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采集天地万物中的“万物气、万灵之灵、与万物物质”,将其投入内天地中,经过阴阳火炼化,提炼出最精纯的本源精华,再以这些精华为“土壤”,将“先天黄芽之种”埋入其中。
如此一来,“先天黄芽之种”便能在“万物土壤”中缓缓吸收浩瀚力量,借万物本源滋养自身,一点点萌芽、生长,逐步走向成熟大药,然后采摘……
不过“万物气”这东西,在练气第二层“食气境”时,赵云就曾炼化过万种物质气息,
所以这第一种“万物气”,本就蕴含在他如今无尽的法力之中,无需额外寻找;
而“万物物质”,更是在物质转化法的覆盖范畴内,加之赵云早就解析过无穷无尽的普通凡物,就连灵材也在宝矿库里逐一研究过!
刚好能作为“先天黄芽之种”扎根的“土壤”,这便达成了培育黄芽的两个基础条件。
至于第三个条件“万灵之灵”,其实也有部分基础:
当初凝练阴阳火时,他曾用阴阳五行灵材淬炼出阴阳五行灵粹与阴阳五行灵性,
所以他自身道基中,本就蕴含着不少五行之灵的力量!
接下来采集“万灵之灵”的过程中,便可省去收集五行灵材中“灵”的步骤,能省不少功夫。
这么算下来,赵云培育“先天黄芽之种”所需的“土壤”,比其他修士要省心得多。
但即便再省心,那“行万里路、过万重山、见万重水”的修行历程,那在一重又一重天地间,见证人与物从繁华到枯寂的种种感悟,依旧是必经之路,缺一不可。
毕竟万灵之灵再多、再强盛,也替代不了修士自身的体悟。
而且修行本就是极为个人的事,熔炼万灵之灵时,必须以自身的“灵”为主导,才能将外来的灵性与自身道基融合。
而自身的灵性虽由灵魂自然孕育,可若直接从灵魂中抽取灵性来主导,虽有玄妙之处,伤的却是自身本体根基,绝非明智之举。
且在修行之中,常有感悟涌现、心境蜕变,亦有种种境界突破的状态。
正好可以借着采集万物之灵的旅程,将这些灵感中蕴含的灵性摘录出来为己用,
犯不得为了一点自身之灵,去强行提炼灵魂深处那缕尚未成熟的至臻真灵!
而且那般做法,太过损伤灵魂与真灵根基,实在得不偿失……
赵云心中暗忖后,便将念头落到了实处,
接下来的两天里,他都在宝药库中忙碌,
且是对着库中那些氤氲着灵光的灵药、凝结着千年道韵的宝药,只小心翼翼采撷其中一丝一毫的灵性,
这般克制的从灵药中摄取一丝一毫灵性,既已足够满足培育“先天黄芽之种”生长所需“土壤”的多样性要求,无需采集过多,
同时这般丝毫数量的采集“万灵之灵”,对这些宝药造成的损伤也几乎微不可察。
如此一来,便不会引发宝药库内出现大乱子,更不用担心被人抓住把柄,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