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06章 龙安三约

第206章 龙安三约

江瀚的这支部队,从起兵之日起,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行军作战,根本没有经营一州一县的经验,更別说是一府之地了。

即便中间打下过一些城池,也多是以“追赃助餉”的名义,抢掠官绅富户为主,没有和当地百姓打过太多交道。

当然了,江瀚也不敢和沿途的百姓有什么太深的牵连。

他太清楚洪承畴那帮人的尿性了,官军过处,寸草不生。

要是自己和百姓牵连过甚,恐怕他前脚刚走,这帮百姓,后脚就会被官军屠戮一空。

但现在情况就不同了。

既然是要建设根据地,那他们就必须研究,如何从一支流动作战的军队,蜕变成能够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可真正做起来,却十分艰难。

首先,便是人心问题。

说白了,江瀚他们现在就是一股叛军,一个草台班子而已。

论起人心向背,这天底下绝大多数人,认的还是传承了二百多年的大明正朔。

对於普通百姓、饥民来说,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可以通过分田分地,让他们归於治下;

但对於那帮读书识字的学子、士人来说,忠君思想早已深入骨髓,基本不会有人能认可江瀚这支队伍。

当然了,江瀚也可以提著刀子,强迫这些人加入自己的麾下。

可如果这样做了,这些人的忠诚又该如何保证?万一到了危急关头,这帮人直接就开城投降怎么办?

说到底,还是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

要说衝锋陷阵,江瀚手底下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精锐;

但论起治国理政,梳理民生,这帮人可真就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会。

军中识文断字的,本就寥寥无几,其中还有些姓朱的宗室子弟,江瀚也不敢把一县之地交给他们治理。

这些人说白了,最多只能打打下手,绝对不能进入权利核心。

剩下的,都是些识字不久的大头兵,让他们管好一个百人队或许还行,但要撑起整个府县之地的政务运转,那就有些痴人说梦了。

对此,江瀚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只能等打下龙安府后,两手並行,一面张榜招募,解决短期的人才缺口;

一面自己开办学堂,持续地培养根正苗红的自己人。

经过与眾將的反覆商议,江瀚最终定下了三条基本准则,称之为“龙安三约”

首先第一条,是禁滥杀。

军中上下必须谨记,“杀一无辜者,如杀我父;淫一妇女者,如淫我母。”

由於江瀚长期以来的严苛军法,这一点对於他麾下的士卒来说,並不算太难,大家基本都能做到。

然后第二条,就是分田地。

口號叫做“均田减租,飢者得食”。

每到一地,“追赃助餉”的优良传统不能丟,从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家中剿没的金银粮草,一律收归军中。

而抄没的田土,则由官府统一控制,租佃给当地的无地、少地的百姓。

最后第三条,就是轻赋税。

江瀚承诺,但凡他治下之地,所有苛捐杂税,一概减免。

並按照田地的肥沃程度,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每年只向佃户收取固定的五成地租,剩下的,全都归佃户自己所有。

五成地租听起来很多,但现在的大明朝,林林总总所有的苛捐杂税都加上,足有七八成之多,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十成。

不少佃户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却发现年底一点儿粮食都剩不下,最后还倒欠地主粮食。

於是他们只能卖儿鬻女、或借高利贷,来还上亏空。

江瀚严令,部队在行军过程中,每攻破一府一县一乡,都必须立刻张贴告示,再派出军中的掌令官,走街串巷,给沿途的百姓,反覆宣讲这“龙安三约”。

定下规矩后,江瀚才开始兵分两路,一路杀向青川守御千户所,而后直扑龙安府城平武县;

另一路,则由邵勇等人率领,攻取江油、石泉等地。

攻取龙安府的过程,异常顺利。

前后只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整个龙安府四县之地,便基本都掌握在了江瀚的手上。

一路上,江瀚所部遇到的军事抵抗並不强,主要耽搁时间的,反而是在了和沿途百姓沟通。

以邵勇率领的南路军为例,他仅仅用了三天,便攻破了江油县城以及周边的所有村镇。

但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他的主要工作,却是大量派出军中掌令官,四处张贴告示,安抚百姓,宣讲“龙安三约”的具体內容。

同时,他也在境內,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追赃助餉”运动,鼓励百姓们检举揭发那些平日里为富不仁的豪绅官吏。

对於抓获的罪大恶极者,邵勇也是有样学样,跟江瀚当初在寧夏时一样,开办了好几场声势浩大的公审大会,打出了“替天行道,为民做主”的旗號,当著一种百姓的面,惩治了不少贪官污吏。

对於一些素有清名的官员,他则是好生安抚,並且诚邀其加入江瀚组建的临时官府,继续安抚百姓,梳理民政。

这一系列组合拳下来,江瀚的部队,很快便贏得了当地百姓的初步拥护和信任。

可接下来,在分田的环节上,却是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