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对佛法和天地之理的理解,亦在一百五十载中,不断的拔高。
至於佛理,曹空並未取,於他而言,天地至理,远胜佛理。
且更奇妙的是,他泥丸宫中,老君曾种下的符种,竟在悄然壮大,好似因曹空的见闻而“生长”。
此间,曹空虽沉入佛祖讲法之中,可那日从八卦炉中悟出的火候之法却从未有过停歇。
好似融入了其本能,自行变化,冲刷其身,其肉身悄然间壮大。
忽一日,曹空醒来,方察佛音渐无,此时法会之上,无人发声,一时寂静至极。
忽的,一道雷音乍响,乃是佛祖发声:
“金蝉子,为何面有懈怠色,此中一百五十载,你不听说法,心在思何。”
闻得此声,眾佛陀菩萨皆望去。
金蝉子道:“无他,心有所惑,思己身困惑。”
如来佛祖道:“你有何惑。”
“弟子心惑,佛法当真能渡世人?”
此言一出,诸佛菩萨等,俱皆变色,镇元大仙和福禄寿三星等仙家,亦诧异去看。
曹空心中嘆息,还是要来了。
金蝉子继而道:
“如若佛法能渡世人,为何四大部洲善恶仍不一,口舌凶场,是非恶海仍存,地狱仍不空,故弟子觉佛法无边太过虚妄。”
话音刚落,有金刚面露忿怒相,开口便要呵斥。
却听如来佛祖道:
“你慧根深厚,却入歧途,只见佛法未覆苦海,却不知佛法如舟筏,行於苦海,乃渡有缘人,是予眾生一线之机。”
金蝉子不言,眼中有憾,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如来佛祖道:“我讲法一百五十载,你不曾听,言语之中又多有轻慢,此犯我佛门戒律,当罚。”
观世音菩萨向以善心闻名,且惜金蝉子之才,知其亦有慈悲心,道:
“启稟世尊,常言道,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如若金蝉子认错,便念他这些年的善举,饶他一次。”
金蝉子闻言却道:“多谢观音尊者,不过,我並不觉错,佛法不曾渡眾生,也无从渡眾生,我只是提出心中惑罢了。”
观世音菩萨闻言,心道,金蝉子实不该说此话,如今佛门多数匯此,更不乏三界仙家,如此无异於损佛门威严。
如来佛祖不见怒色,声音依旧平静,有言出法隨之效:
“金蝉子,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汝既疑佛法无用,那我便將汝之真灵转生下界,可有异议。”
金蝉子倒也坦然,道:“无有。”
话落,金蝉子躯壳和真灵一同化作流光,遁出大雷音寺,前去轮迴之地。
“观音尊者,你且护其去至轮迴吧。”
佛祖发佛旨,观世音菩萨自然遵从,遂护送其真灵,前去轮迴之地。
镇元大仙眸光颇异,心中倒也不觉意外,自与金蝉子讲道之时,他便察觉其性,其已陷执。
曹空则端坐莲台,心中隱有嘆,自此人间少一友。
便是数百年后再相见,却不知,那人是故友,还是东土僧人。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