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冬、李卫平带着家人围着灶台转,孙婆子在一旁指手画脚。
这热火朝天的景象,还真就有了几分“成功”的喜庆!
……
虽说接连两天都没收多少鲜叶,但陈大山家依旧是一片忙碌!
新房那边用来当厂房的两个厢房,现在已经可以投入使用,楼上的两个卧室也已经可以住人了。
陈大山昨天也在垒灶!
不过他垒的并不是炒茶的灶,而是指挥瓦工师傅把新房厨房里的灶台垒了起来。
而今儿一大早,他就让李二柱把大伙儿都叫了过来,风风火火地搬起了家!
干活的地方和睡觉的地方在一个房子里,肯定是会影响休息的。
最关键的是卧室不够,家里进进出出的人又多,只能让女人和孩子睡里屋,陈大山和曹庆丰在火屋搭床睡。
他都好久没跟赵慧兰亲热过了!
而且制茶的摊子越铺越大,做衣服的赵慧兰等人早就被挤到了角落里,压根就摆不开。
新房这边专门盖出来当厂房的厢房,刚晒透了潮气,面积足有老房子的堂屋两个大。
李跃进和李二柱父子俩抬着缝纫机往里走的时候,木工师傅刚把最后一个烫台摆好。
松木台面打磨得光溜溜的,下面还做了两层放东西的台子,旁边钉着放熨斗的木格。
其中两面墙立着樟木柜,是陈大山特意让木工师傅做的。
顶层摆布料。
中层做的木格,放什么东西都方便。
下层做着两排抽屉,用来放纽扣、拉链、花边之类的小而零碎的东西。
“快看那!”高彩霞突然指向墙角,眼睛带着惊奇:“大山兄弟还真就给咱们,在墙里做了个灶?”
“不不不,不是灶,是炉子,他先前说这叫……叫啥来炉着?”
李满仓媳妇跟着看了一眼,笑着接话:“那叫壁炉!”
“大山兄弟说了,到了冬天就到外面去把这炉子点上,又能让屋里暖和起来,又不会失火!”
高彩霞连连点头:“对对对,壁炉,大山兄弟想得真周到……”
李满仓媳妇闻言瞥了赵慧兰一眼,一边捂着嘴笑,一边揶揄道:“人家可不是怕咱们冻着了,而是怕把他自个的媳妇冻着了!”
赵慧兰俏脸微红,心里一阵甜蜜!
她摸着烫台边缘的木棱,指尖划过光滑的漆面,笑得眉眼弯弯:“别贫了,赶紧把东西分类摆好,往后咱们就在这儿干活了!”
女人们七手八脚地忙活起来,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和欢笑声,在宽敞的厢房里打着转。
“往后终于不用挤在那边堂屋遭人嫌弃咯!”
“这柜子打得可真好,啥都能放进去,再也不怕针头线脑丢的满地都是了!”
布料被卷成整齐的圆筒码上木柜顶层,半成品衣裳被叠得方方正正摆进木柜,剪刀、尺子、拉链、纽扣分门别类地摆放。
高彩霞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将已经完工的衣裳分类挂到新做的挂衣架上,像是挂上了一排彩旗!
女人们在忙活她们的事,陈大山他们也没闲着。
把新房里的两间卧室布置出来,倒是没费他们多大功夫。
家具都是新做的,只需要把生活用品搬进去摆好也就行!
真正的大工程是重新规划老屋,把那边厨房里的烘烤房拆掉,再在西屋重新搭建一个。
以前用来隔断卧室和火屋的竹墙得拆,顶上也得封,还得再做一些烘烤用的架子。
为了避免引起火灾,还得挖墙做几个类似壁炉的烘烤炉……
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夜幕降临,陈大山正带着一帮人在西屋热火朝天地干活,堂屋里突然传来了陈桂花焦急的喊声:“当家的,你快出来帮忙收货!”
“大山,你也快出来帮忙!”
“来了好多人,门口都在排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