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仔细一琢磨:“此计大善,唯一问题就是人数了。放火烧山假装攻山的人不能太少,否则山匪不会怕咱们,就不会逃。而咱们兵力有限,假装攻山的人多了,在山道口打伏击的就不可能多。”
傅崧卿道:“伏兵部队不必太多,只要把所有火铳兵都集合起来,便有几十挺火铳,用两个鸳鸯队护住这些火铳兵,就可以打伏击了。另一边烧山佯攻的人可以多一点,再多弄些假旗。”
队长皱起眉头:“这岂不是把十二个鸳鸯队兵护送四个火铳兵的基本阵形扯散了么?若是此计不成,反而因为阵形乱了,被匪军有机可乘,导致大量火铳兵牺牲,我这个做队长的肯定要担责任的。”
傅崧卿心中一紧,暗想:糟糕!南宋有些将领就会怕担责任,不敢进行大胆的战术,这位队伍都这样说了,多半不会同意。
但他没想到的,队长咧嘴一笑:“他娘的,怕个屁,担责任就担责任,要是太过死板,也有可能害得兄弟们被落石砸死在山道上,还不如用你的计策试试。”
说完,他又补充一句:“此计若成,给你计一大功。”
傅崧卿大喜,心想:这队长和我想的不一样。
队长赶紧开始安排起来,山正面,安排了主力部队,而山背后的密道口,只安排了两个鸳鸯队,护着所有的火铳兵。
接着,正面的部队开始放火烧山!
正面浓烟滚滚而起,密林起火燃烧。
山上的山匪果然慌了,很快,一些胆小的山匪便从那唯一的道路溜了下来,刚到山脚下,还没站稳,埋伏在这里的几十个火铳兵和两个鸳鸯队就出手了……
火铳、火箭,对着山匪一阵热情的招呼。
山匪自乱阵阵,瞬间就崩溃不成军,还活着的全都下跪投降。
柳山贼寇,轻易就平定了。
——
当傅崧卿随着剿匪队回到泗州城时,还在城门口就受到了岳文轩与宫二娘子的迎接。
那队长上前一步,大声报告剿匪经过。
有趣的是,傅崧卿本以为那队长会将功劳全部拒为己有,说是他自己想到的计策,却没想到,队长一句都没有胡说,把傅崧卿献计的事情,全都原原本本地讲了个清楚。
宫二娘子点了点头:“傅崧卿,此次剿匪献计,立了大功。你原本欠下的八十军棍,就给你将功抵过吧。”
傅崧卿大喜,赏赐什么的都不重要,能不挨那八十军棍,保住面子,才是他最想的。
啊,不对!
差点忘了这次去剿匪的真正目的,他应该为之欢喜的,应该是粮道打通,马上就有大量的粮食能运输过来,增援泗州百姓了。
百姓们没有失望……
几天后,从楚州增援过来的粮食大量到来了。
同时到来的,还有工学官、农学官。
北宋的人一来这里,马上摆出了要大力抓生产的架势。
这个举动,也让本地乡绅和百姓安了心……
既然要抓生产,就不是来“抢一票就走的”,而是打算好好经营此地,这对本地人来说,是件再好不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