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二百七十七章 懂人心的孩子

第二百七十七章 懂人心的孩子

“高泉宫的旧书?”

“对啊,我家有很多很多的书。”

两个少年人站在屋檐下,看着雨水与珠帘一般落下,礼低声道:“你也别讶异,我父亲珍藏的书有很多,甚至有不少是列国时期某个国留下的孤卷,十分地可贵,因母亲平日里就很严厉,我与兄长每天都要看书,可就连自小在宫里长大的我们,也看不尽那里的书。”

章业问道:“真有这么多书吗?”

“有的。”礼颔首道:“自从爷爷将咸阳宫的西苑也赏赐给父亲之后,父亲就留出了三座宫殿用来珍藏书籍,我平时看书都是挑着看,兄长所看的书一定也比我多,说不定会看看父亲留下的医书。”

说起自己的父亲,小时候的只是崇拜。

但越长大,礼就觉得自己与父亲有着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来自田安爷爷说过的一些事。

如果真如田安爷爷所说的那样,父亲五岁时就能通读诸子典籍,认识六国文字,那父亲的天资绝对是世间罕有的,这世上也很难再找出第二个。

礼又觉得这世上大大多数人,不……应该是绝大多数几乎是所有人都是像他这样平凡的人。

而现在,自己长大一些了,礼从对父亲的崇拜,转而现如今的心中觉得父亲藏着很多秘密,以及还未看完父亲留下来的书,总觉得父亲的书中藏着更多宝贵的学识。

那些宝贵的学识一定是能够受益终身的,且与老夫子所教的品德或者是冯去疾将要教给自己的本领有所不同的。

父亲拥有的学识一定是与诸子百家所不同的。

至少,在治国理念上,礼总觉得父亲的理念看似与诸子契合,但更深处却又有些背离诸子的学识。

礼觉得,如果父亲厌恶齐鲁学识,就不会请老师留下来。

但父亲在治国上依旧沿用法家之严酷,并且没有丝毫的松懈,又是迁民又是建设,几乎是在一次次的利用民力来建设国家。

当关中各县的搬迁结束之后,往后的军役与徭役会更频繁,而对官吏而言行使起来会更便捷。

章业问道:“小公子从雍城而来,为何不归家?”

礼道:“父母看见我就烦。”

“为何?”章业又道:“我父母就很爱我。”

礼又道:“我的父亲与母亲自然是爱我的,可他们不喜我在宫中留太久,他们希望我在外面长大,这样我就可以看看外面的人是什么样,希望我能看看更广阔的天地,如此才能增长见识,知道如何治理国家。”

章业听着有些恍惚了,他的注意力早就不在小公子的这些话,因小公子讲话的样子越来越像老夫子了,听着听着就令人犯困。

片刻后,见雨势依旧没有要减弱的架势,章业用手盖在头顶上,快步地跑开了。

礼依旧站在屋檐下,他觉得爷爷是陌生的,从小到大能见到爷爷的次数屈指可数,而父亲是亲密的却又有距离感。

这种距离感来自天赋也罢,来自自己的愚笨也好,礼总觉得若学得不够多,就不明白父亲的理想。

但若要学得更多,礼又觉得恐怕这辈子也学不完。

终于一场小雨停下了,礼坐在屋檐下看着从雍城带来的一卷书,这卷书当年秦惠文王时期的书,这卷书所记录的都是当年张子留下来的事迹。

这些事迹有些不一样,有些是一样的。

还有一些关于惠子与魏王的事。

有时读着这些事会觉得很有意思,但这些有意思的事背后,却藏着一场场的战争,战争就是人命。

如果六国一统了,希望对内的战争能够停息,对外扩张的战争能够多一些。

人要走出去,这是父亲常对他们说的话。

这一次北伐匈奴的战争带来了很好的效益,秦军得到了数不尽的牛羊与战马或人口,而这些对秦而言,都是财富。

而这些财富又会转而成为秦军将士们的财富。

等到雨停了之后,礼肚子也饿了,给自己与老师煮了一面,师徒两人就坐在屋内吃着。

“明天一早又要去潼关读书了?”

“嗯。”礼吃着面应了一声。

“你兄长做的面更好吃。”

听夫子这么说,礼道:“老师只是想兄长了才会这么说,其实我做的比兄长更好,等兄长回来给老师做几天的吃食,老师又会觉得兄长做的吃食不好。”

两位公子叔孙通都很喜欢,只不过小公子比之大公子更善于解人心意。

公子衡开朗且灵醒,小公子更懂人心。

如果你觉得与小公子相处得很融洽,那是小公子早就看穿了你的心思,被小公子看穿之后,他也会留有余地,不会说破。

与这样的孩子相处,你需要坦诚以待,否则他会与你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