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带孔子打红警!求月票】
交了学费,赵嫣和赵蕊姐妹俩的上学就进入了倒计时,武媚娘生怕两个小丫头受委屈,又买了不少衣服鞋子和几套法兰绒的床单被罩,把姐妹俩感动得眼泪汪汪的。
周易将磨盘山的照片打印出来,放在八卦算盘上,结果显示的卦象既不是吉也不是凶,拆开后是个等】字。
“这是让我先等一等吗?”
他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收起算盘后,又将姐妹俩的清风牌和明月牌摆在三清殿的供桌上,接着将玉清、上清、太清的护身咒语都念了一遍,给两个平安牌加上三清道祖的印记,免得出意外。
咱混元宫出来的,安全等级不拉满怎么能行?
接下来两天,成了赵蕊的幸福时刻,想吃什么就给她做什么,就连平时限量供应的甜品,也可以撒开了吃。
短暂的放纵后,就到了周日下午,姐妹俩被周易和武媚娘送到了新世纪学校,成了两名三年级小学生。
安顿好姐妹俩,周易和武媚娘开车来到旁边的磨盘山上,实地看了一圈,又拿着罗盘进行堪舆,发现山里有问题,但具体是什么不太清楚。
卦象上模棱两可的,就连罗盘的指针,也出现了非吉非凶的预兆。
周易暗暗将这里标记下来,打算不忙了就来看看,不管山里有什么东西,咱都以逸待劳,冒头就秒!
混元宫内,孔子从文宣王殿出来,扭脸看了看自己的塑像,转身去了隔壁的武成王殿,认真拜了姜太公:
“我孔丘能来,相信太公望也可以吧?若得太公望教诲,一元学宫的底蕴,必将更加深厚。”
他感叹一番,走出武成王殿,见西施一个人在忙着腌大白菜,好奇的问道:
“荷花仙子,仙长何在?”
“去送赵嫣赵蕊上学了,等会儿就回来。”
孔子低头看着白菜,再次问道:
“这是何物?”
西施解释道:
“此乃菘菜,不过跟春秋时期的菘菜已经截然不同,用盐腌制后,能够长期储备而不腐坏,仙长那里还有一些种子,您带回去吧,趁着如今还是季节,可以先种上。”
一元学宫的建设还远远没有结束,为了防止坐吃山空,孔子已经开始安排人垦荒了,现代步犁配上马匹,犁地的效率非常高。
不过山顶垦荒还是很麻烦的,先耕地,再将地里的石头捡出来,接着进行平整,最后打垄成畦,方便浇水。
山后的甘泉附近,被子路带人连番挖掘,成了一片占地超过一亩,深度大概两米的小湖泊,能够起到山上储水的作用。
颜回在湖泊旁边立碑,写下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儒圣名言。
子游和子我贪玩,打算在院子里掘出一条婉转曲折的水道,以后可以跟师兄弟们坐在院子里来个曲水流觞,结果被孔子制止了。
现在要忙的事太多,每个人都连轴转,不能把精力都放在玩上!
孔子看了一会儿腌白菜的手法,逐渐明白了具体流程:
“咱们春秋世界,可有精盐?”
西施说道:
“距离云雾山不远的叶县,盛产岩盐,仙长说以后找找盐矿分布图,若是浅表层能挖到,就让一元学宫的人进行挖掘开采,足够日常开销了。”
岩盐相对来说比较冷门,但假如开采方便的话,比井盐、湖盐、海盐都方便,尤其适合制作各种腌渍类食品,岩盐特有的风味能让食材的味道更上一层楼。
孔子认真记了下来……要是能开采出洁白的食盐,对整个春秋世界来说,都是个巨大的提升。
至于运城盐池,这个留着给范蠡开采就行了,那里将会是经济命脉,谁能掌握,谁就有问鼎天下的资本,现在一元学宫刚刚起步,暂时没必要去开发盐池。
西施将一缸白菜腌上,拿着一块木板放在缸口,再搬来一块石头压上去,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吃酸白菜了。
刚做完这些,朱元璋也来了,他带了一堆武器和丝绸等礼品,每件礼品都系着红绸布,像极了民间走亲戚的小地主。
见到孔子,他恭敬的行了一礼,说起了这五天来的变化。
整个大明朝堂,再没人敢给北元等异族求情了,大家根据孔子列出来的十个国家,开始策划具体的实施过程。
除了东瀛之外,别的国家老朱并没有求快,而是列了个二十年计划,根据大明的实力徐徐图之,不能急躁。
现阶段,整个大明百废待兴,河北山东不少地方都成了白地,还需要进行移民,第一要务还是以恢复民生为主。
不过东瀛的银矿,已经被朝臣列为必须拿下的范畴了,有了白银,大明的货币政策才有操作的空间。
周易和武媚娘回来后,朱元璋捧着洪武之剑上前敬献:
“仙长,此剑乃我登基之剑,由百官督造而成,上面镶嵌的金银珠宝,乃是江南士绅所捐赠,今日便献给仙长,希望仙长垂怜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