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66章 对於农民起义的思考和矫正

第266章 对於农民起义的思考和矫正

一股悲凉涌上心头。

“赵老五!”

赵彬猛地起身,指著人群中的一个瘦子,嘶声喊道,

“去年你娘病得快死了,是谁借给你两吊钱抓的药?”

“啊?!你莫非忘了?!

那个叫赵老五的村民闻言,身体一颤,羞愧地低下头,不敢再看赵彬的眼睛。

“赵二狗!”

赵彬隨即又指另一个拿著扁担的年轻后生,

“前年催征,你爹饿得走不动路,是谁看你可怜,雇你到我家打短工,给了你一家活命的口粮?!”

“你手里的扁担,还是我借给你的,你现在竟然用它来打我?!”

李二狗握著扁担的手抖了抖,脸上闪过一丝挣扎,刚想开口说点什么。

“別听这廝放屁,他是在收买人心!”

一个尖利的声音立刻打断了他,

“这些人最会装好人了,背地里心黑著呢!”

“大家別上当!把他捆起来!”

那尖利的声音再次响起,瞬间盖过了李二狗微弱的犹豫。

刚刚升起的一丝良知,立刻被汹涌的人潮淹没。

绳索毫不留情地套上了赵彬和他妻子的脖子,两个孩子也被粗暴地拉扯著。

绝望瞬间淹没了赵彬一家。

“慢著!”

“都给老子停手!”

就在这千钧一髮之际,一声炸雷般的吼声从不远处传来。

暴动的人群纷纷停下手,转头看向吼声方向。

只见一支约莫百人的队伍,正朝著赵彬家的小院疾驰而来。

这群人身著统一的红色袄子,外面还套著半身皮甲,手持长矛、横跨腰刀。

正是李老歪派出的巡逻队。

为首的把总张锋和身旁的亲兵骑著高头大马,迅速包围了小院。

暴乱的人群被这突如其来的军队震慑,衝击的势头为之一滯。

“你们是哪家的?凭什么管我们?!”

张锋闻言一愣,怒斥道:

“废话,罗江地界,除了咱大帅的队伍,难道还有別人?”

“放屁!”

“我看你们就是官府假扮的,就是来保护这些地主老財的!”

混乱中,人群里煽风点火的声音再次响起,刻意混淆视听。

“乡亲们別怕!”

“义军就在附近,官府的狗腿子不敢动咱们!”

“乡亲们,连他们一起捆了,押送官府!”

在刻意的挑唆下,一些已经失去理智的暴民,竟然真的红著眼睛,挥舞著农具,朝著巡逻队冲了过来。

眼见局面即將失控,张峰身后的几个銃手立刻举起了长枪,朝著天上放了三枪,试图震慑暴民。

砰!砰!砰!

三声震耳欲聋的銃响划破长空,刺鼻的硝烟瞬间瀰漫开来。

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声响和火光,让冲在最前面的暴民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脸上露出惊恐。

火器的威慑力是巨大的。

可短暂的停顿后,几个混在人群里的声音再次叫嚷起来:

“乡亲们別怕!”

“这群狗腿子在虚张声势,义军听到銃声马上就会过来的!”

被蛊惑的暴民,在少数亡命之徒的裹挟下,竟然又嗷嗷叫地冲了上来。

有人甚至抄起手上的棍棒,朝著巡逻队狠狠砸来!

“冥顽不灵!”

张锋怒哼一声,脸上再无半分犹豫,

“全体都有!给我驱散人群,抓捕首恶!”

“胆敢持械衝击军阵者,杀无赦!”

接到张锋的命令后,巡逻队的兵丁们立刻提刀上前,直接把冲在最前头的几个亡命之徒捅翻在地。

手上藤盾轻易便挡开了飞来的农具和石块,轻鬆衝到了人群里。

这帮暴民根本不是对手,仅仅一个照面,便被冲得人仰马翻。

人群哭爹喊娘,瞬间崩溃四散。

队官张锋骑在马上,目光死死锁定了那几个一直在人群中上躥下跳、煽风点火的身影。

几人见势不妙,正想趁乱开溜。

可张锋一声令下,几名眼疾手快的亲兵们便立刻围了上去,三下五除二地就把几个试图逃跑的傢伙给死死按倒在地。

“军爷饶命!军爷饶命!”

“我等都是为义军做事的,大水冲了龙王庙……”

被按住的几人嚇得屎尿齐流,拼命求饶。

张锋径直走到几人面前,抬脚踩在其中一人的胸口,语气冰冷:

“说!谁指使你们煽动百姓的?!”

“没……没人指使啊军爷!”

那人哭喊著,

“小的……小的就是看別人抢东西眼红……想跟著捞点好处。”

“我看赵家日子过得不错,就……就想著鼓动大家把他家给分了……真没人指使啊军爷!”

“求您饶我一命!”

