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些人哪有那么多耐心。
就在第三天的时候,他们看见逸老爷子的随行一个个奄奄一息。
就武断这些人活不过明天。
于是跟随逸老爷子的兵士在外面玩了一周后。
去报告李炳德,说逸老爷子和那些随行,全部死亡。
李炳德高兴。这下没有人再约束他了。
乾隆帝也一直想弄明白事情的真相。
就派了一个代表皇帝的官员。随着梅如雪爷爷的押粮车队赶往边塞。
当到达边塞细问逸老爷子的情况的时候。李炳德听官员说逸老爷子没死。当时吓坏了。
可是他就咬定不是他干的。
他说不知情。那个官员也没有办法,要求李炳德写一封信给乾隆帝说明情况。就回朝了。
官员藏了一个心眼。想把李炳德的信和那封说逸老爷子变节的信上的字迹比对一下。验证一下笔迹。
那李炳德花花肠肠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所以信上的字迹完全是他自己平时练习的笔迹。比对,根本就查不出来。
最后这件事情,真的不了了之。
但是梅如雪的爷爷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并且,他和李炳德之间也是矛盾重重。
尤其是后来,边塞的一个部落,拿了很多金银珠宝要求归顺朝廷。李炳德就要把财富据为己有。
梅如雪的爷爷意识到李炳德的心思。就横加阻拦。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李
炳德看见驻守边塞的兵士虽然认同梅如雪爷爷的做法。既把这些财富押运回朝廷。
但是人都是有私心的。
李炳德为了得到这笔巨大的财富。
居然命令几十名兵士潜入那个部落,在井水里投毒。
导致全部落几百人几天之间全部死亡。
然后李炳德又告知朝廷。说已经平复边塞叛乱。还像模像样拿回京城一些珠宝。
乾隆帝高兴。嘉奖李炳德。
梅如雪的爷爷是知道整个事情经过的人。
他觉得李炳德这个人太阴险了。
于是调动自己心腹。慢慢把归降部落送的那笔财富转移到梅龙镇。
梅如雪父亲接收了这笔财富。
本打算把这笔财富上交给朝廷。
可是还没等上交呢。就传来父亲已经病死的通知。
原来李炳德把那些财宝全都放在了自己的大营里。以为万无一失。
可是,他没有想到。他派去看守珠宝的几个人。居然都很欣赏梅如雪的爷爷的主张。
同时他们对李炳德让人投毒杀死那么多部落居民很是愤恨。
于是他们就联系梅如雪爷爷的心腹。
把这些财宝移花接木。就运到了梅如雪爷爷的大营。
事情是隐瞒不住的。当最后一箱财宝运送到柳河梅家时。
李炳德也发现事情不妙。于是开箱验宝。发现几十个大空箱子摆在那里。欲哭无泪。
李炳德把梅如雪的爷爷视为仇家。
天天挑衅。终于,在给兵士发粮饷的时候。
李炳德找了一个梅如雪爷爷的小闪失。争吵不断。
一天两天十天。李炳德故技重施,给梅如雪爷爷的水里下了毒药。
梅如雪爷爷被毒死了。
李炳德又加急回报朝廷。说梅如雪爷爷暴病身亡。
而那时的逸老爷子,朝廷已经查明,说是有人陷害逸老爷子。
因为那笔迹根本就不是李尚书的。
虽然逸老爷子获得了自由身。也全家搬回自己的府邸。
可是看见自己居住的一段时间的梅如雪爷爷的官邸。
想着梅如雪爷爷和自己唠的闲磕。
话语犹存,人却不在了。心中不免悲凄。有些心灰意冷。
借故自己身体不适。再也不参与朝政。
至于说李炳德,因为总是噩梦连连,总是梦见有人向他索命。
所以情绪压抑,郁郁寡欢。几个月后,一命呜呼。
李家上诉朝廷,说李炳德死的冤枉。
还说梅如雪的祖父私藏了巨额财富。要严办梅家才是。
因为边塞部落李炳德说是收复的。乾隆帝念其功劳,给李炳德儿子安排了一个职位。
所谓的安抚民心罢了。
因为梅家也死了人,而且李家人所说的财富死无对证。
也就没有了下文。
但是李家后人却是恨死了梅家人。
尤其是李家后人还听说,那些被移花接木空无一物的大箱子。
在一场战事之后。有人说全部运送到了梅龙镇的梅家。
李家后人就一直认为,梅如雪的爷爷,就算在死后。也让其手下把藏匿的财宝运送到家。所以李尚书恨死了梅家人。
逸老爷子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遇到恩人的孙女。
虽然逸老爷子让人查找过梅家人的下落。但是,都无果而终。
想想恩人都没有见到过自己的孙女。逸老爷子的悲情就可以理解了。
这么多年,自己的双胞胎孙子每一次出现在自己身边的时候。
他都会想起梅如雪爷爷说的那句话:
“我的小孙女两岁了,我还没看见过呢。等有空闲了,回老家去看看。
听着逸老爷子的诉说,梅如雪的脸上已经是泪流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