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计划建造的“无畏”级战列舰,“狮”级战列巡洋舰相继建成下水后,排水量在3万至4万吨左右,平均航速能达到25节,这些老一代的主力战舰通通过时,必将被淘汰。
如今世界海军的发展方向就是“战舰越造越大,装甲更厚重,航速更快,火力更猛”,相应要费的金钱就更多。
这个让扶桑联合舰队心中不安的小插曲过后,剩下的时间倒是波澜不惊。
大楚皇帝郑国辉率领的“椰城”号编队在近距离的观察了扶桑国联合舰队后,便知趣的离开了危险的海上区域,转到对马海峡的出口方向去了。
他知道
日俄如此规模的大海战,不可能在狭窄的对马海峡里打起来,那里也腾挪不开,对扶桑国联合舰队并不十分有利。
就如同在窄巷中拔枪互射,固然能够严重伤害沙俄舰队,扶桑联合舰队自己也难以避免遭受严重炮击伤害,这是笃定的事儿。
不管怎么着,海峡出口周边的广阔海域,才可能是海上争锋的真正战场。
天黑以后
“椰城”号编队也实行了严格的灯火管制,与“华山”号重巡洋舰拉开了十多公里的距离,在周边海域低速徘徊。
大主帝国皇帝郑国辉和海军部大臣何祝成上将坐在装桢奢华的会议室里,一人手上拿着一根雪茄烟在抽着,看着眼前的海图指指点点。
“这么看来,今明两天的夜里,是沙俄舰队最有可能通过的时间,也是最有可能爆发海战的时间?”
“回陛下的话,是这样的。沙俄舰队主力启程离开金兰湾至今已有十天,就算绕一个大弯,也差不多该到了。”
“嗯,那我们就坐等看戏。”
“陛下圣明,沙俄舰队北上必须经过对马海峡或者是津轻海峡。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
何祝成海军上将双手环抱着,用一只手托着下巴,考虑着说道;
“扶桑人在对马海峡布置了联合舰队主力,肯定是判断沙俄舰队有很大几率走捷径,从对马海峡强行通过。
基于各种情况
我和海军部各位长官研究后,也倾向于这一观点。
沙俄人是粗暴直接的性子,不喜欢弯弯绕,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海军战术。
若是依着微臣的性子,我宁愿率领舰队从扶桑国东面的西太平洋绕一大圈,自萨哈林群岛附近的宗谷海峡而入,避开正面的联合舰队。”
“哦……这倒是蛮新奇的战术,说说看?”大楚皇帝郑国辉感兴趣的问道。
他们现在做的兵棋推演,就是假设各种情况下的遭遇性大海战,分析利弊,这才是精髓之处。
何祝成海军上将神情严肃的说道;
“陛下,您请看
进入海参威的航道有三个,分别是最近的对马海峡,扶桑国严防死守的津轻海峡与北方的宗谷海峡,三者必居其一。
沙俄海军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选择的不能说有错,只不过失之与直白。
与其走津轻海峡,不如直接闯对马海峡。
津轻海峡位于扶桑国各岛环抱之中,海峡更窄,夜晚闯过去的海峡环境更差,非常不利于大编队行动。
想要保密,等于痴人说梦。
对马海峡好歹宽一些,若是实施严格的灯光管制和信号静默,悄悄溜过去有很大几率,所以沙俄舰队愿意赌一下。
这个选择不能说是最坏,但绝不是最好。
仅从纸面数字来看
对马海峡是处于对马岛与壹岐岛之间的水域,海峡由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222千米,最窄处41.6千米。
在夜晚视线不良的时候
仅靠水兵的瞭望,最远也只能观察到三至四海里外的情况,这是沙俄舰队愿意冲过去的主要因素,概率还不小。
反观宗谷海峡,其长约一百公里,最窄处的萨哈林岛南端克里利昂角到北海道最北端宗谷岬宽约43千米。
也就是说
宗谷海峡与对马海峡的宽度差不多,而长度整整缩短了一半还多。
以舰队低噪音的十一节航速通过,通过对马海峡需要11个小时,而通过宗谷海峡只要5个小时。
这意味着
沙俄舰队通过后者的隐蔽性极大的增加,宁愿付出绕行二天的代价,上策也应该选择宗谷海峡。
另外从战略战役层面来看
沙俄舰队主力当前并不追求与扶桑国联合舰队决战决胜,长达220多天的远洋航行,令整个舰队的状况非常堪忧。
只要抵达海参威港就是胜利,至于下一步的海上决战,那可以视情况而定,选择最有利于乙方的时间和地点,可以让获胜的几率大增。
舰队指挥必须服从于整体战役战略,这也是微臣更愿意选择宗谷海峡的最重要决定因素。”
“嗯,最后的这一句说的好。又不是上赶着投胎,选择对马海峡是一个败笔呀。”大楚皇帝郑国辉认同的点点头,神情中表示嘉许。
现在的情况,正在向扶桑国期望的方向发展。
所以,指挥严重失误这个因素,确实是沙俄舰队战败不可回避的一点。
如此庞大的舰队,穿越对马海峡需要整整11个小时,那么意味着在天黑以后,夜晚8点钟就必须进入海峡。
这个时间窗口非常紧张,稍微一耽误,在第二天天亮之前,沙俄舰队主力就无法驶出对马海峡,从而被发现。
而宗谷海峡就自由的多,可以在深夜时分任意一点穿越,天亮之前离开就行了。
一百公里的宗谷海峡不仅是缩短了一半多距离,被发现的概率也不是降低一半,而是降低了七成甚至八成。
从服从整体战役角度来看,选择宗谷海峡方为上策。
220多天的长途航行都经历下来了,又何必急于这两三天呢?
大楚皇帝郑国辉是旁观者清,对这种情况也是满眼无奈。
沙俄舰队想找死也不是这么个死法,只能说扶桑人运气到了,挡都挡不住。(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