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囂张的张 > 第992章 眾人的感悟

第992章 眾人的感悟

张麻子拿下了罗半官和县太爷,还要把罗半官从大家手里抢走的田地还回来。

这个消息像一阵风似的瞬间传遍了整个镇子,人群一下子就炸开锅了。

这种事,搁在平时,肯定没几个人敢信。但最近张麻子在巴蜀一带的名头实在太响了,一听是他来了,不管心里信不信,大家都想跑去罗府门口看个究竟。

很快,罗府大门外就挤满了人。可谁也不敢第一个进去,毕竟张麻子专抢地主老爷,但对咱们这些穷苦人是什么態度,谁也拿不准。

不过,终究还是有胆子大的人,第一个鼓起勇气走进罗府的,是一个丟了祖传三亩水田的老汉。

院里一片狼籍,虽然尸体被收拾走了,但烧黑的墙、碎瓦烂砖,还有空气里那股火药和焦糊味,都说明刚才这里打过一场恶仗。

几个穿著红衣服、眼神锐利的年轻人正在院里忙活。领头的红髮大汉炎阳看见老汉进来,便走了过来。

几人刚经歷了一场大战,身上难免带著些杀气,他们自己感觉不到,但对普通人来说,却是相当的骇人,被炎阳一看,老汉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手脚发软,紧张的走路都变成了同手同脚。

炎阳本来不是细心的人,但也看出老汉嚇坏了。他尽力收敛气势,放软语气问:

“老乡,是来认领田地的?”

“是……是……我姓王……”王老汉连忙点头,恭敬惶恐地把手里的地契副本递了过去,一脸苦涩道:

“英……英雄好汉……小老儿……叫王二,原先有……有三亩……水田……就在……就在镇子东头河湾那边……我一家老小都靠这个,但在三年前被……被罗老爷……买』去了……”

他说“买”字的时候,不免想起了当年的悲惨,声音一变,竟然老泪纵横,当眾哭了起来。

炎阳没有安慰,他不久前才在刑房经歷过一切,感同身受,这种事情,最好的安慰就是把地还回去。

他从王老汉的手里接过地契看了看,然后把信息报给后面的丰平等人:“河湾水田三亩,王二,作价大洋三块,自愿售卖,找找对应的地契!”

听到这话,丰平的眉头一皱,一股怒意直衝天灵盖,三块大洋?即便是他,也知道水田是价值不低,就算是那种水利不便,收成全靠天的望天田,价格也得二三十大洋,而靠近河湾的上等田,一亩价格可到七八十。

这王老汉的田就在河湾边上,是妥妥的上等田,三亩的市场价应该在二百五到三百大洋之间,结果罗西年三块大洋就给他买了,这和抢有什么区別?甚至还不如抢,这一块大洋,简直就是羞辱。

他可以想像,当时这老汉怕也是进来那刑房走了一遭,才逼著签下那“自愿”协议的。

丰平仔细在装满地契的箱子里翻找了一遍,果然找到了对应的盖著红印的正式地契,他將其递给了炎阳。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炎阳核对了一下,拿起笔,在帐本王二那一栏狠狠划了一道粗粗的黑线,然后把地契递给王老汉:

“老乡,核对清楚了,这地原本就是你的,现在物归原主,再给你三十大洋,就当是补偿这几年的地租损失』。”

王老汉呆呆的看著炎阳递过来的地契,那是他梦寐以求,以为这辈子都再也见不到的东西。

王老汉呆呆地看著失而復得的地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颤抖著伸出手,快碰到时又缩回来,在破衣服上使劲擦了擦,才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捧著地契,看著上面的田亩图,嘴唇哆嗦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突然,他双腿一软,就要朝著炎阳跪下去。

“使不得!”炎阳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他:“老乡,快起来,这地本来就是你的,我们只是……只是把它从强盗手里拿回来而已,要谢的话……你就谢张麻子』吧!”

王老汉使劲坠了几下,没有跪下去,他抬起头,哽咽道:“谢……谢谢好汉,谢谢张麻子,谢谢青天大老爷!”

他的声音里带著哭腔,却充斥著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喜悦,这份喜悦,清晰的传到了门外观望的人群耳中。

他们中很多人的遭遇都和王老汉差不多,一时间,原本还心存疑虑的眾人,那点怀疑和不安瞬间烟消云散。

“真的!是真的!!”

“王老汉拿回了他的地,还得到了一些补偿。”

“张麻子没有骗人!”

“快快快,快回家拿地契,我屋头也被罗半官抢了几亩,我们去找英雄好汉们还回来!”

“我家里那份地契也还在!”

“沃日哦,我也被罗半官抢了几亩好田,但没得凭据了,我看到那烂批凭据就鬼火冒,早就给它撕球了。”

……

……

人群彻底沸腾,人们哭喊著,欢叫声,有人爭先恐后的往罗府里挤,有人拼命挤出去,要回家拿凭据,现场秩序一团糟。

眼看就要失控,炎阳深吸一口气,运起体內残存的炁,声音洪亮的喝道:

“乡亲们,不要挤,排好队,一个一个来,不管你们手上有没有凭据,只要罗西年那里记录了的,今天都会还给大家……”

他的声音带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再加上丰平和另外两位师兄也站到了他的身后,无形的气势暂时镇住了骚动的人群,人们开始自觉的排队。

阳光下,一张张充满期盼和忐忑的脸,看得火德宗等人心里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

炎阳的感触更深,他一个性情暴躁的汉子,这时却像一个镇上的文书先生,耐心听著乡民的悲伤故事,儘管脸上依旧肿痛,但他的眼神却越来越清澈。

这一刻,他的心里无比的寧静,他想到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东西。

一味的苦修,非他所求,所以他才会越来越急躁,甚至变得麻木不仁。

从现在开始,他决定要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