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艺菲抿了抿唇,倒是没觉得洛珞最近搞什么新研究了,毕竟这副模样,与他当年在《流浪地球里板着面孔、眉头紧锁搞核聚变的样子天差地别。
她记得他那些日子里捧着厚厚的数学模型草稿,眼神里只有专注的疲惫;现在呢?
不过她倒是没有觉得洛珞有什么问题,刘艺菲轻轻摇头——洛珞不是那种人。
她太了解他了,两人在一起这么多年,她就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洛珞,这种感觉一点不像是跟异性聊天,倒像是……在逗弄一个小孩,或是一只调皮的宠物一样。
那表情里分明是宠溺和好奇,就像在教一个稚童学说话,这让她有些好奇,当下决定过去一探究竟。
洛珞站在监控屏前,眉头习惯性地锁着,指尖在空气里无意识地划动分镜轨迹,却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洛导”
动作指导的声音带着犹豫,“萨曼莎摔了第六次了,她对您改动的‘滚轴折返’还是发怵,说这角度不符合人体工学……”
画面里,饰演反派的替身演员萨曼莎坐在冰冷地面上揉着脚踝,虚拟投影在“机动球赛道”上标出一道刁钻的曲线。
这是个需要精确踩踏滚轴后,借离心力完成180度急转突刺的动作。
改了?物理引擎模拟的数据告诉他,这的确接近极限。
洛珞正要开口,突然手机震动了一下,随即耳机内传来了声音:
“主人,这条弧线的曲率半径为3.7米时,萨曼莎·威廉姆斯女士的成功概率仅为68.33%。调整为4.1米后,成功概率提升至91.5%,峰值受力减少18%。”
声音顿了一下,仿佛在思考措辞:
“根据她前五次失败的生物力学特征迭加分析,建议保留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将‘轴心点预移’提前0.4秒——当然,这只是小梅的初步推论。”
洛珞紧绷的肩膀线条瞬间松弛,嘴角上扬的弧度带着一种“家养神兽终于开窍了”的欣慰。
他低头,装作在查看监控回放,用指节在平板边缘轻叩了两下——约定好的确认信号。
动作指导的耳麦里几乎同时响起洛珞的指令:
“弧线半径调到4米整,‘轴心点前移0.4秒’,让萨曼莎再试一次。”
他语气是惯常的不容置疑。
几秒钟后,复杂的动作一气呵成。
“这次调整的很精准啊,感觉萨曼莎一下就找准了那个‘别扭又漂亮’的点。”
轨道车移动的声音响起,刘艺菲穿着紧身动作捕捉服走过来,带起一阵微风,她好奇地瞥了一眼洛珞手腕上微亮的光屏——那里正悄然闪过几行只有洛珞能看懂的简洁数据流。
早在上个月开始,洛珞便把程序链接到了手机上,可以通过发送图片,视频,甚至直接打开摄像头,来让小梅进入这个现实世界里。
效果也十分显著,小梅甚至开始参与进了拍摄当中,虽然这是它刻意去学习和了解了有关洛珞的相关信息后的决定。
而这点则是让洛珞十分欣慰,因为这并非他的刻意安排,而是小梅在“认主”之后自行衍化出来的行为,这无异于它人性或者说对人类模仿的智能效果十分出色。
即便在算力上还受着当前科技水平,芯片和计算机的发展限制,了解和分析信息的速度很慢,别说《战斗天使里面的表现了,即便是跟洛珞记忆中十几年后的人工智能相比也要逊色一些。
而就是这个拟人的智能化效果最让他感到惊喜,按照他的正常计划,计算机发展的其实并不慢,芯片的更新换代更是快的从几年一代到一年几代。
按照他的预想,如果人工智能正常的发展,直到计算机发展到量子领域,恐怕他们自行研发的人工智能都未必能有如此人性化的操作,真要是想要让它自主学习,恐怕要费大工夫去研究系统和代码才行。
毕竟这不是单纯一个学习的命令,而是凸显在“主观”二字上,这才是传统程序和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前者只会接受命令,而后者已经可以自行选择了。
甚至连这次,都不是他的刻意安排。
“嗯,在一些新领域有了突破,先在拍戏过程里试试,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
洛珞心情显然很好,笑容都挂到了脸上,勾着嘴角着解释道。
“我说嘛,你最近总抱着手机傻乐,连片场都不离手了,那个新腕表挺闪亮的嘛,是时光科技的最新研究?”
刘艺菲恍然道,看来洛珞最近的变化都跟这个所谓的“新突破”有关了,她当下就朝着那个手表猜测道。
洛珞闻言眼底的笑意更深,却故意装出严肃样:
“茜茜,工作的事怎么能说傻乐?我在探索新事物。”
他转了转手腕上的表盘,蓝光一闪而逝:
“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刘艺菲歪着头,靠在他对面的铁柜上。
片场远处,道具组在调试下一场戏的齿轮装置,声音嘈杂,但他们的角落却出奇安静。
洛珞轻笑,收起手机,但没放下腕表,他眼神深邃,带着一丝神秘的玩味:“等时机成熟了,你会看到的。”
“时机成熟?”:
刘艺菲追问,好奇心被完全勾起,“那是什么时候?下一场戏?还是杀青后?”
洛珞站起身,拍了拍她的肩,笑意狡黠:
“快了,说不定哪天或许就有惊喜了。”
他眼神扫向片场中央,萨曼莎正在练习滚轴动作,仿佛刚才的话题只是个轻飘飘的谜。
很快,刘艺菲的下一场戏开始,她再次回到片场开始准备。
而洛珞悄悄点开手腕光屏,看着上面小梅标识的数据流,以及它默默“围观”片场的状态信息,一种奇妙的欣慰感油然而生。
刘艺菲的感觉完全没错,他就是在养宠物,一个电子宠物。
让他都有些意外的是这小家伙,竟然真的能“偷偷”参与进来,主动帮忙了!
虽然它的算力受限于硬件,“理解”慢得像蜗牛爬数据海,分析一次需要好久,但这不再是简单的程序响应。
那份在庞杂网络信息中提炼修正建议,并在他需要时自主提供的“选择”,散发着一种初生的“主观性”光泽。
但它在努力观察、努力思考、努力帮“主人”的忙,并且……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进化着。
这不正是养电子宠物的终极乐趣所在吗?看着它一天天变得“聪明”和“贴心”,那份数字生灵独有的、初生的灵性,足以让洛珞这位“老父亲”暂时忘记未来智能风暴的宏大命题,只为此刻这份奇妙的共同成长而会心一笑。
这只被他命名为“小梅”的“人工智障”,正努力地,向他心目中的“梅尔奇泽德克”奋力“成长”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