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要用成百上千枚炸弹,才能炸毁一座桥。
但现在,他们只需要用几枚,甚至一枚炸弹,就能完成任务。
它和gps类似,阿美莉卡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判断是精准。
无论是gps能够直接传输位置,还是说激光制导导弹,它们都让战争的形态变得更加准确。”
来自越战一线的情报,会同步给莫斯科,当然也会同步给燕京。
加上西方媒体大肆宣传gps,燕京当然也知道gps的存在。
钱院长说完后,幽幽道:
“这个东西很好,但它不适合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困境。
不适合我们的北越同志们。”
坐在对面的男子马上读懂了钱的话:
“没错,它更适合进攻方来使用,而我们的北越同志是防守方。
他们更需要的是,能够威胁阿美莉卡飞机的武器。”
这玩意对北越而言,有用,但是用途有限。
你用这个去炸南越的基础设施、物资运输路线,压根没用。
人家的物资是从海上来的。
人家的基础设施被炸毁,以阿美莉卡当下的工程能力,修起来快的很,你要付出的代价那是很惊人的。
所以对北越不实用。
对北越能够起到立竿见影作用的,需要是能有效打击阿美莉卡飞机的导弹,这个才能真正意义上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破坏阿美莉卡的制空权。
这就是林燃没有战争经验的体现。
他只知道这玩意在越战的时候大放异彩,但想不到,阿美莉卡大放异彩,不代表对北越也管用。
钱院长走到另一块黑板前,再次拿起粉笔:
“但是,不代表这份资料就没有用了,它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灵感。
“我们目前的地对空导弹,制导系统就像一个近视眼,它在复杂环境下很容易‘看不清’目标。
但这份资料,为我们的导弹装上了一双新的眼睛。”
他指着黑板上的光学制导原理图。
“我们不必完全复制他们。
我们可以利用我们自己的优势,将这种眼睛安装在我们的地对空导弹上,让它们能够自主识别和锁定目标,而不再依赖容易被干扰的雷达。
我们真正的敌人,是阿美莉卡人的轰炸机。
它们在高空投弹,用高射炮很难打中。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威胁它们的武器。
过去我们一直在研究地对空导弹,但我们的制导精度不够。
我们无法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精确锁定目标。”
越战打了很长时间,华国一直都知道,北越需要的是制空权,需要的是保护他们的领空。
华国也没少提供高射炮给北越。
但这不够,远远不够。
所以一直,51区都有地对空导弹的立项,也一直在推进。
钱院长从资料中的一张配图上找到了灵感。
那是一张描绘激光制导炸弹光路图的草图。
这张草图,详细描绘了激光束如何被光学传感器捕捉,如何被半导体电路处理,以及如何最终转化为舵机指令的过程。
激光制导的原理是利用半导体传感器捕捉目标反射的脉冲激光信号,通过逻辑电路计算出炸弹与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置偏差,再利用气动舵面进行修正。
“阿美莉卡人将半导体技术应用在了光学传感器上,使得传感器能够精准地捕捉到激光信号,并进行高速计算。
这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我们过去一直专注于如何提高雷达的功率和抗干扰能力,却忽略了另一个方向,光学制导。
同样,我们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实力,em至少在这项技术上会不弱于阿美莉卡人。
我们完全可以将这种光学制导技术,应用在地对空导弹上,会怎么样?”钱院长兴奋地说道。
他的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一个全新的导弹模型。
这个模型,将不再依赖于容易被干扰的雷达,而是依赖于更难被干扰的光学。
虽然光学制导有其局限性,但在近程和中程防空领域,它将是雷达制导的一个完美补充。
在51区看来,阿美莉卡简直是天顶星科技,鬼知道他们获得了什么外星科技。
gps出来后,这样的错误判断更加严重。
实际上,此时的华国在获得东德的光学仪器后,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技术储备已经和阿美莉卡没有本质区别了。
“时间,我需要你给我具体的时间。”中年男子问道。
钱院长升出两根手指:“两个月。
但不是完成全部的系统,而是完成一个可用于实战的原型。
这个系统将包含我们最新的光学制导和半导体技术。
它不会像我们过去的地对空导弹那样,需要依靠雷达的笨重指引,它会自主地锁定目标。”
对方斩钉截铁道:“好,我必须要看到两个月之后,我们的地对空导弹给阿美莉卡一点颜色。
狠狠锉锉他们的锐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