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959章 到底谁最满意

第959章 到底谁最满意

其实关于这个年代,内地拍得比较好的电影,让卫东脑海里就记得一部。

是那会儿在hk都不算一线的黑炭头青云,饰演个到沪海投资做生意的小港商,发现还处在初级阶段的沪海股市很容易赚钱,遂找了个本地女人来出面操盘。

内地顶流大花的演技,生动再现了中年家庭妇女,在时代浪潮中猛然飞升暴富,整个人都癫狂又最终焕然醒悟的过程。

就坐在城区崭新的建筑,却竹木座椅破布篷的路边茶馆里,让卫东给几位描述了这部戏的梗概。

当然这里他表述成粱嘉辉在hk生意破产,失意的回老家来寻亲,结果偶然协助这里认识的轮船售票员做生意、炒楼,最后差点跳楼的轻喜剧故事。

基本都有点好像池世明那样的hk人士来内地,带点降维打击的商业操作,也算是给这个时代的全国观众点科普。

从一场泡影变幻中揭示时代变革里的投机百态。

很有点警示意义。

北都机构的各位很激动,这就是他们最爱的题材。

让卫东还怂恿他们去找庆姐:“她现在火得不得了,能找来拍这部戏绝对爆火,片酬很简单,我们在hk给她支付并成立公司就行。”

他作为网友,肯定知道些这位的八卦。

尤其庆姐才是内地六零后的梦中情人,那什么风月女王、玉女掌门都要往后稍稍。

粱嘉辉第一部戏就是跟庆姐演的男女主,可见他的起点有多高。

发哥他们都比不上。

然后晚饭时候聊起这,杰哥说简单,他跟庆姐熟。

现在他俩几乎是国内影坛男女演员的最顶流,各种联欢会、行业会见面机会多得很。

打个电话问问。

结果庆姐在电话里就说好,立刻从平京赶过来!

因为她就是川东人,老耿他们那基地附近的地级市出生长大。

典型的川妹子,演这个角色简直量身定做。

所以让卫东他们不得不又在商州多待了几天。

最开心就是李二凤了,天天好肉好菜的安排上,老腊肉、麂子肉、江里鱼,各种寻常难有的菜肴,变了花样的筹备。

大家伙儿都看出来是沾了让卫东的光,董雪晴还带头踹他没事儿去跟二凤姐走走街。

显着好像让卫东卖身才换来吃的,大家拼命忍笑,杰哥还起哄。

让卫东就纳闷儿了,等你以后经历这种局面,就晓得是什么下场。

他就只带着人扑进工作。

先跟那位范文臣有接触交流,算是确认下能在工作中协调上。

当初老领导叫让卫东带领北较场开发区,这种后来在全国各地改开中屡屡使用的设置确实很有趣。

开发区下看似就几个人起步,实际上后来各种单位部门都能顺理成章的带动工作。

譬如江大的生物工程专家,还是协助找到了江州西南农学院的专家过来,全面铺开对“二季玉米”甚至“三季玉米”的尝试。

工业化的农作物,又不在乎口感之类,甚至搞清楚这边需求的农学家,提议应该是把玉米和秸秆分开收购分开搞。

前者做玉米生物工程原料,后者粉碎做青储农牧饲料。

这样又能在本地展开除了猪以外的牛羊饲养。

因为山地原因,耕地本就紧俏,川东地区一直都舍不得大量养殖牛羊。

少量的耕作牛都当成生产资料那么珍贵。

其实只要讲科学的把以前废弃烧掉,最多能肥田的秸秆拿来打碎发酵之后,是很好的牛羊饲料。

如果再搭配玉米生物工程产出的饲料制品,那就是让畜牧业上科技!

只要喜欢打篮球的就知道,调侃运动员上科技是什么意思。

妥妥的蛋白增肌,就跟后来饲养场的鸡那样快速生长出栏卖钱。

让卫东到这时候才想起来,这个局面下最该做的事情,不是建专科学校吗?

大量培养农科人员,玉米生物工程的技工,建筑公司的土木工程基层技术人员,甚至船员、销售员不是应该先在这类专科学校来学习么。

反正他这是真的要求各大公司的从业人员,在上班前接受培训,不是为了学历更不是为了办学赚钱。

那就立刻搞起来。

范文臣现在就分管商州文教这方面,直接调了所工业学校搬迁到新区,然后从教学到师资力量全都是北较场开发区这边“企业赞助捐赠”。

再顺势把中小学幼儿园完善,搞个医院。

这座未来预计要容纳二十万人的新城就初见轮廓了。

毕竟范文臣和让卫东从夔州县时候,就有了心照不宣的“共识”,认为三峡大坝工程是必然不可逆的战略项目。

那么从现在就该有意无意做准备。

让卫东心里更是清楚,号称百万移民的库区动迁,其实只有约四十万到了外地,大部分还是尽量低处往高处走。