,不过就是些后世的知识而已。

若把这些知识给与同时代那些惊才绝艷的人,未必不会做的更好,所以王謐自重生以来,一直是处於一种分秒必爭,只爭朝夕的状態中。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压榨出自身潜力,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进步,才能事事先行一步。

尤其为了今日的清谈会,他已经准备了太多,这些天来,他將两世的经歷知识融会贯通,提前在脑內预演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也做好了面对最坏情况的准备。

幸运的是,事態的发展,竟然是对王謐出奇的有利,这四条论,王謐之前还真的特意研究过。

既然如此,他更不会白白浪费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的策略,便是將局面拖入对自已最为有利的方向。

就像他先前对夫人所说,想要预测对手行动,就必须要先削减对方可能做得出的选择,如果对方不得不选择唯一一条最优化的道路,那便会落入王謐算中。

这就像棋盘上,如果你不占先机,那对手便可以隨便用计,但若一直打吃紧气,逼得对方无法反击只能逃跑,那对手最后的下场,只能是全军覆没。

如今王謐便是如此,他的这四条策论,严格来说,用的並不是老庄那种混沌不清,模糊两可的思维方式,而是一开始就用了严密的论证方式,將这四条悖论,拖入了到了非黑即白的逻辑论断中去。

想要驳倒王謐,单用老庄立论,已经是相形见出了,尤其是在眾目之下,谁的论点不清晰,就会被认为是逃避理亏。

这种情况下,王謐用极为清晰的语调,煽动性的肢体语言,把数千字蕴含著极大信息量的观点,一股脑灌输给在场所有人,这是一套完整的论证体系,四条悖论互相论证循环,想要理解都要费一番功夫,更论短时间內找出其中的漏洞了。

王謐最后一句话响起,“彼,正名者:彼此。彼此可:彼彼止於彼,此此止於此。彼此不可:彼且此也,彼此亦可。彼此止於彼此。若是而彼此也,则彼彼此此也。”

若以后世逻辑论来说,彼是a,此是b,这是墨家中关於ab和非a非b的推论,在逻辑上是无懈可击的,更让人难以反驳。

王謐也藉此一席话,彻底推翻了先前猜测他修道的传闻,在场的人都看得出来,王謐其实是更偏向於法家和墨家的!

场面一时间陷入了寂静,过了好长时间,还是无人发声,谢安忍不住道:“可有人对武冈侯的立论提出质疑?”

眾人这才回过神来,刚才王謐洋洋洒洒那么多话,他们脑子听得都快炸了,本来四悖论就是极为生僻的难题,一时间自己连听到的话都消化理解不了,还怎么反击?

不过还是有不信邪的人,觉得王謐肯定是提前背了题目,自己只要找出其漏洞,便可以让主謐无法应对。

於是他搜肠刮肚,好不容易找到一条,便站起道:“础咄!!六子虽日学,无益也,反更大愚,略类无知之人,何哉?夫天地之为法,万物兴衰反隨人故。”

这是太平清领书之言,意思是天地万物间的法则,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当人们学习了新知,不久便过时没用,费时间学习註定会无用之物,偏偏用在无形无相、隨时变化的法则,只会显得愚蠢。

这条观点是支持老子的学无益的,意思是学什么都会过时,不如不学,以免浪费光阴。

王謐回道:“益也,说在誹者,学也,以为不知学之无益也。放告之也。是使知学之无益也,是教也。以学为无益也,教,悖!”

这意思也很简单,老子说学无益,却教別人无用的知识,那你教的知识也肯定是错的,为什么要信你?

那人膛目结舌,不知道如何回答,王謐心道果然如此,这句话虽然是墨子经下记载,

却是散失后在后世找回的,所以此世的並不知道这一篇,故生搬硬套,被王謐的哑口无言。

挑战者哑口无言,狼狐坐下,接著又有几个人站起,轮番詰问王謐。

毕竟谁都看出来,王謐这四论观点,远高於二王,很大可能夺得头名,而击败王謐,

则对想要出名的士子来说,自然诱惑极大。

所以即使知道王謐极难对付,还是有不少人前仆后继,只为赌一把侥倖扬名。

王謐此时已调整到了最佳的状態,他的这些观点,並不是他一人的,而是这千百年来无数先贤智者的智慧街景,又经过现代理论去芜存真,早已经成了滴水不漏的逻辑闭环,

这些士子面对的是千百人的智慧,哪有这么容易找到漏洞?

眾人渐渐看出,辩玄之道,王謐底蕴深厚,他和其他同龄人,根本不是一个层级的!

隨著一个个人败下阵来,眾人不禁將目光投向先前四人,殷涓庾倪对视一眼,便即放弃,他们深知自己斤两,刚才起来的十几个人,多有比他们高明的,尚不能胜,两人上去也是自取其辱,还不如大度一些,

如今只剩下二王,王献之犹豫了片刻,便摆手示意並无话说。

他悟性很高,从刚才王謐驳倒他的话语中,听出其论点隱晦直指自已卷子之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漏洞,这说明王謐本可以之前辩倒王献之名,但王謐没有这么做,显然是给王献之留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