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先生,这玩意令人惊叹的不是科技本身,而是创造了一种崭新的、跟其它既有产品都不同的,需求!”
拉里对着两栋物业比出拇指食指交替的方框当做取景框,随即将波特先生套了进去,跟房屋迭加在一起,才继续说道,
“比如您现在,就守在辛苦两周的物业翻新后的工程门口,您将两栋看着跟白蚁侵蚀的物业变成了如此这样的崭新房屋,您有没有心思拍张照记录下来?”
波特先生淡淡的说道,“我可以叫专业摄影师啊!”
“专业摄影师上门一次是3美元,洗出一张照片再收您2美元,如果这玩意的售价是25美元,洗一张照片是1美元,并且您还能随时拍照呢?”拉里笑着说道。
“嗯……你要这么说,我是有点心动的。”波特先生沉吟说道。
“可这还没完呢!如果这相机五美元一个,照片25美分一张呢?”
波特先生浑身猛的一震,忽然就明白了拉里所谓的“创造需求”是什么意思了,他转头看着拉里说道,
“那、那美国能买这种小型相机的潜在客户会扩大十倍、十几倍、几十倍!即使是周薪5美元的工人,他们如果真心想要的话,也能攒钱买到!”
拉里再次微笑,又引导了一句,“问题是能买这种相机的地方不只是美国,还有欧洲、还有亚洲、还有这世界上任何需要这种机器的人……”
波特先生静静思考了十几秒,沉声对拉里说道,“好!这项技术我是认可的,但我也要见见这人。如果没问题的话,这事我包了。”
拉里颔首问道,“您打算做股票的公开发行吗?”
波特先生笑着摇摇头,
“拉里,这可是纽约,如果真有这么好的事,要私下募集,将好处留给大人物。私募融资不但能让你轻松赚钱,还让你能扩大人脉。哦,记住,有好事出现之后,你先想着的人,必须应该是能在未来帮助你的人。这样才算是华尔街的人。”
拉里沉思了一会,重重点头。
波特先生却盯着远处的两栋物业愣愣出神,不自觉学着拉里的模样,用食指拇指交迭,做出取景框的模样,想象自己如果能有一台小型照相机的话,该如何记录今天的这个场景。
说完这事,拉里本想走的,可他的目光随即就盯上了街边五间临街商铺,转身问道,
“波特先生,您上次说的那个什么南非殖民者……他真的已经毫无防备的在合同上签字了吗?您打算怎么做?”
之前波特先生仅仅跟拉里说过,他有办法,既让拉里获得高房租报酬,又能让对方踢到铁板,只不过需要拉里的全权委托。
拉里当然相信波特先生的能力,随即就将这事所有的处理权交给了他。
但拉里始终不知道波特先生打算怎么做,因为在电话里讲不清楚,而且波特先生听起来气鼓鼓的,仿佛被那个塞西尔罗兹气到似的。
听拉里说道这事,波特先生的眼神再次凝练起来,他感叹似的皱眉说道,
“拉里,这事你只需要安享你到手的收益就行。但整治他的事跟你无关,因为这个罗兹冒犯了我的至交好友,我得知真相之后,必然会竭尽所能的给他点教训!”
拉里一怔,看这样子波特先生竟然对罗兹有深深的敌意,拉里还从来没有在波特先生脸上看到如此这样的深深敌意。
“您能给我透漏一下是怎么回事吗?当然,如果您不方便的话,我也无所谓,因为这只是单纯的好奇。”拉里问道。
波特先生望了望远方的一栋高大建筑,淡淡的说道,“拉里,你知道为什么我人脉关系稍好,并且能在关键时刻调用远超我能力的人吗?”
“您说……”
“就是因为我知道一个道理,人脉的终极目标不是索取资源,而是编织一张共同成长的网。”波特先生说完,还是盯着那栋楼。
拉里被波特先生的话深深震撼,想着波特先生帮助自己、也想起对方刚刚说的私募融资——这是把好处留给能在未来帮助自己的人。
但又是谁能值得让波特先生如此同仇敌忾呢?
拉里有些好奇,刚想再问,就忽然反应过来了一些事……
拉里马上顺着波特先生的目光望去,一眼就看到了那高大建筑上,最醒目的一个招牌。
那是所有美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一个品牌——蒂芙尼。
“我明白了,波特先生,所以您打算让那个殖民地头子……”拉里看向波特先生问道。
波特先生收回目光,表情严肃,语气却充满力量,“我要让他身败名裂、从此不会再产生踏足新大陆的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