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先行者
五月二十四号上午,西北戈壁滩天空湛蓝一片。
炽热阳光倾泻而下,将广袤无垠沙砾土地烘烤得空气微微扭曲。
宋词专机经过军方批准后,平稳地降落在东风航天城鼎新机场跑道上。
这座机场是华国乃至亚洲最大军用机场之一,平日只有战机轰鸣,民航航班需经特批手续方能在此起降。
首富座驾也是通过北航渠道,才能获准降落于此。
飞机滑行至指定停机坪,舱门打开,悬梯放下。
宋词踏步而出,一股干燥灼热之风瞬间扑面而来,带着戈壁特有的沙土气息。
垂眸望去,母亲柳晓娴、得力干将张晓平,以及几位得文制造航天科技事业部科研骨干、北航火箭回收项目组核心人员早已在此等候。
众人身后,几辆墨绿色越野车静静停着,准备迎接年轻的首富先生。
“妈!晓平!”宋词脸上漾起笑意,赶忙快步走下舷梯。
柳晓娴看到儿子,眼中带着母亲的温柔与学者的沉稳:“我看天气预报,北平有大雨,还以为你航班要晚点。”
张晓平中气十足:“宋董!欢迎来到世界著名航天科学之都,东方航天城!”
洪亮声音在空旷的停机坪上传开,带着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这里是无数航天人梦想的圣地。
想到不久之后,即将亲眼见证属于自己的火箭,那枚凝聚了无数心血与超前理念的“先行者一号”完成首场悬停回收测试,宋词亦是心潮澎湃。
笑着与母亲和张晓平寒暄几句后,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接机人群,猛地定格在一个身影上。
那是一个穿着浅蓝色科研工作服、扎着利落马尾的年轻女孩。
她站在柳晓娴身后稍远一些位置,身姿挺拔,容颜俏丽,气质中带着一种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清冷。
在周围一群或成熟或沉稳的研究人员中,显得格外突兀,如同戈壁滩上偶然绽放的一朵淡雅小。
那张脸!宋词初看觉得有几分熟悉,再定睛一瞧,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诧异。这不是陈都玲吗?
脑海中瞬间闪过之前腾达文化筹拍《左耳时,最终呈报上来女主角人选资料,就是这张清秀灵动的脸。
当时还曾感慨,世事奇妙,兜兜转转,这个角色归属终究还是落在了陈都玲身上。
心中疑惑顿生,本以为她会借此东风,顺势进入娱乐圈,开启星光之路。
怎么会出现在这片代表着国家最高航天科技水平的戈壁滩上?
柳晓娴侧身,顺着儿子讶异眸光探去,招了招手:“都灵,过来一下。”
陈都玲闻言,深吸一口气,在周围几位学长学姐羡慕的眼神中,略显拘谨地走上前。
此刻,与这位只在新闻里见过,帅气逼人的偶像面对面,清亮眼眸中闪烁着复杂情感。
有对顶尖企业家的好奇与崇敬,有梦想照进现实的欣喜,也带着年轻学生见到行业巨头时的局促。
“宋词,给你介绍一下。”柳晓娴轻笑,话中带着对小姑娘的偏爱。
“她是项目组里年纪最小的成员,陈都玲,很有天赋和想法的孩子。”
顿了顿,目光在两人之间流转:“说起来,你们俩还有一丝渊源呢。”
“宋董,您好!”陈都玲嗓音清脆,带着女孩子特有的干净质感,微微躬身。“非常高兴能见到您。我……我很喜欢您的《左耳。”
这句话一说出来,小姑娘脸颊不禁泛起淡淡的红晕。
似乎意识到,在这样严肃的航天场合,提起一部文艺作品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但这确实是她最真实的想法。在她心中,宋词的形象是立体的。
不仅是需要仰望的科技富豪、商业巨子,同样也是那个写出“小耳朵”故事、触动过她心弦的作者。
宋词温和微笑:“陈都玲同学,你好。之前马鑫拍摄《左耳时,和我提起过你,对你赞誉有加。”
语气微顿,透着讶异与感慨,“只是没想到你会出现在这里,还成了我母亲的学生。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陈都玲听出宋词弦外之音,那是在惊讶于她的人生选择。
抬起头,眼神坚定认真:“宋董,我认为探索星空比演绎故事,更具挑战性,也更能实现个人价值。
谢谢柳教授给我加入项目组的机会,也谢谢您大力支持航天事业。”
话语简洁,却透着一股清晰的志向。
宋词心中暗自赞许。无论因为何种契机,一个年轻女孩放弃光鲜亮丽的星光大道,转而选择充满荆棘的科研之路,本身就值得敬佩。
“探索星空,演绎故事,都是创造行为与精神追求。”宋词笑意更深,话语中充满鼓励与期许,“欢迎你加入这场航天冒险。”
简单交谈过后,柳晓娴适时提醒:“走吧,宋词。发射场那边,王院长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众人迅速上车,车队驶出机场,朝着戈壁滩深处火箭发射基地疾驰而去。
车窗外是一望无际的荒凉,怪石嶙峋、沙砾交织,铺展成一幅亘古不变的画卷。
车内,张晓平抓紧时间向宋词汇报着最后的准备情况。
“先行者1号火箭已经竖立在发射台上,所有系统最后一次联合检查已于今天凌晨完成,数据正常。”
“今日气象条件符合发射要求,风速、能见度都在允许范围内。”
“悬停程序成功加载,重点测试火箭在低空阶段矢量推力控制与燃料精准管理……”
宋词静静听着,目光却不时掠过窗外壮阔而苍凉的景色。
约莫一小时后,车队抵达目的地。
远处,一座并不算高大、但线条硬朗的火箭静静矗立在简易发射架上,白色箭体在烈日下反射着耀眼光芒。
箭体上,“先行者1号”几个蓝色字体清晰可见。那就是众人梦想的载体,凝聚无数人心血和期望的结晶。
众人下车后,宋词站在原地,凝视火箭几秒,眼神深邃得像在与这钢铁造物进行无声交流。
随后深吸一口气,转身跟着众人快步走向指挥控制中心。
一进控制中心,环境骤然切换。
巨大电子屏占据整面墙,密密麻麻的数据、实时跳动的曲线、火箭关键部位特写图像不断滚动。
键盘敲击声、指令确认声、设备运行轻微嗡鸣交织。
宋词看到了坐镇在此的王院士,快步上前,恭敬见礼:“王院士,辛苦了!劳您亲自督阵。”
王院士脸上挂着温和笑容,用力握了握宋词的手:“小宋先生,欢迎来到东风场区。”
随即向“金主”简单介绍了基地当前运转情况,“基地这套系统经得住多年考验,可靠性是顶级的。接下来,就看‘先行者’的表现了。”
简短交谈后,指挥中心气氛愈发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