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世界,长安城内。
晋阳公主李明达身穿素色道袍,头戴莲花冠,跪坐在两仪殿中,正拿着电子血压计给李世民测量血压,衡山公主李澄阳凑在一边,认真学习着。
很快,血压数据出来了,李明达对李澄阳说道:
“月宝,最近我教你的数字,你可会读?”
李澄阳点点头,盯着电子血压计的屏幕说道:
“139、86、75……这三组数字是何意?”
李明达认真说道:
“这是高压、低压和心率三项指标,高压不超过一百四,低压不超过九十,静息心率不超过一百,问题就不大但不能懈怠,需要每日测量。”
经过这几个月的调理,再加上饮食方面的调整,老李的身体已经大为好转,过去一百八九的血压,如今已经恢复到了正常值。
想想也是,能在高句丽战场上带兵冲阵的猛人,身体素质绝对是没的说,只要稍稍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李世民摘掉胳膊上缠着的测量束带,笑着对两个宝贝闺女说道:
“不用如此,每五天测一次便可。”
李明达板着小脸说道:
“那可不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事上不注意,就会酿成大错,女儿还希望父皇长命百岁,帮我带孩子呢,可不能就此离开。”
这贴心的话,直接把老李的眼泪给干了出来,他背过脸,用衣袖擦拭一下,故作轻松的说道:
“生老病死是正常规律,只要你二人好好的,即便为父撒手人寰,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
正说着,李明达又拿出血糖仪,开始教李澄阳血糖仪的用法以及采血针的安装步骤,像个操碎了心的小大人。
最后,小兕子还不忘将指夹式血氧仪夹到老李的左手中指,测量血氧含量。
等所有步骤全部做完,终于可以吃午饭了。
内侍将一道道精心制作的美食摆到桌上,老李刚要开吃,旁边的对讲机突然响了:
“启禀陛下,定州方面传来消息,牡丹仙子已经抵达平州,即将出关进入营州。”
武媚娘从平州联系范阳通讯点,范阳联系定州,定州联系洛阳,洛阳联系长安……简单几个节点,就能迅速得知两千里之外的消息。
老李想了想,拿起对讲机回复道:
“转告牡丹仙子,发动辽东民夫加固柳城,建立柳城通讯点,辽东道治所设在平壤,大力发展水运,弥补我大唐之短板。”
大唐的未来在海洋,现在平壤是个很好的试点,物资从山东装船直接运往平壤,不仅效率更高,同时还能节省大量路程。
等李世民回完消息,李澄阳歪着头问道:
“平壤城不是还没打下吗?父亲为何如此急切拟定了辽东治所?”
老李放下对讲机,笑眯眯的对闺女说道:
“李靖、李绩、苏定方三人都在,再加上牛进达、薛万彻等一众猛将,若是拿不下高句丽的都城,不用为父开口,他们自个儿都没脸再回来。”
灭掉高句丽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怎么治理,治理不好的话,这些地方很快还会丢失。
李明达啃了口杂粮窝窝,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电子钟:
“女儿再有十日便去仙长那里了,届时定能知道边关治理之策,还请父亲莫要心急,有仙长在,万事可解。”
李世民心里很感动,但看到女儿吃窝窝,又有点难受。
好在再有十天就能去混元宫了,到了仙家洞府,想必能吃些好的。
父女三人在两仪殿吃饭时,距离长安数千里之遥的中天竺王舍城的一处广场上,围满了僧侣和身着丝绸的婆罗门贵族,被佛门奉为大乘天和解脱天的大唐和尚玄奘,正在跟一位婆罗门教高层辩论。
这次辩论的核心是,天竺的婆罗门阶层,是否是真正的婆罗门?
五天前,玄奘在王舍城的一场法会上提出来,迅速在城中传播开来,就连临近城池的婆罗门也被刺激到,打算通过辩论的方式,斩下玄奘的脑袋。
王舍城附近的婆罗门高层集体出动,大有辩不死玄奘就不回家的架势,好巧不巧的是,玄奘也是这个想法。
佛祖下了命令,他只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尽可能将天竺变成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王玄策担心玄奘有安危,拉着使团成员以及正使李义表过来旁听,名义上是来长见识,实则是保护玄奘。
婆罗门教的人胆敢对玄奘不利,王玄策就第一时间率领穿着明光铠的大唐护卫,砍了这群用手擦屁股的腌臜货。
戒日王本来也想过来,但在王玄策的运作下,戒日王的丞相阿罗那顺突然找他商议给大唐进奉香料之事,无法亲临现场。
戒日王是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双料信徒,跟不少婆罗门高层都相交莫逆,他在的话,玄奘不一定能赌掉对方的脑袋,所以就找个理由支开。
当然,两人也没想过能借助辩论将整个婆罗门高层团灭,只要能在婆罗门教信徒的心里种下怀疑的种子,接下来他们就能自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