其他几个被抓的傢伙也纷纷磕头如捣蒜,供词大同小异:

要么是游手好閒想趁乱发財的,要么是以前被真豪强欺负过、如今心理扭曲见不得別人好的苦主;

还有的纯粹是为了发泄戾气、享受操控他人的疯子。

审问一圈下来,还真没找到他们背后有人指示的证据。

张锋看著眼前这几个嚇得魂飞魄散、涕泪横流的怂包,又看了看被砸得一片狼藉的赵家院落,以及抱在一起瑟瑟发抖、满脸泪痕的赵彬一家,心中五味杂陈。

他挥了挥手:

“把这为首伤人的,煽风点火的都捆起来带走!按军法处置!”

“其余人等,驱散回家!”

“赵家损失,稍后登记报备”

类似的一幕,在川中各地上演。

潼川州,邵勇的巡逻队及时赶到,从一群暴民手里救下了几个被剥得只剩中衣、眼看就要被扒光羞辱的年轻生员。

这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仅仅因为一身长衫,就被视为学蠹,险些遭受灭顶之灾。

顺庆府,几名在衙门里负责抄写文书、地位卑微的小吏,也因为一身皂吏的打扮,被暴民团团围住,硬生生扣上了“官府走狗”的帽子。

好在巡逻队的及时出现,才避免了又一场悲剧。

隨著江瀚的强力干预,大量巡逻队开赴各地强力弹压,川中这场因“除五蠹”而起、却险些演变成暴乱的起事活动,终於被强行遏制了下去。

川中各地的暴乱虽然渐渐平息,但一份份触目惊心的报告,却让江瀚不得不开始深入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矫枉过正的情况?

原本被欺压的良善百姓,突然有了丁点权利后,怎么转头又开始欺压起了他人?

思索良久后,江瀚才慢慢得出结论。

首先便是因为仇恨的惯性。

长期被压迫的怒火一旦点燃,就像决堤的洪水,很难强行控制。

当“豪强、官绅、学蠹”这些標籤被无限扩大化,所有与之沾边的人,都可能成为泄愤的目標。

仇恨蒙蔽了双眼,同时也模糊了是非的边界。

再加上“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天然带有巨大的物质诱惑。

当一些人发现,打著“正义”的名號,可以名正言顺地抢夺他人的財產,甚至轻易决断他人生死时,內心的贪婪和恶念便被无限放大。

很快便会从反抗压迫,迅速墮落为追求不劳而获的暴利和发泄原始欲望的快感。

底层百姓大多目不识丁,在起事狂热的气氛中,他们极易被煽动,盲目跟从。

一句“他家请过佃户就是剥削”,一句“穿长衫的就是学蠹”,就能轻易点燃群体性的暴力。

最后一点,则是秩序的真空和引导的缺失。

在江瀚主力被朝廷牵扯时,川中腹地的人手便少了,无法有效维持秩序、引导起事运动的走向。

没有约束和引导,这种自发的行为,很容易演变成混乱,破坏。

这一事件同时也提醒了江瀚。

起事必须谨慎,提前做好准备,否则很容易伤人伤己。

像是一些老实本分的人家,普通的学子,这些都是江瀚需要团结的对象。

决不能因为一些暴行,就让他们对义军產生误解,甚至生出牴触情绪。

念及於此,江瀚特意喊来赵胜,特地擬了个章程出来

今后凡是他麾下的部队,如果要发动百姓起事,必须加以遵守。

核心原则只有一点,起事必须有主心骨,行动必须统一,决不能放任自流。

在计划发动起事的地区,需要提前派遣足够数量的掌令和基层军官,秘密建立农会或类似组织。

组织需要摸清当地情况,甄別良善之家、物色和培养可靠的本地骨干。

每次起事发动前,必须由负责的將领和掌令指挥。

对於那些名声较好、乐善好施的中小地主以及品行端正的寒门学子,都需要將其列入保护范围。

除了提前通知其闭门自守,必要时还要派人保护其家宅安全。

对於没收的財產,大部分用於賑济当地贫苦百姓或充作军资,严禁哄抢,严禁私分,更严禁百姓私自强取豪夺。

起事行动必须有成建制的义军部队作为核心武力和秩序维护者,全程参与、主导关键战斗和清算行动。

这是为了避免百姓们赤手空拳面对可能存在的武装镇压,同时也是防止百姓武装自行其是。

而起事成功后,附近的主力部队必须立刻赶到,接管战后秩序重建工作。

派出多支精干巡逻队,配备明显標识,在行动区域不间断巡视,並赋予其现场处置权。

对违反纪律、衝击良善、煽动暴乱者,可当场制止、抓捕甚至格杀。

巡逻队需配备號角或响箭,遇大规模失控可快速召唤附近主力镇压。

造反不是请客吃饭,但也绝不是滥杀一通。

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贏得百姓、士绅、学子的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