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299章 先民!再吏!后官!沈阁老朝堂画饼

第299章 先民!再吏!后官!沈阁老朝堂画饼

第299章 先民!再吏!后官!沈阁老朝堂画饼

皇极门下。

当沈一贯听到沈念称他想出的“火耗交公,以厚赏代常例”之法乃是下下之策后。

不由得嘴角一抽,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他自认此策乃是“为朝廷排忧解难,为天下百姓减负谋福祉”之良计,实在想不出沈念有何理由反对。

沈念大步走出。

先是瞥了一眼沈一贯,然后朝着御座上的小万历躬身拱手。

“陛下,臣以为沈侍读主张的火耗银占田赋税银三成,实为苛税,以厚赏代常例之法,实为苛政,完全不可行!”

沈念一张口,便将火耗银定义为苛税,厚赏代常例之法定义为苛政。

“火耗之损,非百姓之过,加税三成,之于士绅或是九牛一毛,但之于乡村老农犹如泰山之石压于赢卵,轻者典卖布衫黄牛,重者卖儿鬻女,失田失家,使得村墟炊断,此等额外盘剥,横加底层百姓之苦,实在一条鞭法之外,绝不可行!”

“至于厚赏代常例之法,更是驱虎引狼之策。若以缴税效率定赏银多少,则富县收税易、穷县收税难,富县之胥吏愈富,穷县之胥吏愈穷。底层百姓田赋难收,非抗税拒交,而是无钱可交。”

“若依缴税效率定乡里胥吏收入,那地方胥吏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催交赋税,有可能青苗之期便始,甚至提前一季催收,甚至会采用拆屋拉牛等暴力手段,为自己谋得厚赏。长此以往,天下必乱,全国田亩必将再呈兼并之态,而一条鞭法也将被百姓视为如洪水猛兽的害民之法,新政改革将毁于一旦!”

“自古以来,施仁政者方能得民心,而今若将国事民政当作生意买卖去钻营,无疑于是倒行逆施,将失天下民心……”

当沈念讲过“以厚赏代常例法”的危害后,张居正、殷正茂、申时行、王锡爵等人都认可地点了点头。

此法实为急功近利之法。

短期高效,但一旦形成定制,底层胥吏为了厚赏,绝对能将底层百姓剥削得家破人亡。

小万历微微皱眉。

沈念所言的负面影响确实存在,但沈一贯之策,仍是他目前听到的最有利于朝廷的计策。

若沈念没有良策,他还是倾向于执行此策。

沈一贯听完沈念的驳斥言论后,忍不住反问道:“听沈阁老刚才所言,火耗银应由朝廷承担,田赋常例更应无条件取消,若是如此,不知该如何解决乡里胥吏的生计问题?他们可不会听一句‘民为贵’,便不问吃喝、不顾家人死活地为朝廷倾力办差!”

沈一贯这个老狐狸,深谙朝堂论辩之道。

沈念否了他的计策,他知辩解会落入下乘,便直接反问沈念该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

沈念挺起胸膛,高声道:“火耗银本就应朝廷承担,田赋常例本就应无条件取消,至于乡里胥吏的生计问题,理应由地方州府出资解决。”

听到此话,沈一贯不由得面露兴奋,找到了驳斥沈念的理由。

“陛下,沈阁老真乃圣人也!以前他的主张是‘苦一苦百姓不如苦一苦官员’,而今入阁之后,他的主张已变成‘苦一苦百姓不如苦一苦底层胥吏、苦一苦地方官员、苦一苦朝廷!”

“但是,不知沈阁老明不明白,没有朝廷,哪来的大明子民!没有官府,哪里来的民康物阜!”

沈一贯骤然提高了声音。

“若依沈阁老所言,火耗银让朝廷承担,田赋常例无条件取消,国库之银如何维持朝廷日用?地方胥吏如何还能倾力办差?沈阁老所言,看似为了天下黎民,实则是为了自己的仕途与名声!”

“沈阁老深谙驭民之术,今日所言传到民间,必然会有诸多百姓夸赞他心系百姓,对其感恩戴恩。反对其言者,百姓必深恶之。”

“但朝廷若顺其言,则苦了地方胥吏,苦了天下官员,甚至苦了陛下,日后,若因国库无钱,军费难支,灾民难救,这应该是谁的责任?谁又能负得起这个责任?”

“沈阁老不惜挖空朝廷,也要厚待百姓,实为他的擢升之道。”

“然若民富国穷,大明江山必将倾覆。沈阁老入仕以来,擅于沽名钓誉,为获民心,伤朝廷,伤天下士大夫,伤天下士绅久矣,今日之事,若如他所言去做,大明必亡矣!”

……

“陛下,奸臣自己已经跳出来了!”沈一贯扯着嗓子高呼,然后跪在地上,以头贴地。

……

这一刻,皇极门下甚是安静。

两列文武百官皆没想到讨论田赋常例,竟讨论出了一个隐藏至深的大奸臣。

一些看不惯沈念擢升太快的官员感觉甚是过瘾,觉得沈念这次要栽了。

一些经常充当常朝摆设的官员,瞬间没了睡意,双眸明亮,盼着接下来的剧情能够更精彩一些。

小万历也有些发愣。

他觉得沈一贯言辞过激,但细细一想,又觉得沈念将百姓看得比朝廷都重,甚至比他都重要。

张居正、殷正茂、王锡爵三人站姿挺拔,一动不动。

他们在等沈念的解释。

申时行见四周安静得可怕,忍不住扭脸看向沈一贯,说道:“不至于!不至于!不至于!”

论和稀泥,申时行向来都是专业的。

这时,沈念朝前走了一步。

唰!唰!唰!

所有官员的眼睛都聚焦在沈念身上。

众人皆知,沈念入仕以来,在朝堂上就没有吃过亏。

沈一贯直接将其定义为“沽名钓誉的误国奸臣”,他必会反驳。

沈念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朝着小万历微微拱手。

“陛下,臣是贤是奸,臣觉得无须自辩,有疑惑者去吏部翻一翻臣的考绩簿便知。”

此话一出。

诸多盼着沈念栽个大跟头的官员都感觉到自己的愿望要落空了。

沈念以民为贵,常言“苦一苦百姓不如苦一苦官员”不假,但他对朝廷之功,也是远高于大多数官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