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 化学老师讲数学卷4k
刘荣国满口答应,心里却在寻思,能有多强?
他们走后,高振东掂了掂兜里的一套巴克球,嗯,这东西不错,等钕铁硼面世了,就能给言之不预玩了,不过得盯着她们玩,好玩归好玩,这东西不小心吞下去还是有些麻烦的。
不对,到时候得再提一套出来,双胞胎,懂的都懂。
——
先不说刘荣国烧炉子的事情,毕竟要一点点时间,而潘工那边的速度那是真的快,说第二天到,那就是第二天到。
毕竟都知道,高委员这里的时间,那真是越来越不好约了。
“高委员,您看,这里还算兵强马壮吧?”潘工很是自得,院里和部里的支持,那是真的没得说!
搞工艺的来了一大堆。
应化部又不傻,这是机会啊,工艺这东西,往往不见得只针对某一种具体的产物,而是到处都有得用的。
没准这一来,不但能解决碳纤维的原丝工艺,还能学到能用到更广泛的工作上去的东西。再说了,就算是没有这个,仅仅是解决碳纤维的生产,其吸引力就足够让应化部这边提供一切尽可能的支持。
高振东看着这乌泱乌泱一大片的同志们,也很是高兴,某丽?嘿嘿……
说是一大片,其实也不多,毕竟能见到高振东的,还是得挑一下的。只不过比起正常情况下一次性进入的人,的确要多一些。
而这里面,不少同志也是一脑袋的圈圈,不是说碳纤维的关键工艺研究么?怎么一竿子给支到十七机部来了?
要说两者之间有联系,那勉强可以说得上的就是两者都是材料?
我是谁?我在哪?我来干什么?不少同志心里都浮起了类似的三连问。
好在同志们也是经验丰富,来都来了,部里的指令总不会有错的。
高振东也不拖拉:“同志们,那我们就开始吧!”
在一片轻轻的掌声中,高振东再次挂出了上次那张工艺流程图,不过这一次不是全图,仅仅只是包含了从原液到原丝这部分。
看多了麻烦,不是高振东自己麻烦,而是对同志们来说比较麻烦。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两件事情。”
听着高振东的话,同志们看着高振东在黑板上另外写下的两行字。
“聚丙烯腈初生纤维凝固成型”
“聚丙烯腈纤维的加工处理”
在场的同志们都是懂行的,虽然以前没搞过这玩意,但是这不妨碍他们把这两件事情和图上从原液到原丝的一步步步骤给对应起来。
“我们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原液的净化和脱泡,当然,这里的混批是常规操作,我们就不再赘述……”
高振东侃侃而谈,同志们听得也很认真。
听得认真,就会有问题。
当高振东停下自己对净化和脱泡的讲解的时候,有位同志举起了手。
“高委员,这里我有个问题,净化过程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我们对此研究有限,没有相应的产品可以使用,这一步是不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这位同志倒是没有想着等靠要,而是直接问这一步里面的离子交换树脂是不是需要研究。总不能什么都等着高委员给吧?这点儿自觉性,同志们还是有的。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高振东摇了摇头:“不需要你们从头开始,到时候你们可以去我指定的单位,和他们合作,应该速度能快一些。不用担心,这个单位是你们系统内部的。”
螯合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之间虽然有区别,但是也有统一的地方,金城大学那边对螯合树脂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在他们的合作下,自己再搭把手,这个离子交换树脂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不过高振东的话,听得应化部大部分同志就是一愣。
不是,你怎么对我们部委比我们自己还熟悉,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哪儿有搞这一类东西的。
防工委:不知道就对咯……那东西哪儿能轻易让人知道了。
不过很明显,这个问题,他们现在绝对没法从高振东那里得到答案,反倒是潘工,心中又是一块石头落下来。果然,部里领导透露过的,高委员一向喜欢准备前置技术的习惯,从来没变过。
有高振东这个包票在这里,同志们就不再纠结这件事情。既然这位委员同志说了有这个东西,那想必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人家就算是再喜欢开玩笑,也不可能把玩笑开到这种事情上面。
“同志们,对净化和脱泡这个部分,还有没有什么疑问?”高振东笑问道。
“没有!”同志们的回答很有精神。
这东西,简单!如果抛开一些材料上的问题的话,这一步实际上大致是他们在各种化工产品生产中的常规操作。
高振东点了点头,很好。
接下来的事情,就给了同志们当头一棒。
果然,一开始给的甜枣,是让我们习惯习惯的,就是个开胃菜啊。
原因很简单,接下来这一步,直接让一半以上的同志直接陷入了云雾之中。
“我现在选定的纺丝工艺,是干湿法纺丝……”这句话很容易懂,特别是从纺织部门支援过来的同志,听着这话那叫一个亲切。
干湿法的质量,要比湿法好,当然难度也大一些,不过这个在高振东这里不是问题,因为干湿法里,“干”的这一部分最重要的参数,对他来说是现成的。
“干湿法纺丝过程中,原液经过计量后,从喷丝头挤出,经过一定厚度的空气层后,在凝固浴中形成初生纤维……”这一步也很容易理解,毕竟化纤这年头是已经有了的,例如的确良。
“这个初生纤维成形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双扩散过程,这个过程对成品纤维的质量和纺丝连续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双扩散过程,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