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二二四章 皇帝正在静静的看着你

第二二四章 皇帝正在静静的看着你

这事儿胡相也只是与我进行了一番分析而已,真正做主的人也不是胡相,也不能真把这些怪到胡相头上去。

我朱亮祖倒也不是什么不知好歹的人。”

不把事情怪到胡惟庸头上,那还能怪到谁头上?

朱亮祖没有说,但在场的两人懂的都懂。

“你这么说,我就更惭愧了。

这事儿我是真没帮上忙。

我若不与你说这些,你到还能心态平衡一些。

现在发生了这种事,着实是我的罪过了。”

胡惟庸心里面高兴,表面上却对此进行认错。

三言两语之间,就已经把朱亮祖给拿捏了。

可见他对朱亮祖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该如何来应对,早就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

不然,做不到如同现在这样举重若轻。

轻易就把朱亮祖对自己的愤恨,给转移到了皇帝那边去。

“其实,这事一开始时,我并没有猜错。

还真就是按照我所猜想的这样进行的,皇帝是真准备把永嘉侯你给调到广州那边,进行坐镇。

徐达,邓愈,李文忠,冯胜等这些人都有事情要做,剩下的人里,永嘉侯你最合适。”

胡惟庸压低声音,一副要说一些关起门来的话的样子。

此言一出,顿时就让朱亮祖目光为之一凝,心神触动很大。

果然,前来见胡惟庸,是能从胡惟庸这里得到一些内幕消息的。

这件事,真的如同自己所猜想的那般,不会太简单。

“是冯胜还是那汤和,在里面做了手脚?”

他望着胡惟庸出声询问。

他更偏向于汤和。

毕竟汤和是老早就跟着朱元璋的,而且这家伙更是朱元璋的狗腿子,对朱元璋很忠心。

在朱元璋那里的地位,甚至于比徐达还要高。

但迄今为止,汤和却没能封国公。

这主要是当年,带兵攻打占据蜀中的夏朝明玉珍的时候,汤和作为一军之主帅,事情做的并不好,指挥不当,差点酿成大祸。

所以在后面论功行赏之时,汤和只捞了侯爵,没有封国公。

当然,在一些人的猜测里,朱元璋会把汤和给定个侯爵,还有一个原因,是要用汤和来压一下众多被封侯爵之人的不满。

以汤和的功劳,以及和皇帝的关系,尚且也不能得封国公。

那么这么多封了侯,觉得自己功劳很大,应当封国公的人,也会无话无话可说。

就这有汤和坐镇,廖永忠尚且对于他不能得封国公之事,心中不服。

后面更是闹事儿。

如此看来,似乎也很能印证这么个说法。

但是,对于汤和在今后,将会得封国公这事儿,几乎是没有多少人能够去怀疑的。

一方面,汤和资历是真的老。

打小光屁股和朱重八一块玩,甚至于就连朱重八去参军,都是汤和与他写的信,将他喊过去的。

若非有汤和,朱重八这个要饭花子,很有可能没有现在的这个地位。

而汤和本身能力还是有的,虽然比不上徐达常遇春这些人,可也不算太差。

有这些在,那么今后朱元璋就算是找机会抬,也会把他给抬到国公的位置上去。

不可能落下了汤和。

这个时候会如此做,也再正常不过。

他心里面的恼恨,愤懑都多少有些释然了。

若是为汤和让路的话,那他这边会被皇帝如此对待,倒也能说得过去。

不算处事太不公,谁让人家汤和老早就跟着朱元璋做事情了呢?

“不是汤和,也不是冯胜。”

自己所想居然不对?

听了胡惟庸的话,朱亮祖显得意外。

“那是出了什么变故?”

朱亮祖询问。

“是太子朱标说,永嘉侯不适合担当此任。

坐镇广州,防备西南,以及今后攻打西南的责任重大,事关国家根本。

需要派遣靠谱的人过去,以求万无一失。

所以陛下那边就改变了主意,做出如此调动的。”

胡惟庸的声音压的更低了。

“什么?!”

朱亮祖为之一愣,心绪顿时不稳了。

胡惟庸说这话时声音虽然不大,可能落到朱亮祖的耳中,却似有雷霆在轰鸣。

让他整个人的神魂都不由的为之一震。

居然是朱标?

是他坏了自己的好事?

他缘何便这般看不起自己?!

这一句话就把自己的国公之位给弄走了!

心中为之震动,气愤恼怒的同时,也觉得胡惟庸没有骗自己,说的都是真话。

这件事,就是如同胡惟庸所说的那般。

朱标这个猪崽子在朱元璋心里面的地位有多高,个人都明白。

他说一句,能顶别人说上一万句。

在而且朱标现在年龄越来越大了,朱元璋有意让他参与更多的朝政。

那么,在这次的事情上,朱元璋会听从朱标的意见,作出安排,把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给了冯胜,让冯胜来做这事,那也能说得过去。

而且也只能是朱标提这等意见,才让皇帝这么快就转变了心思。

别人,可没哪个能做到这些!

朱标!原来是朱标!

“多谢胡相告知我这个消息,否则,我到现在都还被蒙在鼓里!

胡相的分析是对的,这是有人从中作梗,才导致出现了这么个局面。”

胡惟庸连连摆手,示意朱亮祖不要再这么说。

并压力声音道:“这事儿我与你说一说,你心里面有数儿就行。

切不可心生怨对,更不能说出什么不敬的话来。

那是太子,是今后我大明的皇帝!

他要安排事情,那就只能让他安排,我们听从也就是了。

没看我这些时间以来,都是顺着殿下,从来都没什么忤逆吗?

那是君,咱们是臣,储君也是君。”

胡惟庸对朱亮祖进行了好言相劝。

“什么君?毛都没长齐的人罢了!

不是我们这些人,帮着他爹打江山,他哪来的君?”

朱亮祖腾了一下就火了,言辞更加不客气。

这些乱世出来的武将,大多数都是有着一身的毛病,谁都不服。

朱元璋这等开国皇帝能压着他们,可后面那些下小一辈的,他们下意识的就会轻视。

“慎言!慎言!切莫如此,永嘉侯你再这样,我可不敢与你交往了。

你要出了事儿,莫连累了我!”

胡惟庸连连出声相劝。

听了胡惟庸这话之后,朱亮祖深深吸了一口气道:

“胡相说的对,谁让人家是君呢,咱们这些人是臣。

哪怕当年出生入死,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杀了那么一场,也同样是臣。

只能任人摆布,受了天大的委屈,不公,也只能是忍着。

胡相好意我都记在心里。”

“你能如此想,我便放心了,事情要往开了想,以你的功劳和身份地位。

哪怕这一次没有捞到什么,那接下来,肯定也会给你有所安排,不可能一直让你闲置。”

和胡惟庸在这里说了一阵儿话后,朱亮祖告辞胡惟庸离去。

来的时候他对胡惟庸,满心的不满。

离去的时候,他依旧愤恨,不过这些却已经尽数转移到了朱标身上。

恨不得把朱标手刃了!

送走朱亮祖返回房中,重新坐在椅子上,胡惟庸再次变得悠然自得,风轻云淡。

事情成了!

话说,他在之前给朱亮祖说那样的一番话,帮他分析局势,并不是白分析的。

若是分析的准,那么自然而然便可以收获朱亮祖的好感。

若是分析的不准,事情对他更加有利。

就比如现在,这样轻而易举的就把朱亮祖这么一个开国侯爷,给引到了对于朱标十分痛恨上面去了。

朱标这猪崽子,敢夺自己的权,非让他好看!

……

大约三个时辰后,一封密信已经送到了朱元璋的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