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52章 飞梭织布机和转轮短銃

第252章 飞梭织布机和转轮短銃

所以等到天启、崇禎年间的时候,战场形式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辽东的局部战场上,关寧军的小股部队作战十分顽强,时常能打得韃子抱头鼠窜。

可只要一打数万人以上的大会战,那就必定拉胯。

同时期欧洲的战爭烈度虽然比东方战场逊色,但古斯塔夫二世在军事上的创新,尤其是对骑兵的改进思路,绝对值得拿来一用。

江瀚的想法,是把传统的弓骑兵,升级成能骑马衝锋,下马列阵,还能使用火枪持续输出的马上步兵。

要实现这个目標,装备才是关键。

第一就是便於在马上携带和使用的燧髮长管马枪;

第二就是能快速连发的转轮手枪。

燧发机构本身的技术门槛其实並不高,明朝称之为“自生火銃”。

对此,兵部侍郎毕懋康在其著作《军器图说中,就有详细记载。

《军器图说是在崇禎八年才问世的,但毕懋康只是一个记录者,並不是发明者。

江瀚对燧发枪的期待值,其实並不算太高。

他很清楚,光靠这玩意儿,是不可能打遍各路豪杰的,也不可能彻底淘汰冷兵器。

真正能彻底淘汰冷兵器的,得是米尼弹、火帽加上线膛火枪的组合。

不过对於骑兵来说,能在马上多打出一颗子弹,多一分火力压制也是好的。

边军最喜欢用的是三眼銃,这玩意儿远程可以开火,近战能当大锤使。

但论起远程火力,最终还是得依靠弓箭。

一把小巧灵活的转轮手枪,则是能很好地解决火力不足的问题。

世界上第一款真正实用的转轮手枪,是1835年发明的m1835式柯尔特转轮手枪。

但早在十六世纪,还处於火绳枪时代的明朝工匠们,就已经发明出了一种名叫“五雷神机”的转轮枪。

很多人会误以为三眼銃是转轮枪的祖宗,但其实不然。

三眼銃没有枪轴和转轮,使用者只能通过旋转枪桿的方式,更换射击的枪管。

並且,三眼銃也没有扳机。

射击时得用手拿著火绳去点药池,其本质上更接近於火门枪。

五雷神机就不同了。

它用铁造枪管,五根管子各长一尺五寸,总重五斤,围著中央手柄排成轮状。

枪身上还有准星,每管装药二钱,铅弹一枚。

五根枪管共用一根火绳,枪管可旋转,点完一根转到下一根,平射能打一百二十步。

五雷神机

除了五雷神机,明朝火器专家赵士楨在万历二十六年还发明了“迅雷銃”。

这东西有五根枪管,每打一发,只需转动转轮七十二度,就能对准下一根枪管击发,如此循环直到五管打光。

可“五雷神机”和“迅雷銃”虽然號称是转轮枪,但其实用性却是一言难尽。

这两玩意儿都太笨重了!

五斤起步的重量,加上转轮的阻力,在顛簸的马背上单手操作简直是个噩梦,严重影响骑兵的灵活性和射速。

江瀚在冶铁司找到柴宇,指著桌上的五雷神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柴,这转轮枪太重太笨。”

“你看能不能,把这几根並排的枪管去掉,”

江瀚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转轮结构上,

“咱们换个思路,不转枪管,转而做一个能转的弹巢?”

“把火药和弹丸都预先装在弹巢,只留一根枪管发射。”

柴宇闻言,挠了挠头,

“大帅,您的意思是,想要多个药室围著一个轴转,但只对准一根枪管?”

“这这倒是个省铁料、减重量的好法子。”

柴宇拿起桌上的五雷神机,掂了掂。

去掉四根铁管,再改成短銃的样式,重量起码能减下一半不止。

对於骑兵来说,这个重量倒也能接受。

可他转念一想,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大帅,这个法子虽然不错,但点火怎么办?”

“五雷神机是靠火绳,点一个火门,转一下再点下一个。”

“如今换成一根枪管,该怎么点火?”

江瀚微微一笑,这个位置正好能引入燧发机构。

他从怀里摸出两块不起眼的灰黑色石头,互相用力一敲。

“嚓!”

一蓬明亮的火星瞬间迸溅出来。

“这是.火石?”

柴宇认得,这是常用的取火物。

“对,就是火石!”

“咱们做个小巧的机括,用火石来引燃药池。”

江瀚一边说一边拿起炭笔,在纸上快速勾画起来:

“首先是击锤部分。”

“这里做一个能转动的铁臂,头上开个槽,就像这样,”

江瀚画了个l形的弯曲铁件,

“咱们叫它击锤,原理和火绳枪类似,只要能把火石嵌进去就行。”

“隨后是火镰,在枪身上安一块精钢,用来和火石碰撞產生火星。”

江瀚在击锤的落点处画了一块竖直的的钢片,解释道:

“这玩意儿叫砸铁,下面连著火药池的引火孔,只要產生火星,就能点燃药池。”

“而且平时还能像盖子一样,盖住火药池,防止雨水。”

柴宇点点头,原理他基本明白了。

江瀚缓缓地解释著:

“主要是弹簧机构,火石需要有足够的力量才能砸出火星。”

“平时,扳机后面的阻铁勾住弹簧蓄力,一旦扣动扳机,阻铁就会瞬间鬆开,火石顺势砸向砸铁,引出火星。”

江瀚回忆著之前看过的枪械结构,並为这只转轮枪设计了一套简易的“单动击发”结构。

使用者在在射击前,只需用手向后扳动击锤,击锤在向后移动的过程中,就会通过一个巧妙的拨杆,带动弹巢。

弹巢旋转,使下一个弹膛与枪管对齐。

然后再扣动扳机,便可完成击发。

柴宇听罢连连点头,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这种击发装置的好处。

可江瀚隨即提出了难点:

“老柴,原理我已经给你解释清楚了,但具体怎么做还得看你。”

“你得想清楚,怎么保证药池对准枪管。”

柴宇听罢,沉思良久:

“大帅,想把药池对准枪管並不难。”

“只要在弹巢的转轴或者边缘,刻上定位槽即可。”

“枪身只需要用一个卡榫,只要弹巢转到和枪管平齐的位置,卡榫立刻就能卡进槽里,把它定死。”

“如此一来,就能保证弹巢和枪管口齐平。”

可他话锋一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大帅,枪管是死的,弹巢是活的,中间难免漏气。”

“要是火药燃气从缝里跑了,铅弹的力道就弱了。”

“这玩意儿有点复杂,我得和手下的伙计们研究研究。”

坏消息,要出差三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