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之南,寿春。
高顺撤淮北之军后,寿春被围的形势解除。
然而寿春城中军民错失了今年的夏收,城中粮秣枯竭。
哪怕袁术,围城之际虽然能用金银贵重奢侈品买来吕布、刘勋的高价走私粮。
可城中男女五万余口,根本不是那点走私粮食能喂饱的。
随着高顺撤围,刘勋为了应对即将爆发的大战,也不再给袁术贩卖粮食。
其他的袁术旧部虽分属各方,也都本能等待着袁术创造奇迹,再拉扯一支军队,滚雪球壮大势力。
显然这次他们要失望了,袁术是真的没那个力气与心气了。
对袁术这种人来说,这辈子真没怎么挨过饿。
高顺撤围,走私粮道断绝后,袁术终于体验到了饥饿的感觉,他的汉末人生也算是圆满了。
饥饿能使人清醒,穷途末路之际,袁术哪里还有雄心壮志可言?
找一个安稳能温饱渡过余生,能让妻妾子女、追随者们生活下去的地方,就成了袁术此刻最大的奢想。
于是就在中原各州激荡之际,袁术带着愿意随他离去的三万余人离开寿春,顺淮水而下,一路抄掠、勒索获取粮食,企图走徐州、青州前往河北依附袁绍。
他太了解袁绍了,只要他肯低头,袁绍肯定会将他捧在手心,甚至随身携带,生怕世人不知道他这个犯错的弟弟已经认错了,宽宏大量的兄长也原谅了他,还带在左右,如似手足一样。
可寿春被围期间丢失了城外阵地,战舰、运船之类不是被袁术烧了,就是跟着孙贲叛逃,再要么就是被吕布高顺缴获。
因此袁术的迁徙队伍一路上尽力搜集舟船,现在淮河被严重破坏,残存的人口哪里还有制造大型舟船的必要和需求?
就算想造,也缺乏这个技术储备和人力、物力。
当袁术所谓的大军流浪到盱眙时,全军没有一艘像样的战舰或大船。
军民队伍混杂,俱是身形消瘦羸弱,铠甲、旗号更是不全。
许多士兵的装备还不如流寇,一路跋涉,时刻都有男女饿毙于淮水南岸。
虽然袁术已经向他的好兄长派去了使者,可袁绍此刻哪里还敢招惹袁术?
更不敢拿袁术要进献的传国玉玺,现在雒都、许都双方对峙,袁绍敢收留袁术,私藏传国玉玺,那极有可能遭受雒都、许都双方面的讨伐!
谁拿到传国玉玺,谁的正统性就更强一些!
盱眙,企图渡淮走泗水而上的袁术再次被徐州军阻截。
关羽统率三十余艘战舰组成的徐州水师在泗水口排成一线,火红汉军战旗飘扬。
但有敢北渡的舟船,只要投降,徐州水师自然不会杀降。
若是持军械弓弩意图夺取北岸大舰,这些大舰上的弓弩手自会从容攒射,将这些袁术部下最后的余忠勇烈之士尽数射杀,鲜血染红北岸水域。
袁术军队去年险些在徐州制造两次水攻,虽然没有成功,可破坏了彭城、下邳的军屯、民屯,造成了极大的生产破坏。
期间更是分兵抄掠,并掳掠男女到军前效力,徐州人深受其苦。
关羽所督的水师兵员就来自彭城、下邳的渔民,此刻是真的没人愿意受降,恨不得射杀所有的袁军吏士。
哪怕到了如此绝境,依旧有数千人组成的敢死兵强突北岸战舰群,意图夺舰。
可关羽背依泗水口结阵,船帆半扬,深秋微弱东南风吹刮下,关羽的水师战舰与南下汇入淮水的泗水水流达成平衡,稳稳悬立北岸水面。
而南岸小船小舟缺乏船帆,人力划桨摇橹,艰难抵达北岸时又要遭受泗水暗流冲击,因此距离北岸战舰越近,受到的阻力越大,船上参与战斗的袁军吏士更是要舍命划桨、摇橹。
对战舰之上的弓弩手而言,袁军小舟抵近后前进速度骤降,同时船上吏士顾不得相互防御,要大开大合摇橹划桨……这么美好的箭靶子,实在是举世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