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已经看过好几次《目击者》了,他对大作家转型电影导演的第一部作品简直叹为观止,还邀请魏明有机会去戛纳玩玩。
他相信这样的全能天才肯定还会有作品的。
魏明笑道:“我正在国内拍摄一部电影长片,也是我的首部电影长片。”
他只是把话说到这里,雅各布眼前一亮:“现在拍?半年肯定能拍完吧,请完成后第一时间找我!”
雅各布说的很诚恳,这就算是正式邀请了,戛纳起步比威尼斯晚,但如今全球影响力已经是三大第一了,靠的就是艺术和商业的结合。
而魏明作为有着国际影响力的著名作家,活动家,音乐家,哪怕他拍成狗屎一坨,也具有相当高的商业价值和话题度,更何况从《目击者》的品质来看,怎么也不会比之前那些中国大陆导演差吧。
魏明也在等着他这句话,《放羊班的春天》无论是成片时间,还是影片风格,戛纳都是最佳选择。
不够先锋,所以不适合威尼斯,不够政治暗黑,所以不适合柏林。
然后雅各布又详细了解了一下拍的是什么类型的电影,魏明说是改编自他自己的中篇《放羊班的春天》。
这部算是魏明动物系列里最早翻译成英文的,不过雅各布是个法国人,还没看过这部作品,准备回头找来看看。
他又提醒:“戛纳很重视全球首映,所以希望电影拍完之后首先送选戛纳,然后再考虑发行上映的问题。”
这点威尼斯和柏林要松一些,不过以后也会越来越紧,也就大导演可以破例。
被盛情邀请来了威尼斯,结果下一部作品却选择了戛纳,魏明这种实在人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而等他回到房间,威尼斯电影节官方也派人前来问候,明天就是闭幕式和颁奖的日子了。
魏明在雪姐霖姐身上都没有过这种脚踩两条船的愧疚感,现在他终于体会到了,所以对威尼斯工作人员态度也非常和蔼友善。
等人一走,枫哥立即过来八卦:“小魏,刚刚那个阿江跟小夏他们是两口子啊?”
“什么两口子,就是合作关系啊。”
“是吗?”枫哥纳闷儿,“那我怎么见他们住的一个房间啊?”
“什么!”
~
就在魏明和枫哥一起八卦的时候,北大校园里,魏红正和同学们参加李大钊蔡元培塑像落成典礼,这是当初77、78两级学长捐款建造的,可惜提议者魏明不在现场。
这天北大来了很多高级领导,场面不小。
仪式结束后,魏红身边的同学跟她讨论起武汉大学全面推行学分制的事。
武大是国内第一个实施这个政策的,只要修满学分就能毕业,提前一年半年也是常事。
后来87级的雷钧同学更是只用了两年就完成了大学所需学分,并做了毕业设计。
听得魏红羡慕不已,北大虽然也有学分制,但并不是完全学分制,还是保守了些。
她恨不得直接飞到珞珈山,要不是被校规限制,自己可能两年就完成学业,去美国留学了。
她主要还是惦记着自己在香港的股票,想着亲自操作,甚至想要炒一炒美股。
自从去了一趟香港,她觉得自己变了。
魏红很警惕这种变化,于是今天的思修课没有逃,难得上了一节。
其实魏红的这种向往外面的思想在此时的国内大学生群体里是一种普遍现象,外面的书籍、讯息、思潮进来的太汹涌了。
魏红还算好的,她只是单纯地想帮哥哥赚钱,但很多大学生被影响的更深。
蛤蟆镜,喇叭裤,还有萨特被称为80年代三大精神污染。
80年代随着萨特作品和思想传入中国的,还有他的“终身伴侣”伏波娃,她的《第二性》也在风气开放的武大等著名学府开始传播。
~
“获得终身成就奖的是黑泽明、让-吕克·戈达尔、路易斯·布努埃尔……”
威尼斯电影节颁奖典礼上,一共12位导演获此殊荣,这也是威尼斯第一次颁发终身成就奖,所以就来了一次大放送。
魏明认真听了一下,没有自己的名字。
那给自己安排的是什么奖呢。
接下来答案清晰了,是最佳处女作奖。
这个奖项本来是主竞赛单元的,这次竟然破例颁给了《目击者》这个展映单元影片,还是个短片,可见《目击者》这部先锋短片有多么受认可。
魏明上台,拿到了一座银狮,跟自己昨天在圣马可广场买到的大小差不离。
魏明诚恳地感谢了威尼斯的喜爱:“说实话,非常意外能站在这里,我认为自己本质是讲故事的人,谢谢大家我的故事的认可,也希望能带给大家更多的故事,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影像的。”
除了这个处女作奖,魏明还拿到了费比西影评人奖最佳影片,这个奖不是正式奖项,是国际影评人颁的奖,规则更宽松一些。
来了一趟,拿了两个奖,离开威尼斯的时候枫哥说:“是不是觉得圆满了,没遗憾了。”
魏明心道,我遗憾大了,来了意大利,却没睡莫妮卡·贝鲁奇,这相当于白来!
18岁的莫妮卡·贝鲁奇啊!
~
飞机飞回了魔都,魏明跟枫哥就分开了,他要回燕京述职,顺便夸夸魏明为国争光,奖杯也由他先带回去。
魏明则是去了一趟苏州,一是探班雪姐,二是带走喜子~
……
(今日保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