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融在那种状态下,沉浸了大约有一炷香的时间,才从蒲团上缓缓起身。
他站在那里,随着丹田内气旋的旋动,气旋外围如冰丝般的尾部勾连着周遭空间内的天地元气,一种奇异的感知随之发现……
段融发现,他能如此清晰地感知到这方空间内的细腻气流。
在这方密闭的空间内,随着他的呼吸,空气是在流动的。而空气的流动和天地元气的弥漫,其实是两种流动,但这一刻,借由天地元气的弥漫,他能清晰地感知到空气的流动。
这是难以描述的感觉,是对于所处空间环境的一种整体和细腻交织的感知力。足够多的细腻构成了一种整体。
这种感知,和神识探查不同。神识的探查是需要集中神念的,但这种来自丹田气旋的感知,就好像六识与五官一般,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知,是一种一直临在的感知。
就在这瞬间,段融忽然就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为何所谓的气旋境大圆满,就是世间武学的最高境界。
过了这道坎,再进一步,就是洞冥境的法则之力,那已经与武学无关了。
而直到他自己成就了大圆满,直到他站在这里的此刻,才真正地了解了这其中的差别。
气旋境大圆满,之所以是世间武学的最高境界,不光是因为对意境的领悟,达到了最高深处。
若非对于意境的领悟深入到了某种境地,也不可能凝结出大圆满境界的气旋。
但也还有另一点,那就是大圆满境界后,丹田内的气旋,和周遭环境里的天地元气的勾连能进入一种细腻洞察的状态,从而形成一种整体和细腻交织的感知力。
有此感知力在,任何武功,都如虎添翼。
因为这种感知,可以洞察秋毫之末。
段融忽然心念一动,两手一翻,磷丝手套便已经赫然在手,闪着淡淡的银光。
他忽然身形如鬼魅一闪,两手一前一后,如银光乍现,便陡然拍出。拍出的瞬间,他却身形倒转,右手如猴子捞月般向身侧探去……
段融一招接一招地打了过去,在这斗室之间,他身形忽闪,银光如水。
大约半炷香后,他忽然收招而立,此刻段融站在那里,双目精光内敛,方才打过的招式如影子一般在他的脑海里兀自循环不止……
他方才打得只是一套普通的擒拿武功。但段融很清楚,这是他有生以来,打得最精采的武功。
其实,以他的武学境界,早已经贯通百艺。
无论是剑、是刀、还是擒拿、腿功,他皆可以让那各种套路,从他领悟的意境的境界里演化而出,而且毫无桎梏,全是活招式。
但即便如此,还是不如他方才打得那套擒拿精彩。
因为他方才打的那套擒拿,多了一种东西,那就是有了气息。
因为有了气息存在,招式就不仅仅是活招式而已,而已经成为了一种活物,是如同有生命一般。
周遭的空气流动和天地元气的弥漫就如同水一般,如那些招式在空气里和天地元气间运转,就如同活在水里的鱼。以此观之,所谓意境的领悟,无论多么高妙,也只是对于鱼本身的领悟。但是,离开了水的鱼,就是死物。只有在水里的鱼,才是活蹦乱跳的,也是捉摸不透的。
“武学里的任何一击,无论是多么平凡,抑或多么精妙,都和周遭的空气流动和天地元气的弥漫有着莫大的关系。”
“原本就是一体的。”
“所谓世间武学的最高峰,就是洞悉这种整体性。从这个整体性出发,任何武学都是无相的。”
“无相亦是万相。因为任何一记技击,都要相应当下的气息流转,而且随着这一记技击打出,气息流转便会因这一击而改变。也就是你打出的那一击,在打出的当下就在转变成另一击,因为气息的流转已经变了。”
“而如果是两人搏击,气息变化之繁复,会以几何倍数攀升。”
“一击就有万相。”
这一刻,世间武学的最高峰,让段融的心头一阵震颤。
“可惜,这世间武学的最高峰处,不过就是通往法则之力的一条园小径罢了。”
段融微微叹了口气,手一翻,闪着银光的磷丝手套已然不见,他缓步走出了修炼密室。
从修炼密室的入口假山那里走出来,明亮的阳光一阵晃眼,段融抬头瞄了一眼那日头的方位,大约午时刚过。
往昔,他都是六天就会从密室出来一次,这五六个月来,都是如此,萧玉、吕青竹她们自然都掌握了这规律。而段融也一直依例而行,从来未曾不遵守过。
但这次,他却是第五日就成就了气旋境大圆满。照那个规律来看,他算是提前一天出来了。
他没有去吕青竹那边的院落,而是直接回到了自己的院落里了。
一进院里,只见在阳光撒落的院子里,沈觅芷正在那里练剑,剑光忽闪。
段融成就气旋境大圆满后,走路已经能做到近乎无声,轻功加上对气息的洞察,几乎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
故而,段融走入院子,沈觅芷压根没察觉到。
他忽然轻咳一声,沈觅芷陡然打了个激灵,剑光倒转,才发现是段融站在不远处。
段融瞄了沈觅芷,只见她额头亮晶晶的,闪着一层细汗。“你这路剑法。练法上,跟之前变化不小啊。”
沈觅芷道:“青竹小姐指点过我,有了些新的领悟。这些日子,慢慢融进去了。”
“原来是她指点的。”段融笑道:“剑路是对的,但你的本心呢?”
“本心?”沈觅芷微微一怔。
段融道:“你原本的剑路是由本心而发,可谓自有生机。我从来不指点你具体的剑招,只告诉你一个模糊的思路。不是我不愿意讲,我那是在给你成长的空间。青竹的教法,喂狗可以,养不出剑意。”
沈觅芷站在那里,浑身一阵发冷。虽然她刚打了十多遍的套路,浑身大汗淋淋。她一直以为吕青竹比段融教得好,因为她教得仔细。不像段融那般,只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她一琢磨就是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
但这五六个月下来,她也渐渐有些觉察。吕青竹的确是毫不藏私,倾囊相授,但她教的是她自己的东西。
她讲得很是详细,又亲自给沈觅芷演示,沈觅芷也觉得她对于剑法的领悟更高明一些,故而便开始按她教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