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五百七十章 道谢

第五百七十章 道谢

看见自己儿子醉成这个样子,老人笑着摇头:“随他们去吧,庄户人的日子,不就该这样热热闹闹的?”

第二天,周大福迷迷糊糊被灶膛里的柴火噼啪声吵醒的。

他翻了个身,太阳穴像被牛蹄子反复踩踏,鼻腔里还残留着昨夜的酒气与肉香。

“醒了?”陈淑敏的声音从灶台边传来,带着一丝忍俊不禁。

周大福撑起半个身子,看见媳妇正往粗瓷碗里舀玉米碴粥,蓝布衫袖口挽到肘弯,露出的手腕上还戴着他送的银镯子。

昨夜的记忆碎片突然涌来:自己抱着三叔公的脖子大谈卡车零件,酒碗碰得叮当响,还有最后趴在饭堂的桌上,看见陈淑敏的碎花裙在马灯下晃成一片彩云……

“我……没出啥洋相吧?”他摸着干燥的嘴唇,声音沙哑得像砂纸。

周大福也有点不太自信,对于自己的酒量还是清楚,但是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多,所以心里也没有什么谱。

陈淑敏转身时,眼角的笑纹藏都藏不住:“你说呢?把炒菜师傅的炒勺当成方向盘,非要演示‘挂三挡’,差点把醋坛子撞翻。”

这话让周大福的耳尖瞬间发烫,他没有想到,自己会出这种洋相,估计这件事情,没有个三五个月,根本就是平息不了。

不过幸好的就是,自己是在城里上班,平时很少回周家庄,下次回来,估计大家都已经忘记这件事情。

周大忠正被李秀兰用湿毛巾敷额头。

他盯着屋顶的梁木,努力回想昨夜如何被架回家,只记得李秀兰的辫梢扫过自己的鼻尖,还有二柱的笑声在耳边打转:“大忠你可真行,把喜糖塞进裤兜,说要……”

此刻他摸着光脚底板上的土渣,突然发现脚上的布鞋只剩一只,另一只不知丢在哪个角落。

“起来喝碗醒酒汤吧。”

李秀兰的声音像浸了蜜,却让周大忠心虚得不敢直视她的眼睛,不过还是乖乖照做

当周大福顶着鸡窝头走出院子时,晒谷场上早已热闹起来。

众人看见,昨天晚上的“主角”纷纷开起了玩笑。

周大福听到众人的调侃,只能进行一些无力的反驳。

就这样,在众人此起彼伏的调笑声里,陈淑敏端着洗漱水从井台回来。

看见丈夫窘迫的模样,陈淑敏终于憋不住笑出声。

陈淑敏则掏出块手帕,轻轻拭去周大福领口的酱汁,指尖划过他发烫的脖颈:“赶紧洗洗吧,咱爹娘说,晌午要带咱们去给十六叔道谢呢。”

井台边的铜盆里,清水映着一张宿醉未消的脸。

周大福望着水面上自己乱糟糟的头发,突然想起昨夜在饭堂,陈淑敏站在马灯下给他递酒的模样——那时她的眼睛比任何星辰都亮。

另外一边周大忠则盯着水中晃动的树影,想起李秀兰蹲在他身边,用手帕擦去他嘴角的油渍,指尖的温度比灶台的火还要暖。

“头疼吗?”李秀兰递来搪瓷缸,里面是泡好的浓茶。

周大忠接过时,摇了摇头:“看来,下次不能喝那么多,现在头还有点痛!”

李秀兰笑骂:“谁叫你来者不拒,不然也不至于这样!”

周大忠连忙保证:“媳妇,你放心,下次不敢了。”

很快到了中午,吃过午饭之后,周大福和周大忠两人,就好像,约好一点,同时来到周益民的家里。

周益民家的雕花木门虚掩着,铜制门环上挂着串晒干的辣椒,在晨光里红得发亮。

周大福和周大忠站在门前,手里的红纸包喜糖被攥得发皱,糖纸摩擦声惊得门楣上的麻雀扑棱棱乱飞。

“吱呀——”门被推开条缝,露出张满是皱纹却笑意盈盈的脸。

周益民的奶奶拄着枣木拐杖,银发在脑后挽成个松垮的髻,蓝布衫上还沾着喂鸡时蹭的谷粒:“大福、大忠啊,你们俩过来是找益民吧?”

“太叔婆好!”周大忠慌忙鞠躬,腰间的钥匙串叮当作响,“十六叔在家吗?我们想跟他道个谢。”

老人往门里让了让,堂屋飘出的艾草味混着槐花香:“益民那小子天不亮就扛着鱼竿往河边跑了。”

周大福把喜糖塞进奶奶手里,红纸包上的“囍”字在阳光里格外鲜艳:“那我们去河边找十六叔!这糖您收着,是咱婚宴上的喜糖。”

老人摩挲着糖纸笑出声:“哎哟,瞧瞧这喜字剪得多俊!你们年轻人办事就是利索。”

河岸边的柳树正甩着新抽的枝条,芦苇丛里传来水鸟的“啾啾”声。

两人踩着鹅卵石往前挪,河水在晨光里泛着碎金,远处的青石板上坐着个戴草帽的身影,钓竿斜斜戳进泥里,脚边的竹篓里躺着两尾活蹦乱跳的鲫鱼。

“十六叔!”周大忠的喊声惊飞了停在钓竿上的蜻蜓。

周益民回头时,草帽檐下露出半截叼着的麦穗,他笑着挥了挥钓竿:“你们俩酒醒了?”

同时还在调侃:“春宵一刻值千金,舍得这么早就起来!”

两人听到周益民的打趣后,顿时脸都红了。

吱吱呜呜:“十六叔”

周益民没有继续调侃,他知道,凡事都要有一个度,不然就算你是开玩笑,也会变成真的。

河风送来湿润的水汽,周益民的白衬衫被吹得贴在背上,露出隐约的脊柱沟。

他拍拍身边的石头让两人坐下,钓线在水面荡起细小的涟漪:“昨儿婚宴热闹得很,你俩醉成那样,可把新媳妇累坏了。”

周大福摸着岸边光滑的鹅卵石,想起陈淑敏今早给他泡的浓茶,鼻尖突然发酸:“要不是您帮忙,我们哪能这么顺当……”

话没说完就被周益民打断:“既然你们都叫我十六叔,我能不帮忙吗?”

芦苇丛深处传来“哗啦”一声水响,周益民猛地甩竿,一尾银鳞闪闪的鲫鱼在空中划出弧线,掉进竹篓时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周大忠的布鞋。

三人就这样,在河边聊着天,周益民在钓着鱼。

周大福和周大忠两人,经历过之后,终于明白,为什么喜欢带着村里,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也想学周益民这样。

不过两人知道,根本就不现实,谁叫他们没有像周益民这样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