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突然换了?
“正如此前陆凯解析的那样,意大利队的4312缺乏边路,托蒂和皮尔洛的双核一旦被针对就会变成两个黑洞。”瓜迪奥拉,“减少前场球员,立足于防守,扩增边路球员,激活皮尔洛的长传转移,激活双核,从而激活整个前场。”
“意大利队果然难搞。”
“难怪他们总是能以守势打出大比分,这场比赛我们攻的越猛,他们的攻势也就越猛。”
嘀!
一声哨响,全场比赛正式开始。
第三分钟,阿什利·扬接球下底后送出倒三角。
格罗索倒地破坏。
陆凯在小禁区外接球,带球逼近小禁区。
布冯稳重出击。
陆凯被马特拉齐和布冯夹击,倒三角斜传打在马特拉齐身上后变线,仍然形成倒三角。
小贝推射打偏。
足球滚出远端。
第八分钟,陆凯大范围转移找到阿什利·科尔,后者制造角球。
角球开出后,马特拉齐头球解围。
第十四分钟,意大利队开始还手。
佩罗塔这个球员以卖力的跑动著称,他顺着肋部前插。
托蒂拉到左侧前方,干扰卡拉格。
皮尔洛抓住机会,从中路发动过顶长传。
佩罗塔加速生吃坎贝尔,形成单刀。
瓜迪奥拉在场边摇头:“尽管已经没有因扎吉了,但皮尔洛的长传能力还是能够直接对我们的后防线造成威胁。”
皮尔洛长传给边路,激活边路球员。
给前面,激活前锋。
确实难防。
不过佩罗塔第一脚停球没停好,足球滚的较远。
罗宾逊因此出击。
最终封堵了足球。
第二十七分钟,格罗索左侧前插。
皮尔洛精准找到佩罗塔。
佩罗塔接球转身快速出球,格罗索带球在左侧冲击。
卡拉格迅速站住位置。
但格罗索果断内切。
卡拉格以为格罗索要下底,结果谁知道这个大高个右后卫就像疯子一样,这和阿什利·扬踢左后卫有什么区别?
格罗索进入禁区后一个爆趟,左脚横扫。
托蒂脚后跟磕球攻门。
足球打在费迪南德身上,没能形成攻门。
第三十三分钟,双方在中场争斗愈发激烈。
哈格里夫斯出球给陆凯。
陆凯背靠加图索后分球给乔·科尔。
乔·科尔撞墙回给陆凯。
陆凯一个油炸丸子彻底摆脱加图索后直接冲击后防线。
但马特拉齐和卡纳瓦罗位置站的很好,可以先后扑过来,和刚刚的加图索形成了无缝补位。
砰!
陆凯送出右侧直塞。
阿什利·扬前插形成半单刀。
砰!
“阿什利·扬一脚爆射!质量非常高……布冯神扑!”
世界第一门将布冯拒绝了阿什利·扬的成名时刻。
英格兰球迷们纷纷发出遗憾的嘘声。
“阿什利·扬不中用啊,陆凯都把饼送到他嘴边了,他都没能吃下去。”
阿什利·扬相当无辜。
事实上这一脚换成其他人来,搞不好都压不住。
他已经打的非常优秀了。
球没进,你们可以夸布冯,何必要践踏我呢?
“没事,踢的不错,继续保持!”陆凯跟各个队友进行了交流,示意大家不要着急。
黄健翔:“这就是陆凯的领导能力,别看他二十一岁不到,但他的比赛经验非常丰富。”
“这个阶段,双方已经互相熟悉了。拥有进攻主动权的英格兰队更容易打开局面。”
就像美洲球队七十分钟后往往就要进入颓势一样,他们在前期拥有足够多的机会改变局面。
第三十九分钟,卡莫拉内西传球被哈格里夫斯拦截。
哈格里夫斯传给左前方的巴顿。
巴顿传给回撤到中线的乔·科尔。
哈格里夫斯上来和乔·科尔换位,接球。
哈格里夫斯撞墙阿什利·科尔。
连续多次倒脚让意大利队的球员开始愤怒。
尤其是丢失了球权的卡莫拉内西,他疯狂的冲向哈格里夫斯。
哈格里夫斯躲过上抢,再回传阿什利·科尔。
卡莫拉内西脚滑倒地。
阿什利·科尔斜传巴顿。
巴顿给乔·科尔,后者再假意转移到右路,其实传了两脚,又传给了左路。
并且又在左路连续两次回传。
看得人昏昏欲睡。
直到乔·科尔突然在左侧前方发起冲击。
乔·科尔下底途中把球分给了过来接应的陆凯。
陆凯内切挑战加图索。
但下一刻又把足球回传给了哈格里夫斯。
陆凯转身前插,干扰卡纳瓦罗。
哈格里夫斯传到右侧。
阿什利·扬连停带传。
陆凯禁区内踩球而过。
阿什利·扬跟进打门。
布冯都快睡着了,突然来这么一下,身体没能完全调动起来。
何况陆凯在禁区内给阿什利·扬做球,谁信?
毕竟此前阿什利·扬已经让陆凯失望过了。
陆凯的射门转化率比阿什利·扬高多好吧。
唰!
并不犀利的射门擦着布冯的手指头钻入球门。
“goal!!!”
“一比零!陆凯和阿什利·扬联手打破僵局!”
“意大利队的链式防守居然被英格兰队打破了,而且还不是长传冲吊,而是传控!”
“如果说阿森纳的传控配合是水银泻地,那么英格兰队这次传控配合平平无奇,堪称催眠大法。”
“连布冯都被硬控!”
“哦!数据统计出来了,二十四脚连续传递破门!”
“这很不英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