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此时置身战场,他却觉得这面具与此地再契合不过!
戴上这面具,周瑜同样拔剑!
“擂鼓!”
同样密集的鼓点震动!
汉军士卒同样有了动作。
就在汉军两翼,数百辆霹雳车齐齐发出霹雳之声!好似天降雷霆!
无数大大小小的石弹飞跃过战场,重重砸在袁军的军阵中,尘土飞扬!
“汉军的投石车,距离好像又远了!”
不过这早在预料之中!
在袁军徐徐开动的黑色长城之间,忽然露出无数缝隙!
下一刻,便从这些缝隙中冲出无数手拿木盾、短刃的轻装士卒,只以巾帻包头,以极快的速度红着眼往汉军阵中冲来!
《六韬》曰: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
这些冒刃之士本身,从不求任何杀伤!
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最快速度拉近两军之间的距离!
因为霹雳车,只是一个开始!
“嘭!”
仿佛一个约定好的信号。
一道弓弦松弛之声,在汉军军阵中出现!
之后,仿佛昙花开放,无数声响骤然爆发开来!
密密麻麻,犹如乌云一般的弩矢忽然出现在上空。
有袁军士卒好奇抬头看了一眼,瞬间就被一支箭矢钉在眼窝!
张嘴正要惨叫,又有一支正好钉在喉咙处,使得惨叫只能变成呜咽。
再然后,是手臂,是躯干,是双足。
一个站立着的人,仅仅是瞬间,便成为地面上一团由皮包裹住的肉。
而这,不是个例!
从远处看去,只能是看见一团乌云忽然笼罩到一处,等散开之后,便再没有一个身影。
但就在这个空隙,袁军的冒刃之士已经推进到距离汉军两百步的距离!
“准备!”
就在此时,站起了一排汉军士卒。
其身形个个魁梧,双臂一动,便将身上的甲片给撑的爆起。
弓箭手!
其人人拿二石弓,三棱箭头被搭在指上,聚精会神的沿着直线去看冲向自己的袁军士卒。
“放!”
与方才汉弩的抛射不同,弓箭的杀伤从来都是简单直接。
唯一不同的是……
一名袁军刚好侥幸用木盾挡下一根箭矢,另一根箭矢瞬间贯穿了其鼻翼!
一根接着一根,箭矢渐渐由点连成了线,迅速扫清一整排的敌军!
在连贯的杀伤下,方才奔跑的冒刃之士,已经是十不存一!
但相对应的,袁军盾阵组建的那道黑色长城已经到了汉军一百步前!
双方一开始看似遥远的距离,须臾之间就从天涯变成了咫尺。
此时汉军阵中忽然发出一道刺耳的响声。
就好像是指节抓上一块锈迹斑斑的车板,尖锐!不适!危险!
汉军阵前的弓箭手如今已经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同样举着一面面大盾立于原地的汉军士卒。
在其身旁,则是戴着铁胄,颈盆护到双眼下方的重装步卒!
有拔距伸钩、强梁多力、溃破金鼓、绝灭旌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
这些重装步卒藏匿于大盾之后岿然不动,宛若永恒矗立在此地的山岳!
而如果说这些人是山岳,那后方同样拿着剑盾在手,只着轻甲的步卒便是长河!
这些士卒数量最广,戴着最显眼的赤红幅巾,在前阵与后阵之间,同样组成一道血肉长城!
五十步。
两军士卒头上飞跃的箭矢逐渐变的稀疏,所有人都在等着最后那声碰撞。
二十步。
双方持盾的士卒都能看到对方那颤抖的手臂和胸膛!
十步!
袁军的持盾士卒在经历了极为短暂的停滞后,用足力气,朝着前方撞去!
后方藏着的河北大戟士也是忽然用力,将侧面的小戟齐齐钩在汉军的大盾上。
嘭——
地崩山摧!星河倒转!
芒砀山下,汉赵两国,终于在漫长的准备后碰撞到一起!
此战,无论如何,都要给天下所有人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