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自己大意轻视对手,说不定会成为致败根由。
王氏兄弟二人是白身,所以被安排到了靠门的位置,相比王謐恢隔著二十张桌子的位置,半个大殿的位置。
但在王凝之的带领下,两人还是一路和座上之人相拜见礼,一边往郗恢这边走来。
两人没有见过王謐,自然不认识,所以先和恢见了礼。
王凝之早就看见恢和王謐说话,趁势道:“这位是?”
王謐位置离著主桌王述的位置並不远,王述虽然一副老眼昏的样子,但一直盯著这边,如今听到王献之的话,眼中顿时露出了玩味的神色。
王献之兄弟也曾向王述送过拜帖,王述因为和王羲之的恩怨,自不可能接见,但他刚才已经从司马昱口中得知,这两人便是王羲之的儿子。
如今王述听两人竟然不认识王謐,心道这可真是有意思了,对方同为琅琊王氏,连王謐都没见?
郗恢看了眼王謐,待要出声解释,却见王謐也不起身,淡淡道:“王右军门第显贵,清廉为民,我高攀不起,还是不用介绍了。”
王述听了,扑的一声,哈哈笑了起来,他心道王謐果然没骗自己,还真是要和王羲之儿子过不去啊。
而且这话说得颇为毒辣,王羲之便是因为被自己弹劾贪墨而辞官的,天下皆知,如今这话,简直是赤裸裸的讽刺。
王凝之兄弟麵皮紫涨,他们自入建康以来,一直顺风顺水,借著搭上谢安的关係,拜访士族,
除了王述寥寥几人外,皆是受到礼遇,何况他们本身也有才,却没想到今日竟有人如此讽刺!
王凝之当即掛不住脸,冷哼一声,转身离开,王献之也忙跟著离开,走前向著王謐看了一眼,
面露思索之色。
郗恢苦笑,心道日后王郗之间,怕是有不少麻烦事情了啊。
期间断断续续,又有人进来,直到张玄之进来,其旁边的蒙纱女子,却正是张彤云。
王謐心中奇怪,按照地位身份,张彤云应该不够资格参加吧?
当即有不少人站起,和张玄之相见,王謐看了过去,发现大部分都是江东士族,如今张玄之年纪轻轻,便身为吏部尚书,很多人都觉得其能更进一步,十分看好他的前景。
加上吴郡四大家族中,顾家隱隱投靠了桓温,朱家出了事情,陆家自陆机陆云兄弟去世后就极为低调,所以如今朝中隱隱將张玄之看做江东土族的领头人。
很多年轻士子,则是在打量著张彤云,虽然他们平日见过的士族女郎也不少,但张彤云几乎不见外客,张玄之又整天拿张彤云和谢道相比,导致很多人都极为好奇。
放在几个月前,很多士族自然是不信的,毕竟吹嘘自家女郎,藉此提高联姻门第,也是很多家族的惯用手段了,但前段时间张彤云却是名声鹊起,直追谢道。
而这其中的原因,几乎都和王謐有关。
最初是清溪巷抚琴,偶然让附近很多士族见到,虽然王謐很快关了铺门,但士族之人多方打探下,张彤云的才貌名声便渐渐传了出去。
再之后就是小院凶杀案,死了个奴僕,士子们本不关心,但同时牵涉到桓秀和张彤云,便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了。
最后便是王謐过继当天,为张彤云吟的两首诗,这诗虽然经过王謐拙劣的改写减色不少,但因抄自李白,底子太好,还是很快传遍了建康,导致当事人张彤云也就此名声大噪。
看到不知道多少道目光射了过来,张彤云微微低头,却是偷偷向著人群之中扫射了一眼,便即看到了王謐的身影。
她的脸庞上,顿时露出了欢欣雀跃的神情,眼睛和嘴角都弯了起来,虽然有面纱遮掩,但仍是不能完全掩盖住她的绝世容顏,让一眾士子產生了片刻的失神。
曾有寥蓼几个见过张彤云和谢道面目的士族谈起时,皆说清朗风华,谢道较优,明艷神秀,张彤云更胜。
王謐见状,也是向著张彤云微笑点头,张彤云见了,笑得更加灿烂了,几个眼神尖的,便即看到两人间的情景,当即心里嘀咕,怕不是传闻是真的,这张氏女郎早有和那武冈侯有私了?
张玄之看到眾人的目光,心里五味杂陈,张彤云確实如他所愿出名了,但几乎也已经和王謐绑定了,这算好事还是坏事?
当即有內侍婢女过来,將张玄之和张彤云分別引向座位,张玄之的位置,则是在王謐恢两人另外一边,这是有官无爵之人所坐,和王謐两人恰恰相反。
张彤云则被引到四围丝绢遮挡之內,她坐下后,透过丝纱,仍是看向王謐方向。
此时王謐转过身来,对著张彤云的位置摆了摆手,张彤云见到,笑得更开心了。
此时门口脚步响动,王謐抬眼看去,却是谢安带著谢道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