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天幕也在继续播放。
法兰西帝国如日中天。】
但荣耀背后是血与火的代价。】
辉煌之下,危机四伏。】
拿破崙的扩张政策建立在永不停歇的战爭之上,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消耗。】
为维持战爭,法国每年徵兵20万,农村劳动力枯竭。】
他实行严酷的“大陆封锁”政策,企图以经济绞杀迫使孤悬海外的英国屈伏,却沉重打击了欧洲大陆自身的贸易。】
激起了强烈的反法情绪。】
对被占领国,他实行“以战养战”的掠夺方针。】
课以重税、徵用物资、强徵兵员,將沉重的战爭负担转嫁到当地人民身上。】
仅义大利就被徵收2.4亿法郎。】
这无疑加剧了当地民眾的仇恨。】
更令人詬病的是,他派遣军队从罗马教皇国和义大利等地,系统地掠夺了大量珍贵的古典文物和艺术瑰宝。】
將其源源不断运往巴黎罗浮宫。】
罗浮宫中的《蒙娜丽莎《米洛的维纳斯等珍宝,皆来自被征服地区的掠夺。】
这种文化劫掠,激起了整个欧洲知识界和统治阶层的愤怒。】
特別是拿破崙悍然入侵西班牙之后。】
在西班牙,反抗军以游击战消耗法军,20万士兵埋骨半岛,被称为“西班牙溃疡”。】
讲述到这里的时候,天幕还播放了一段经典的影视切片。
只见画面里的拿破崙,收到了一封从西班牙发来的密件。
拿破崙看了一眼,眉头深深皱起。
將密信往火里一扔。
“西班牙的事情为何总是这么糟糕?”】
……
此时的拿破崙,已从“解放者”墮落为“侵略者”。】
但拿破崙已经停不下来。】
他必须要获胜,必须要击败所有的对手。】
在通往“欧洲之王”的道路上,只剩下两个顽强的对手。】
依靠强大海军和海峡天堑固守的英国。】
以及广袤、寒冷、坚韧的沙皇俄国。】
无法征服海洋的拿破崙,决心先彻底击垮俄国。】
1812年6月,他集结了史无前例的“大军团”。】
一支混杂著法国人、波兰人、德意志人、义大利人等,总数超过65万的庞大军队。】
浩浩荡荡开进俄罗斯广袤的土地。】
拿破崙自信能复製以往的胜利,却低估了俄国的战略纵深与民族韧性。】
等待拿破崙的,不是期待中的决战。】
而是俄国名將库图佐夫精心设计的焦土政策。】
俄军主力避其锋芒,不断后撤。】
同时坚壁清野,焚烧村庄、城镇,摧毁一切可能为法军所用的物资。】
当拿破崙满怀胜利的憧憬,於9月占领莫斯科时,他得到的只是一座被俄国军民主动点燃的空城。】
以及满城的熊熊烈火。】
法国补给线被无限拉长。】
偏偏那一年又异常寒冷。】
严寒的俄国冬季提前降临,成为了法军真正的噩梦。】
没有御寒衣物,缺乏食物,士气崩溃。】
撤退,成为唯一的选择。】
撤退成为噩梦的开始:士兵们穿著单衣在雪地里蹣跚,战马倒毙在路边,哥萨克骑兵像狼群般袭击掉队者。】
三个月后,仅有3万残兵逃回法国。】
天幕外。
汉末。
刘备看到这里,基本上也是知道了拿破崙为何会黯然收场了。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曾经的拿破崙,他是法兰西民族的英雄,国家的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