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风波
第二天一早。
王信按照约定的日子,前往扬州会馆拜访陆仲恒。
陆仲恒属于清官。
清流的清,不是清廉的清。
地位高,实权低,潜力大,所以在扬州会馆常住,扬州会馆也需要陆仲恒这样的青年才俊坐镇,预示一方势力的兴盛。
也可以看出,文官的抱团。
陆仲恒能利用扬州会馆,扬州会馆也能借用陆仲恒,包括远在金陵的林如海。
这就是官官相护的根。
不过,今日见到陆仲恒,明显心情不好,笑容很难看。
王信没有客气,直接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陆仲恒没有隐瞒,虽然语气平静,王信却能从中听出压抑的不满。
“说起来,倒是与薛家有关。”
“薛家?”
王信好奇了起来。
“你可知道梅翰林此人?”
梅翰林与陆仲恒一样,都是翰林,也属于清流。
清流只在官员们之间有名气,外人反而不得知,也没什么机会接触。
翰林院的翰林,王信大多不认识,也不知道。
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有两千多,这些还是在京的,算上不在京的,去地方办差,那就更多了。
不过梅翰林不同。
“薛家二房的姻亲?”
“就是此人。”
陆仲恒点了点头。
“他排挤你?”
王信猜测。
陆仲恒惊讶的看了眼王信,再次点了点头。
王信内心了然。
薛家大房已经去世的大老爷,生前帮衬了梅翰林,犹如当年甄士隐资助还未高中的贾雨村类似,那时候的梅翰林也没有高中。
后来梅翰林高中,又进入了翰林院,一下子发家了。
薛家大老爷需要梅翰林的名望,刚刚起家的梅翰林更缺财物和其余支持,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定下了姻缘。
薛家二房的嫡女薛宝琴和梅翰林儿子的婚约。
再后来。
薛家大老爷去世了。
薛家的实力也一日不如一日。
按照未来的轨迹,梅翰林会悔婚。
说明梅翰林是个小人。
其实梅翰林的年龄很大了,翰林院又不是一定能出头的地方,只是起步最高,并不是结果,越是这样,梅翰林越是着急。
一个萝卜一个坑。
机会就那些,梅翰林必然打压新人。
如陆仲恒这些新翰林。
双方不和,王信不觉得奇怪。
不过王信还是想要确认一件事,因此询问道:“那梅翰林的人品怎么样?”
陆仲恒摇了摇头。
但是没有多言。
王信不再追问。
陆仲恒认为此人的人品不行,如果只是陆仲恒他一个人的看法,自己倒不会偏听偏性,不过想到原文里梅翰林的做派,其实已经证明了。
此人并不可靠。
自己得想个办法,让薛家的婚事和此人解除。
一则薛岩是自己的重要合作伙伴,关乎自己的许多大事,如果梅翰林成为他的姻亲,以梅翰林这样的小人做派,说不定哪天会与自己发生冲突。
都说利益为重。
可怎么来看?
最后还是看人。
犹如后世大部分的投资机构,投资往往看的不是项目,核心是人。
亲贤臣,远小人。
这个道理何时都不为过。
就像自己。
身边的人,乃至提拔的人,绝对不会有忘恩负义的小人。
而梅翰林就是忘恩负义的小人。
其次是薛宝琴。
薛宝琴这丫头,自己还是很喜欢。
之所以最近把她留在自己身边,除了牵制薛岩,还有就是当做自己的妹妹。
既然如此,明知道是火坑,当然不会视而不见。
只是自己的想法,薛岩不一定能理解。
薛岩可不知道梅翰林的人品。
目前对于薛家而言,特别是二房,与梅翰林一家的婚约,对于二房是有大利的。
此事还要从长计议。
陆仲恒不知道王信的想法,不想与王信纠结此事,陆仲恒看来,此事与王信没有关系,王信能与自己同仇敌忾,已经算不错了。
便笑着问道:“你这趟回京,前方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比较顺利,解决的快,反而朝廷这边。”
王信也笑了起来。
没有太过隐瞒,把半年前与张吉甫的约定讲了一遍。
陆仲恒明白了,内心忍不住感慨。
有实力的人,在哪里都吃得开。
张吉甫是未来的阁老,实际上大周朝廷的掌舵人,多少人巴结都没有机会,而王信却能和此人谈条件。
凭什么?
能力。
此人从军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与属下团结一心,就是此人最大的资本。
哪怕张吉甫也会重视此人。
陆仲恒忍不住问道:“你真不打算投靠张吉甫?”
“不是我不想投靠,是他不收我啊。”
王信苦笑。
“难道传言是真的?”陆仲恒双眼大睁,一脸的不可思议。
“什么传言?”
王信跟着好奇。
翰林们没有实权,但是最接近中枢,朝堂上的风吹草动,这些清流能最先知道,也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越发突出清流们的重要性。
陆仲恒压低了声音,轻声说道:“传闻是太上皇出手,所以张阁老才放弃把你拉到他身边,成为他的人。”
“你是说太上皇看重我?”
王信有些不敢相信。
“要不然呢。”陆仲恒越发觉得可能,神情凝重了起来,提醒道:“需要知道,当初是张吉甫把你带回京城的,他没道理突然不用你。”
这下子,屋里陷入了安静。
王信和陆仲恒都开始沉思起来。
被太上皇看重,当然是天大的富贵。
可一朝天子一朝臣。
太上皇太老了。
皇帝与太上皇关系不和,如果皇帝亲政的那天,太上皇的臣子,恐怕都不会有好下场,就算平安脱身,前途也绝对会受到影响。
陆仲恒眉头紧皱。
恩师保持超凡的地位,这才是最好的。
而自己进入翰林院,虽然没有一官半职,却能在翰林院养望,积攒资历,反而不急着外放,等待最好的时机。
倒是王信。
太过惹眼了。
藏也藏不住,如果被太上皇看重,王信难道还能推诿不成。
虽然短时间内会受到重用,但不利于未来。
而且王信负责武,也是恩师重要的人,恐怕会超出恩师的计划,打断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